第135章 王羽的打算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冲锋陷阵或者是坐镇千军万马的将军,要让他们打打杀杀,冲锋陷阵,绝对是一流人物,但要他们拿笔杆做事,那还不如杀了他们。
对此,王羽也是无奈啊!
在来到南阳之前,他还把钱宽给派出去,让他随赵风去赵家村接人,把赵家村之人全部给接过来南阳居住,现在估计还没有到呢!
不过说到人才,王羽这才想起来,三国时期,南阳郡的人才可是太多了,而最有名的两个武将,黄忠和魏延,那都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
除此他们之外,还有刘表麾下第一大将文聘,蜀汉名将李严,邓芝,以及最终灭亡蜀汉的邓艾,都是南阳人,当然还有一位牛人,就是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不过现在的诸葛亮只有十一二岁,还在司马徽身边学习,想要出仕,起码还得三五年呢。
王羽能够肯定的是,他们这些人应该大多数还没有出山,想想自己的身份,只要给投去橄榄枝,恐怕没有不会来的。
战长沙时,黄忠的年龄只有五十九岁,也就是说,时间往前推的话,黄忠现在有三十九岁,此时正当壮年。
而且,王羽记得黄忠有个叫黄叙的儿子,因为重病英年早逝,按照王羽以前看小说的套路,想要招揽黄忠很简单,许多穿越三国类的小说上都写过,只要找来华佗准没错。
恰好,华佗欠王羽父亲王腾一个人情!
当年,黄巾起义后期,张角因为被大汉派出高手伏杀,导致其身受重伤,张角便请了当时的医家魁首华佗医治!
可是张角毕竟是黄巾贼首,华佗此举可谓是将医家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在百家的逼迫下,医家长老无奈废去华佗的魁首之位!
可百家罢休了,不代表刘宏这个昏君罢休,当他得知华佗竟然给张角,大汉王朝最大的敌人进行医治后,便下令要处死华佗!
而当时,王羽就在华佗身边学习医术,于是王羽便派人传信给父亲王腾出面,救下华佗一命!
而华佗作为医家魁首,可谓是医家最有资格和能力,踏入天人境界的宗师强者,为了让华佗欠下自己宝贝儿子的人情!
王腾选择了面见刘宏为华佗作保,面对王腾这位天人之下的第一人,王家族长,刘宏也得给己分面子!
于是,华佗付出被废除医家魁首之位,还被囚禁在医家的,终生不得出来的代价,这才保住一命!
不过随着刘宏身死,这条命令也几乎没有任何效果了!
“看来得派人去医家,把华佗给请过来,当然,如果能够在把张机张仲景这个医家魁首在请过来,那么医家,就会彻底被自己掌握在手中。”王羽如此想道!
对于这个人选,王羽心中早有预谋,那就是司马徽,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
还有李严,按照史书记载,他现在应该只有二三十岁,在南阳只是一个小官,文聘在曹操南下的时候四十多岁,现在也应该过二十多了!
曾以数百兵对抗刘璋万人,坚守一年的霍峻,这是一个可能比郝昭还要厉害的防御型大将,他现在应该只有二十出头!
思考了一番之后,王羽将目标锁定在黄忠、李严、文聘、魏延、华佗、霍峻几人的身上。
自己有南阳太守的身份,又有太原王氏天下第一的武道世家的家庭背景,要去招募一些人才,不需自己亲力亲为!
虽然这些在历史上都是牛人一个,可此时还没有名气啊,于是,王羽便让熟悉南阳的张咨去找这几个人。
张咨听了王羽的安排之后,顿时对王羽敬佩不已,因为王羽让他找的人,许多都被王睿发现并提拔为将。
例如文聘,现担任荆州大将,乃是王睿手下不可多得的名将!
霍峻,荆州霍家之人,其兄霍笃在王睿担任荆州刺史后就率领霍家壮丁和霍笃聚集的数百人投奔了王睿,被认命为军司马!
而现在,霍笃因为从龙之功,水涨船高,担任校尉一职,霍峻也是被王睿提拔,担任荆州治所江陵的守将!
至于黄忠,乃是黄家族人,曾经在黄巾之战大显神威,素有荆州第一猛将之名,王睿也曾多次招揽过他,但黄忠因为其子的缘故,婉拒了王睿的招揽!
至于李严,魏延这些人他实在是没听说过,不过既然能够被自家主公提起,想必定非等闲之辈!
“子仪,这几位可都是当世大才,你要亲自去请,至于华佗,我自有办法!”王羽郑重其事地对张咨说道。
王羽这样说自然有他的看法,毕竟这些人就算此时是白身,可人家也有傲气啊!自己不亲自去,总得派个有身份的。
“对了,你去请黄忠的时候,要是他儿子的病还没有治好,你就告诉他,本将军知道谁能治好他儿子的病!”王羽突然想起这件事,连忙提醒张咨道!
“诺!”看到自家主公王羽这般郑重其事的样子,张咨也不敢怠慢,连忙应诺,随后便亲自带着几十名随从,一边打听,一边寻找。
…………
“阿嚏!”
水镜山庄!
正在与蔡邕品茶,畅谈人生的司马徽,突然打了一个喷嚏,顿时就知道有人在念叨他!
于是开口无奈道:“肯定是我那师侄在念我,准没好事!”
“谁叫你是他师叔呢!”蔡邕闻声笑道!
司马徽也只是笑了笑!
…………
就在蔡邕和司马徽在水镜山庄畅谈时,在宛城的张咨,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
不过是两三天的时间,张咨便得胜回来了,而且还给王羽带来了好消息,李严在邓县是一名刀笔小吏,这显然是张咨的下属了,一听说南阳太守,镇军将军请他,立刻收拾了东西,跟着张咨来了。
而黄忠,他正是被儿子黄叙的病弄得焦头烂额,一听说新上任的南阳太守王羽知道,谁能治好儿子的病,片刻都不愿耽搁,全家人一起来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