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这般的又过了几日,这表面上看着福州城内彼此相安无事的两股势力。实际上私底下却早已经是暗潮涌动。巡抚徐学聚和高寀彼此之间又交锋了数次,只是许多时候旁人都看不到这些。
这一日,恰好二胡管家自己没来,便让戚小龙和郑芝龙这双龙组合来接陈亮回府。
恰好陈亮和李慕白林钎一起,几人看着时辰还早,哪里肯那么早回去。便聚在一起聊聊,这聊着聊着,便又聊到了这澎湖屿的事情。
据说这都指挥使沈有容大人胆量惊人,竟打算独自一人,前往澎湖去找那红夷人谈判去。具体情况陈亮他们也不得而知。
后来还是李慕白给陈亮他们介绍了下情况。原来事情的始因倒也复杂。
这红夷人并非今年才来的,早些年红夷人看着香山澳的西洋人眼热,就想着强占香山澳,谁知道竟然被香山澳的葡萄牙人给打败了。红夷人只好退而求其次,占了暹罗边上的大泥国去。
这两年,新来的红夷人的头领唤做韦麻郎。原本是打算同暹罗国王的使节一同前来朝贡,再谋求一个类似香山澳的通商口岸的。
谁知道朝贡使团还未出发,这暹罗国王偏生这个时候却驾崩了。好在这韦麻郎早年独自在香山澳的时候,识得一个漳州府奸商,名唤做李锦。他便找来了这李锦,同他说了想要同天朝通商之事。
这李锦同他一拍既合,还说天朝其实也想再多几个香山澳一般的口岸。这样通商也更方便。他又同韦麻郎说,想要和天朝通商,最好的位置是漳州。
这漳州东南方向有几个岛屿叫澎湖屿,远离大陆,易守难攻。只要占领了哪里,那和天朝通商就不难了。
他也想按照香山澳一般的,先借着一个地方做港口仓库。慢慢的就给占领了。
韦麻郎见李锦这套路门儿清啊!便让他来谋求通商。于是他让同乡潘秀、郭震二人,给漳州守将陶拱圣送了他自己伪造的‘大泥国’国王书。
只是这李锦文化程度不高,国书之中多有勃逆傲慢之意。再加上李锦这人还有点痴迷红夷人的尖船利炮,认为我大明水军不如西洋,书中隐隐还有如若不允,便要使用武力叩关之意。
陶拱圣见到来书后,大为吃惊,连忙扣住了来书,把这事上报给了巡抚徐学聚。还把送信的潘秀给押了起来,郭震恰好那日没有去送信,倒是逃了出去。
这郭震逃走后,也不敢再往别处去送这假冒的伪国书。悄悄回了李锦处。
那边红夷人又催得紧,迟迟不见郭震李锦回报。
这韦麻郎心急,便乘着大明守军春汛换防之际,派出三艘大船近千余人,前来占领了澎湖马公岛。
还直接奴役当地百姓,修造城池和永久工事。他觉得明廷既然这么想要通商,应该不会在意这几个小岛了。
就想着模仿葡萄牙人占领香山澳的方法来做。
这时候那奸商李锦带着郭震又潜入漳州,还谎称自己是在澎湖被红夷人抓获后逃出来的。谁知道陶拱圣早已经审过了潘秀,早已经知道了李锦的底细,就把他二人抓了。
然后要他和潘秀一起三人回去马公岛,劝韦麻郎退兵。谁知道这三人死要面子,见到韦麻郎,只说我天朝还未有定数,绝口不提自己被抓之事。
后来巡抚徐学聚又派了左参议詹献忠等人,前往劝说那红夷头子退兵。
谁知道这詹献忠等人更是过分,贪财好色,竟然带了大批货物前去交换。这沿海还有不少商人,知道他们在马公岛,也争相上岛去同红夷人贸易的。
这更让韦麻郎坚定了这大明自身,也有想要通商的意思。
他知道巡抚徐学聚是反对通商的。于是又派出自己的通事林玉,前往联络福建都监高寀。
谁知道林玉在路途中也被守军抓获。
不过这高寀却也收到了林玉发出的书信,已经知道了红夷人的通商要求。还派人送了回信给韦麻郎,提出只要红夷人拿出黄金三万两,就帮忙他们联络通商之事。
所以这次韦麻郎派出了两个红夷军校,带着三万两黄金,来贿赂税监高宷。
也就是陈亮在城门处见到的那几辆大车和两个西洋人了。
好在这次两个军校,都被沈有容当场给抓了。这才让高寀一时之间无法暗中完成交易。那三万两黄金的寿礼,也有了赃款的意思。
众人听得李慕白这么一说,这才明白原来事情如此错综复杂。这红夷人多半也是上了这漳州府奸商李锦的当了。以为天朝上下也都希望同他们通商了。
不过这在陈亮看来却又有一番不一样的意思。见众人也是意犹未尽,他索性做了个总结。
“其实说来,通商也未尝不可,不过这红夷人强占我澎湖屿,却就太不把我天朝放在眼中了。”陈亮恨恨的说了句,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人,他对领土主权这一块的意识,自然是比他们要强的。
“陈公子说的确实有理,其实我东南沿海,商人靠海而食,无论隆庆以前还是以后,商人之中又有几人不与那海外番酋贸易。只是这次红夷人直接派兵强占,欺凌我百姓,着实是令人着恼。”林钎也赞同陈亮的看法,说得也有道理。
李慕白听到两人的说法,却有些不自在了。
“二位,这同西洋人通商,依着徐巡抚的话来说,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我天朝上国,应有尽有。哪里要同他们往来。”
这李慕白却有些思想僵化。
“慕白兄,其实我天朝,缺的是银子。天朝看着物华天宝,物资丰富。实则天朝铜少银更少。太平盛世久了,百姓家中常年需要大量铜器皿和银首饰来做日用。百姓缺铜少银,故而这造钱的铜和银自然就不足了。”
“这些年百姓交租又都是折成现银来交的,百姓手中无银可用。若不是我东南沿海商人同西洋人贸易。恐怕银两早已经不足了。”林钎说得倒是头头是道。
从这方面来看,其实林钎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经济学基础,陈亮见到他有这么清晰的认识,倒是觉得林钎真是一个人才了。
以往总觉得这人是个书呆子,只会掉书袋。没想到在这经济学方面还有这样的见解。
“不错,我大明朝,自张太岳的‘一条鞭法’后,就一直需求大量的银子。不过我大明一向缺银。百姓原本只要交粮食即可,现在要把粮食兑换成现银再上交。这银子不够,那自然就银价贵粮价跌。最后算起来,百姓反而要拿出更多的粮食来换银子交租。所以银子是万万不能缺的。”陈亮给林钎做了一个补充。
“你们两人,一个是痴迷做生意,被迷了心智。一个则是被某些奸商,给带歪了路子。”李慕白见辨不过二人,只好笑着骂了两句,不服气的说道。
好在三人经过几日的相处,彼此也知道了对方的秉性了。现在都已经相熟了,所以陈林二人也就懒得去和他计较了。
见意见不同,几人也索性抛开了这话题去,不再去谈澎湖这事了。
恰好今日戚小龙和郑芝龙也在,好容易出来一趟的戚小龙哪里愿意那么早回去。陈亮三人也只好就带着他们一同往书院后门的西湖走去。
戚小龙和他们几人一块,见他们聊那澎湖的事情早已经不耐烦了。见要到后门去,连忙在前面打了头阵。郑芝龙担心他一个人跑丢了,连忙也跟了过去。其余三人反而闲云野鹤一般的慢慢走着。
这时节的西湖正是绿草芬芳的时节,景色十分美丽,湖边鸟语花香,很有一点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意思。自然是要慢慢走着欣赏才比较好的。
西湖景色也确实美丽,所以这西湖边上住着的,也都是福州城里有权有势的人家。
就连高寀那个豪宅,也就在这附近。他还在这湖畔修了个亭子以便自己随时来赏玩,名字取得通俗易懂,就叫做‘望京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