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何所有

符离惨败

大宋何所有 猛男与拖拉机 5320 2024-07-06 15:30

  接到北伐命令的张浚非常兴奋,当时他以枢密使身份兼任江淮两路宣抚使进驻建康府,立即着手调兵遣将。大军出征主帅的任命非常重要,南宋在江淮一带最能打的莫过于刘锜,但年迈的刘锜已于完颜亮南侵失败后病逝,此时南宋在江淮方面就硕果仅存的名将也就只有李显忠了。

  为了最大化的发挥名将的作用,张浚任命李显忠为淮西招抚使节制诸军,率军十万从濠州(今安徽凤阳县)渡淮河向北进攻灵璧(今安徽灵璧县),为了北伐能够推进迅速,又派了邵宏渊担任淮西招抚副使,同样率军十万从泗州出发进攻虹县(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

  名将李显忠与金军作战多年,完颜亮南侵时也立下不少战功,自然是稳得很,但李显忠稳,邵宏渊可就难说稳了。在完颜亮南侵之前,史书中甚至都没有关于邵宏渊的任何记载,第一次与金军作战也就是在真州(今江苏仪征市)打了一场遭遇战,还输了,只不过金军没有追击败退的宋军,宋军统制邵宏渊才得以收拾残兵退回江南。

  当时南宋的政策是只要你没被歼灭,打输了战斗没关系,于是邵宏渊退回江南后又被委以重任先后镇守池州、芜湖。后来金军采石矶大败,朝廷原本派李显忠和邵宏渊共同渡江作战,结果李显忠渡江作战后邵宏渊并未跟进,大敌当前这种心胸明显太过狭小。而且就因为这点儿破事儿,李显忠邵宏渊两人当时就已结下梁子,一山难容二虎,谁也不服谁。

  谁也不服谁没关系,只要都能打胜仗,大家各自北伐最后会师黄龙府朝廷全部重赏,怕就怕需要团结的时候不团结,被敌人抓住弱点击破。

  但有没有弱点张浚已经来不及考虑了,隆兴元年的张浚已经六十七岁,小自己一岁的刘锜都已经病逝,自己又能有几年可活?手上只剩下这些牌面,无论如何也要与金国一战。

  隆兴元年五月初六,李显忠率先出征来到灵璧南部一处名叫陡沟的渡口,准备在此读过淮河,没想到正好碰上了在此驻防的金军。金军将领名叫萧琦,在之前完颜亮南侵时率军曾在真州大败邵宏渊所部宋军,以为李显忠也就跟邵宏渊水平一样,没当回事儿,二话不说直接率所部金军进攻宋军。

  萧琦所部金军有大量拐子马,骑射很厉害,但兵力却不够看只有不足五千人。李显忠先是派前锋与金军对冲,接着又派部将从侧翼直插金军,最后又派一直部队从金军后方包抄,萧琦战前未做打探,没想到宋军居然是主力进攻,面对兵力上巨大的悬殊很快便败下阵来,领着少量残兵跑了。

  萧琦一跑,灵璧等于完全暴露在宋军面前,李显忠未做任何休整继续前进,第二天五月初七全军来到灵璧城下,灵璧守将很勇敢,没有龟缩在城内固守,而是率军在城外列阵迎敌。宋军刚一到,一万多名金军便冲了过来。

  还是当年被岳飞打得不够惨,金军还沉浸在“满万不可敌”的幻想中,全然不顾兵力上的巨大劣势。面对主动放弃城防优势的金军,李显忠没有丝毫迟疑,全军杀了过去,两军在灵璧城下厮杀一整天,以金军的全军溃败而告终,败退的金军连灵璧城都不敢进,直接扭头往北逃,宋军当天即收复灵璧。

  李显忠这一路凯歌高奏,邵宏渊那一路却很不顺当。按照张浚的军令,李显忠进攻灵璧邵宏渊进攻虹县,两军几乎同时出发,李显忠都打败两拨金军了,邵宏渊却还在虹县城下,迟迟无法攻克。

  友军有难理当伸出援手,李显忠率军来到虹县支援,为了减少作战损失来的时候带来了几个灵璧投降的金军,派他们进入虹县传达宋军军令:灵璧已被宋军攻破,如果虹县愿意投降,守军从将领到士兵全部留用;如果不愿投降宋军攻克城池之后守军从上到下格杀勿论。

  李显忠的攻心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没过多久虹县守将便开城出降,表示久仰李将军威名,既然李将军已经来了那当然愿意献城归附。

  兵不血刃拿下虹县原本是桩好事儿,可虹县方面宋军主将邵宏渊却非常不爽,怎么着?全军就你一个李显忠有本事是吧?我邵宏渊打仗就不行了是吧?李显忠来到虹县后好心提醒邵宏渊向朝廷报捷,却被邵宏渊当面噎了回来,金军投降给了你又不是投降给我,我哪里敢抢功?

  李显忠知道邵宏渊有情绪,但并未计较,反而安慰他说,“此事本为国事,将此功与公奏捷,愿无疑也。”

  顾全大局的李显忠没能赢得邵宏渊支持,反而使得邵宏渊更加忌恨,有的人天生就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军情紧急,虹县拿下后两人未做休整便继续率军北上,五月十六日到达宿州西南的大王湖,在此遭遇了金军野战部队,然后激战一整天击溃敌军。

  连战连捷的宋军此时却士气低落,原因是全军实在太过疲劳,自出兵以来几乎没休息过,而且宿州离建康府五百多里,宋军后勤已经出现困难,士兵们不仅疲惫还饿肚子,当时就有部将建议,回灵璧休整一下吃顿饱饭再过来攻城。

  灵璧与宿州相邻,步兵往来也就两天时间,回灵璧休整的建议很中肯,但李显忠建功心切鼓励部下一鼓作气拿下宿州,等宿州城破之后进城吃饭。

  部将们的情绪被邵宏渊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别人不敢反对你,我邵宏渊可不怕你。第二天一早李显忠身先士卒率敢死队攻城,由于金军守城部队很多在大王湖被歼灭,城内守军无力抵挡宋军攻势,很快被攻上城头打开城门,金军虽然人少却不肯投降,负隅顽抗开始巷战。

  李显忠率部与金军拼死作战,邵宏渊却在后面无动于衷,急的李显忠派传令官连着跑了好几次给邵宏渊督促进军,但邵宏渊还是磨磨唧唧的在宿州城外护城河处徘徊,直到战斗即将结束才象征性进攻了几下,意思意思。

  宋军兵力占优,虽然李显忠一路进攻还是很快攻克了宿州城,战后开宿州仓库犒赏三军,大家都盼着好好吃一顿,但李显忠只是把仓库中钱财拿出来分给将士,并没有把粮食拿出来给大家大吃特吃。

  所有人都很不满,要知道战争年代饥一顿饱一顿,人要吃饭才能活着,什么钱不钱的都是次要的,吃饱饭比什么都重要。

  李显忠也有苦衷,之前答应将士进宿州城吃饭,可手下毕竟是二十万大军,别说是大吃特吃,就算只是日常的粮食消耗都是天文数字,宿州仓库确实有粮食,但军粮万分珍贵哪里敢浪费,全军伙食必须按配额供应。

  邵宏渊虽然宿州之战基本没怎么出力,但手下饿着肚子,李显忠不让开仓发粮,只好甩锅怪李显忠不体恤将士。

  不仅如此,李显忠连打胜仗攻克宿州后张浚奏请朝廷封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三路招讨使,一时间风头无两,邵宏渊只是副使,同为掌兵大将朝廷待遇落差让邵宏渊心理更加失衡,怨气越来越大。

  北伐打到宿州,无论离原计划山东还是最终计划收复故都开封都还有不小的距离,但连续作战的宋军已经筋疲力尽无法持续作战,李显忠只好命令全军暂驻宿州休整。然而此时金军也已开始行动,早先平定契丹起义的金国名将仆散忠义和志宁已经点好兵马,向宿州开了过来。

  世宗对南宋的军事动态一直了如指掌,完颜亮死后,为了缓和国内国际矛盾,对南宋乘胜收复的江淮之地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你南宋占据几个州县就占据吧,大金可架不住内外开花南北两线作战。

  契丹起义被平定后,世宗立即派遣仆散忠义和志宁南下,到开封主持军务,指挥对宋作战。根据世宗的对宋方针,仆散忠义一开始采取了保守态势,派使者给张浚送信,表示愿意归还完颜亮南侵的部分州县,两国以和为贵就不要在边境重开战事了。但张浚北伐雄心壮志哪里会同意和谈,直接无视仆散忠义提议坚持北伐。

  农历的五月份正式江淮地区多雨时节,金军弓弦多用牛皮制成,潮湿环境里变得松松垮垮无法正常使用,仆散忠义提前安排人在开封干燥府库中保存了大量弓箭,宿州之战后,仆散忠义率开封驻扎金军十万余人,带着这批完好的弓箭再次进攻宿州。

  宋军虽然号称二十万,其中不少是随军农夫,金军从开封出发后勤路线短不需要太多农夫,十万大军没什么水分,也就意味着仆散忠义这次率主力前来,宋军已经没有了兵力上的优势,不能再采取硬拼的策略作战了。

  果然,五月十八日仆散忠义率军打了过来,李显忠派兵出城迎击,两军厮杀一天始终难分胜负,接着,宋金两军就在宿州城下反复厮杀,双方均伤亡惨重,却都无法战胜对方。

  都无法战胜对方,但两军内部形势却天差地别。金军这边仆散忠义手下诸将如志宁等人对主帅言听计从令行禁止,而宋军那边打了几天都是李显忠所部宋军在拼命,另外一支宋军只是在宿州城里休息,就是不出战。

  因为人家主将邵宏渊说了,“此当盛夏,摇扇于清凉犹不堪,况烈日中被甲苦战乎?”

  听听听听,这是人说的话?

  虽然朝廷已经下诏,明确李显忠才是前线主帅招讨使,邵宏渊只是副使,所部全体宋军必须听从主帅李显忠号令,可实际操作起来邵宏渊手下将领全都是他一手带起来的,只听邵宏渊的,李显忠就是使唤不动。

  宋军两只拳头只能挥动一只,金军却是不断从后方补充兵源加强作战。五月二十日,志宁率一万精骑赶到宿州,先是在城西设置了漫山遍野的旌旗,接着率军埋伏在东南。当日宋军看到城西金军旗帜,以为金军主力在城西,于是从东门出发想绕道金军后方包抄,没想到正中金军下怀,志宁派前锋夹谷清臣率军直冲宋军,宋军没想到自己包抄别人反而被别人先包抄,顿时军中大乱,一路退回到宿州城下才勉强挡住金军进攻。

  志宁带过来虽然只有一万余骑兵,但这一万余人都是金军精锐,五月二十一日,志宁再次率所部金军进攻,李显忠率所部宋军主力迎战,金军前锋夹谷清臣再次一马当先杀入宋军阵中,宋军一开始还能跟金军打得有来有往,随着金军越战越猛,宋军终于疲态尽显支持不住,李显忠见势不妙急忙下令全军退回宿州城,不打了。

  出城容易进城难,城门就那么大,宋军数万人涌了过来根本来不及进城,金军也不往前追,就在城门不远处放箭,大量宋军中箭倒地,还有不少宋军爬城墙入城的,跑到一半体力不支掉下来摔死,掉到护城河淹死,人挤人摔倒被踩死,诸如此类数不胜数,宋军大败而归损失惨重。

  五月二十一日这场仗把李显忠的主力打成了半残,到了二十二日,李显忠已经无力出城作战,金军开始攻城,而宋军只能据城坚守,宿州城岌岌可危。

  也不知道是从一开始就是脓包还是被友军大败吓破了胆,邵宏渊所部宋军在基本上没怎么跟金军作战的情况下,开始出现大规模逃兵,部下多个统制官率兵成建制的逃跑,邵宏渊拦都拦不住。

  一直牛逼哄哄对李显忠不服气的邵宏渊终于软了,找到李显忠请求退兵,撤吧,再不撤咱俩也要交代在这儿了。

  自己的部下死伤惨重,邵宏渊的部下大量逃亡,部队已经无法与金军对抗,再死守下去全军都要被金军歼灭,李显忠决定突围撤退。五月二十三日,在勉强抵挡了金军白天攻势之后,李显忠和邵宏渊趁夜弃城南逃。

  宋军退兵了,金军可不会轻易放过乘胜追击的好机会,李显忠本以为趁夜色撤军对宋军有利,没想到人家金军也没放过夜色的好机会,专门趁着夜色追杀。宋军被追的像心惊胆战,还没撤出去多远,到宿州城外的符离(今宿州符离镇)准备过淮河时被金军追上,乱军中金军兵戈声、战马嘶鸣声、宋军惨叫声和落水声此起彼伏,在符离被金军阵斩四千多人,缴获铠甲三万多副。李显忠和邵宏渊拼死作战,终于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率残部退回到盱眙。

  当时北伐的总指挥张浚刚刚到达盱眙坐镇,屁股还没坐热,前线李显忠邵宏渊便败退了回来,眼见着二十万大军仅剩残兵,张浚知道这次的北伐已经输了。

  从赵构到孝宗,张浚作为南宋朝廷核心领导层主导了三次大规模对金战役,南宋几乎所有名将如岳飞韩世忠吴家兄弟都曾是张浚部下,与朝中其他宰相们相比,张浚绝对是个懂军事的行家,可三次会战全部以失败告终,尤其是这最后一次的隆兴北伐,孝宗已经把前线作战指挥全权委任给了他,朝中反对北伐的次相史浩甚至愤而辞职都没能打消孝宗北伐的决心,没有任何人能在后方掣肘,可张浚还是败了。

  前线派出的李显忠邵宏渊各自领兵,也就意味着两人都不是主帅,真正的主帅只有张浚一人,而张浚却一直以文官的思想指挥战斗-坐镇后方遥控前线。

  当年陕西富平之战张浚坐镇在后方的邠州远离战场,根本无法及时处置畏敌的部将。后来率中兴四将北伐,四路宋军派出去自己却连长江都不过,仅在长江南岸的采石矶坐镇,刘光世弃城逃跑他却完全制止不住,因为离得太远,刘光世“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这次隆兴北伐又是这样,始终远离前线,完全无法及时决策,实际上哪怕张浚能亲自率中军在前线指挥,邵宏渊也不至于敢不听军令,宋军也不可能二十万大军连一半战斗力都发挥不出来。

  隆兴北伐的失败输光了张浚所有的政治资本,在盱眙收拾残兵妥善安排好防务后,张浚上疏自请罢相。

  一般来说宰相工作失误自请罢相皇帝都会顺水推舟同意其罢相求情,但这次张浚的自请罢相被孝宗坚决的拒绝,因为金国派来了使者想要议和,当时由于北伐失败朝中主和派占了上风,孝宗需要张浚这个主战派来给自己撑撑场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