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金河连环杀人案(三)
从船内拉起帘子,李姊苒换了身新衣地走出,被大冬天的冷水浸湿,已然是冷的瑟瑟发抖,走到大人身边,打算?
“大人,返回岸边,这天气怪冷的。”
恳求大人返回岸边,被这冷风吹的寒风刺骨。
李姊苒怕得风寒,请回返回岸边。
“随你吧,听你的。”
从椅子上,渐渐起身,李浩峰拿起竹竿驻足在船边缘,划船前往岸边,今日钓鱼就不钓啦。
岸边,回到起初借租渔船的岸边。
走下船后,李姊苒跟在大人身后,付了租金便前往客栈休憩……
……
江州金河县,明阳客栈。
“听说了吗?客栈又死了个人,这是金河县连发两场的命案,还是不同的地方。”
“什么?!不同的地方?”
“没错,三天前死了一个人,在什么悦来客栈内。今日凌晨,这明阳客栈内,也死了一个,死样真的是挺凄惨的。”
“……”
围观在外的百姓,特别是爱八卦又巴拉巴拉说个不停的妇女们,对这类八卦,硬是爱聊个不停。
不少人在外围观,此时身穿公服的几名衙役,抬着尸体,走出客栈门,运到车厢内准备运回衙门,让仵作验尸。
客栈,死者所住的客房。
“大人,身份已经确定,死者为江州四品大吏:朱顺。”周师爷经过包裹查验,在冯葛利大人面前,说了死者的身份。
“什么?!朱顺!”冯葛利县令急问:
“朱顺不是在江州主城任职吗?他怎么会跑来金河县?”
周师爷双手抱拳,垂头拘礼,“我也不知道大吏大人:朱顺,为何在这里?官谍有官印和身份证明,死者就是江州大吏,朱顺大人本人。”
奉上官谍文凭,冯葛利接过,翻开官谍文凭一看,大吃一惊!
真的是朱顺,江州大吏本人。
“要命!为什么会是这样?钦差大人已经快到金河县,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了这么个祸事儿?”
刚上任才一个月有余,冯葛利县令治下的金河县,连发两场命案,死者全都是地方官吏。
从未遇到这种事情,冯葛利县令觉得这官真不好做,怕是要被钦差大人问罪,官职不保啊。
“赶紧回衙门,让仵作赶快验尸!”冯葛利传令地道,必须赶快验尸,死者是否是跟三天前的另一个人一样?被……
与此同时,客栈门外。
路过的李浩峰、李姊苒两人,正在寻找客栈,准备住一晚休憩,恰好在明阳客栈门外遇到围观的百姓,不知道发生什么?甚是觉得有些兴趣。
“大...不,少爷,你看,一个客栈怎么会那么多人围观?是出了什么大事吗?”李姊苒好奇地猜疑,手指,如此人多围观,莫非是出什么事儿?
“一语中的。”李浩峰淡然一笑地道:
“一般像这种,引起百姓围观的场面就像是出了某种大事儿。
你看,有官府的马车、捕快、衙役都在衙门外留守,猜得不错的话,应该是客栈出了一个命案。”
“命案!”李姊苒微微惊骇,反问:“少爷何以觉得?这客栈出了一个命案,就凭这些官府的捕快、衙役吗?”
“嗯~”李浩峰颔首道:“没错,就凭这些捕快和衙役。
地方官府,一般遇到命案,才会出动衙役与捕快,没遇到命案,则只会派遣捕快出来巡逻大街小巷等。
捕快一般在命案发生的现场,维持地方的秩序,避免百姓破坏现场。
而衙役出动,则是搬运尸体,或者收集命案现场的证据。”
“这样啊。”李姊苒点点头。
明白有捕快、衙役在的地方,被遇到是有不得了的命案发生。亏自己还在大人身边跟随几年,竟然没弄明白,捕快、衙役为何会在一家客栈?
原来...是命案。
“少爷,若是遇到这个命案,你怕是会好奇地去查查。
这次等官府的人走后,想不想去那家客栈呢?”
李姊苒问着,可是知道大人的心思。
“地方命案,就由官府自行处理。我虽有权去干涉,但我不想去,这种地方命案不是我应该去查的。”李浩峰双手交臂,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身为钦差大臣,地方命案不能去涉及。
有权能去干涉,但自己可不想干涉。
“少爷说的倒是对,为地方命案,确实是你不会去调查的。”李姊苒知道作为钦差大臣的大人,是整治江州官吏、安葬李氏家族的事情而来,地方命案,他不会涉及。
咕~咕~
“……”李浩峰淡然地盯着,没说话。
李姊苒抚摸肚子,滴汗地失笑:
“对不起,少爷,我饿了。
能不能去吃些饭菜?想填饱肚子。”
扶额,李浩峰没话可说,手指一旁所开的小吃铺。示意她去那儿吃点,正好都是肚子饿了,吃点那边小吃铺的饭菜,填饱肚子再说。
此刻,客栈门外,冯葛利县令以及周师爷走出。
伴随冯葛利坐进娇子,周师爷呐喊:
“起轿,回衙门!”
吆喝声一起,轿夫扛起轿子,慢悠悠地徒步送冯葛利大人回衙门,其捕快、衙役们先后跟上,将尸体运回衙门,同冯葛利大人一起同行。
在百姓的注视下,官府的人,已经渐渐地走远。
小吃铺,在客桌边刚坐下的两人,注意到官府的人已然大张旗鼓地返回衙门,在百姓的让道情况下,远去。
“一个地方县令,回衙门都搞得那么官威阵阵,不知道这县令是何人?”李浩峰觉得此人的官威不小,不像是会顾及百姓,而会自己的官员。
旁边的小二端茶,于桌上,接话:
“客官说的一点没错,县令大人每次回衙门都是官威阵阵,我们普通老百姓,不得不向他让道。
来这也刚不到一月,官威挺大的。”
“哦,来到金河县不到一个月。”倒是好奇的他,问着:
“那么此人来自哪儿?又是谁?你们对他的评价是怎么样?”打听打听金河县县令为何许人?李浩峰想听听地方百姓对他这位父母官的评价,如何?
“冯葛利,一月前,刚被江州刺史大人的调遣,到咱们金河县任为:县令。这一个月以来,我们百姓对他的印象,算是不好也不坏吧。
更加详细的,我就不知道了。”小二只能大概地讲述,详细的那种,小二说不出也不了解。
“这样啊。”李浩峰思考地颔首:“那就准备三碗阳春面,少加荤,多加葱花,去后厨准备吧。”
“好嘞!”小二笑了笑,转身去后厨地边走边喊:
“三碗阳春面!少加荤,多加葱花!”
“好嘞!马上做好!”后厨声音回话。
“少爷,冯葛利,刚不到一个月就上任金河县县令。
而且,钦差卫队就在该衙门那儿。
不知少爷,打听本地的县令身份是为什么啊?”李姊苒觉得大人有些怪,想问问大人为何打听本地刚上任一个月的县令?
“冯葛利,此人我认识。当年我从金河县前往宣京,中途差点饿死的我,就遇到救济我的冯葛利,若不是他当年进京赶考,捎我一程,我也不会认识你和夫人。
没想到过了三年多,竟然会在这里听到恩人的名字,实属想不到。
苒苒,饭后,就前往衙门吧。”李浩峰不打算继续游玩下去,这位当年救济自己的恩人该见一见啦。
“是,少爷。”李姊苒点头回应。
这时,旁边有群人走来,带头的某个人手指小吃铺里面的他们:
“就是他们,导致苓大家落水,就是他们两人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