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女帝决策的错误选择
书房外,李浩峰刚走出,眼前内卫和宫廷卫队们,正在清理窦家的尸体。并且两人抬一个地慢慢带走,或者,拖着尸体,拽走到正门府外。
“有史以来,办过的最大案子。
李家先辈们,这次也算是为了你们完成报仇了。在天堂,你们可以放心,不用再为复仇担心啦。”李浩峰双手合十,这次借助皇家之手,除掉窦家两百人,也算是完成这一复仇的目标。
这一下,可以放下心了。
虽然窦家盗走纹银的案子,已经在此刻宣告结束,可是有些疑点却没明白。窦唯霖那时说的可怕之物,究竟是什么?而带走窦唯霖尸体的女子又是谁?竟然会用易容术乔装打扮为李姊苒。
总有些不好的预感,纹银失踪案结束算是结束,却在隐约间地感觉,还有更大的危险在被人酝酿之中。
“可怕之物,足以摧毁半个宣京以及皇宫那边。
这可怕之物,到底是什么需要大量人力与物力、财力作为支撑?”李浩峰虽有心思考这些,然不知其可怕之物?到底会是什么能摧毁半个宣京?
特别在意,被他引起重视。
“大人,窦家所有人的尸体,已经快被我们清理完成。
现在,就请大人回京兆府衙门,运送九万两纹银,交给我们吧。”周欣莉缓步而来且拘礼地道,后面这些烂摊子,交给他们处理即可。
“我知道,周将军。
说起来,窦家满门被你们屠尽,你们的计划是清洗朝中拒绝向女帝陛下效忠的旧势力吗?”李浩峰问着,需要问个明白,是不是有这般计划。
“是的,大人说的没错。
女帝陛下登基一年有余,屡屡受到朝中旧势力的限制,没法一心一意扭转大庆的颓败之势。
很早以前,就有计划铲除这些反对女帝陛下的旧势力,今夜的突击行动,便是女帝陛下思虑许久的。
大人,我只能说这么多,请你尽快返回京兆府衙门,我怕你受到太多刺激。”周欣莉奉劝他立即回衙门,今晚,可不是一个好的夜晚。
“我会回衙门,可不是现在。
说吧!夫人还在皇宫吗?”李浩峰转移话题地质问,眸间露出肃杀之意,想去皇宫见见夫人。
“夫人,不,大阁领已经回了衙门,大人可以回衙门,看看她。”周欣莉怕他露出那般眼神,看着,只能说夫人已经回府。
“那就好,回府了,就回去看看夫人。”
转身急切地离开,李浩峰迫不及待地想回去见见夫人,这两天办个案子,真是够闹腾的。
目视大人已经走了,周欣莉缓缓地呼出一口气:
“呼~
三年了,大人到现在,还不知道陛下的真实身份吗?”似思考般,周欣莉都纠结起到了现在,大人还没发现吗?
……
其它事儿,也不再管了。李浩峰急切地往衙门赶去,几日不见夫人,这心情亦如小马奔腾一般,无时无刻不想见到夫人,而且本就思念的很。
衙门外。
“呼~呼~呼~”李浩峰气喘吁吁地在门前停下歇息。从窦家府邸跑回衙门,简直跑了个马拉松的距离。
“真累,穿越到这里几年,都没有跑的这么快过。
该...该回衙门,见见夫人,纹银失踪案办的真够难的。”转身回衙门,李浩峰跨过门槛走入。
走进后不久,门外的宫廷卫队,不知从哪里忽然出现?多达一百人的守卫,静悄悄地将京兆府衙门四周围起,在这里的前后出入口展开严格把守、巡逻等,避免有人前来打扰。
衙门,后院。
“真怀疑周将军说谎了吗?夫人平常不见好几日,实属正常,今晚,怎么可能会突然回到衙门?”李浩峰虽说思念夫人,可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般夫人会在白天回来而不是深夜,这是怎么回事?
凉亭下。
白依音独坐石桌旁,亦如美人,端坐凉亭而美如画,手持书籍,眼中认真阅读曾经由李浩峰所写的故事书:
红楼梦。
“夫人,这么晚,为什么不回屋睡觉?”
李浩峰慢悠悠地走来,问着。这时候还在蜡烛边,静静地阅书,夫人一如既往地改不了深夜看书的习性。
“纹银失踪案,已经办妥了?”
白依音放下书籍,别头而问。
“办妥了。多亏夫人向女帝陛下进言委任我暂为内卫府大阁领,不然,后续调查没法展开。”李浩峰知道这一切为夫人所做,谢谢夫人在朝中,向女帝陛下进言,才有机会借助宫廷卫队、内卫们屠尽窦家。
若不是如此,后续,也不会那么顺利。
“办妥就好,不枉我向女帝陛下推荐你来负责纹银失踪案。
对了,今晚别出衙门。
女帝陛下已经下旨,在宣京展开对旧势力的清洗行动,待今晚过后,你才能从衙门内出去,知道吗?”白依音嘱咐,怕外来的危险带给他,特令他哪都不准去,必须得待在京兆府衙门。
“夫人,我知道。
没想到,还是发生这种动摇大庆根基的事件,这么做,不怕地方掀起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吗?”李浩峰弯腰坐下,意识到女帝陛下如此做,已在动摇大庆的根本。
“农民起义!”白依音惊呼地道:“你说女帝陛下发动的清洗行动,会对大庆的根基产生动摇?
为什么?”作为皇帝的她,倒想了解一下夫君怎么说。
为什么会说动摇...大庆根基……?
“夫人,俗话说得好,本就颓败在走下坡路的大庆,已经是岌岌可危。若在这时候内部引发暴乱,势必冲垮大庆根基,倒是全国会被推向农民起义中,战争的深渊。
固然,女帝陛下想要通过此次清洗行动实现中央集权,巩固朝堂大臣一致忠诚以及全国各地的统一。
不过如此做,显然缺乏经验。可惜已经发生这样事情,已是没法阻止,只能接受这般的现实。”李浩峰先后讲述,对于这一位登基刚满一年的君主,觉得缺乏政治远见以及居安思危的常识。
搞个什么清洗行动,俨然不知。这般做在很大程度上会损害大庆的根基,以致于宣京之外各州的反庆势力,不怕危险,展开农民起义,对抗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