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军灭亡西夏北归之后,其实是有一支偏师在陕西作战的,而当时即使是一支偏师,也把金国打的千疮百孔,痛苦不已。
正大四年三月,蒙军偏师在大将朵忽鲁统率下南下进攻陕西,轻松攻陷临洮府(今甘肃临洮县),接着攻占庆阳,兵锋直指京兆府。
金国在陕西的行政区划承袭自北宋,长安所在的京兆府是整个陕西的核心区域,一旦京兆府丢了,陕西全境将守无可守只待沦陷。
当时在陕西主持军务的是平章政事完颜合达,一边派使者携带牛羊果酒前往蒙古军营议和,另一边紧急调遣附近金军集结,准备议和不成与蒙军野战。
完颜合达算是金末少有的名将了,贞祐初年在宫中担任护卫,后出任平州守将。宣宗南迁后战略性放弃河北河东,完颜合达只好率军南撤回到开封,后来多次跟随仆散安贞对宋作战,屡立战功,到了元光年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主持陕西军务。到任后平定贼患率军北伐,收复了被蒙古人占领的河中府,陕西形势一度好转。
然而随着蒙军西征结束和西夏灭亡,蒙古人有了更多的精力对付金国,此次南侵的朵忽鲁便是曾经跟随铁木真西征并在西征中战功赫赫的大将,此次虽只是率偏师入侵,却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打的金军各州县溃不成军。
要搁一般的王朝末期,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都是中央和地方上各管各的,硬生生等着敌人钝刀子割肉。可金国不太一样,直到这份儿上了完颜合达还能调来一直野战军来阻击蒙古人,而且这支野战军颇有来头,是金末鼎鼎有名的忠孝军。
得益于宣宗出色的战略规划,贞祐年间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金军“花帽军”在后来的伐宋战争中损耗殆尽,花帽军后期的主要将领郭阿邻等人也在川陕战场战死。因此到了哀宗即位后,苦于缺乏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野战力量,便重新组建了“忠孝军”。
为了保证忠孝军的战斗力,入选忠孝军的主要标准是善骑射、强壮精炼,由于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忠孝军的兵源也是各种民族都有,朝廷为了尽可能的建立抗蒙统一战线,把各民族都纳入到了忠孝军的选拔范围:有铁木真世仇乃蛮部人、有西域亡了国的维吾尔人和回纥人、有河西走廊上连年遭受战乱的羌人和吐谷浑人、还有金国主流民族汉人女真人契丹人。
大部分应征入伍的人都遭受过蒙古铁骑的蹂躏,从这个意义上讲,忠孝军有些类似于辽末的怨军,拯救国难不分民族。但金国对忠孝军可比辽国对怨军强多了,当年怨军天冷连个棉袄都发不出来,可忠孝军不但军装供应充足,军饷也比普通士兵高,当时金军普通士兵月俸五斗大米,但忠孝军月俸一石五斗,足足是普通士兵的三倍而且足额发放,从不拖欠。
待遇好,装备也好,忠孝军每人配两匹马,打仗时一匹马跑累了就换另外一匹接着打,蒙古人一人三匹马那标准虽然达不到,但在金末国家财政吃紧的情况下能每人配两匹马已经很奢侈了。
兵贵精不贵多,受限于国力,朝廷养不起太多忠孝军,满打满算也就两万余人,而就是这两万多忠孝军,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打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战役,打出金国最后的血性。
正大六年三月,蒙军进入大昌原(今甘肃宁县太昌原乡),准备攻打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完颜合达已调集移剌蒲阿所部忠孝军抵达京兆府,前线军情传来,一名叫做完颜陈和尚的将领主动请缨作战。
完颜陈和尚,字良佐,本名完颜彝,丰州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南)。父亲完颜乞哥在章宗朝伐宋期间战死,陈和尚与母亲在丰州老家相依为命。野狐岭之战后蒙军南下期间陈和尚被俘虏,被迫在草原上生活了一年,后来趁着蒙古人放松警惕便提出要回乡探望母亲,蒙古人爱惜他一身武艺想收为己用,又担心他一去不复返,便派兵护送他回去。
名为护送实为监视,陈和尚不动神色带着蒙古人来到丰州老家,在家中见到了母亲和照顾母亲的族兄完颜斜烈,然后与完颜斜烈二人趁蒙古人不备将其杀死,当时宣宗已经迁都开封,兄弟俩带上母亲便向南逃,打算逃到开封投奔朝廷。
随行的士兵没了回应,蒙古人后方很快便得知了陈和尚跑了,于是立即派兵追击,兄弟俩为了掩人耳目弃马步行,找了辆手推车让母亲坐上去,兄弟俩轮流推着母亲向南奔去。
一路南逃,兄弟俩居然神奇的躲开了蒙古追兵,渡过黄河来到了开封。宣宗听说这么个忠臣孝子南归之后非常重视,立即将二人召进宫中,完颜斜烈有世袭官位直接任职都统,陈和尚被任命为护卫。
金国以武力立国,军人在国内地位很高,皇宫护卫是升官的快车道,陈和尚也不例外,在之后被多次提拔,到了哀宗即位之初,随族兄完颜斜烈一起镇守方城(今河南方城县)。
按照一般的剧本发展,接下来陈和尚应该是南征北战军功卓著然后统领大军与蒙军对垒,但人生无常,在方城期间卷入一场冤狱当中,让这位名将白白蹉跎了好几年。
陈和尚跟完颜斜烈相处多年,二人虽只是族兄弟但情同手足,方城各项军务陈和尚都在帮忙处理。完颜斜烈曾经因病休养,陈和尚代理军务期间曾经发生一起军中斗殴事件,两人都不服气告到大帅这里,陈和尚听完两人陈述之后,认为其中一名叫葛宜翁的士兵不占理,便罚他打了几板子了结此事。可没想到基层士兵性子刚烈,原本打架就憋了一口气,现在又被打仗打了几板子,皮肉吃点儿苦都是小事,可这口气咽不下去,回到家中气愤难当,没过几天气死了。
葛宜翁是个直性子,总觉得陈和尚判案不公,临终前特意交代妻子,说陈和尚冤枉了自己,要妻子有机会一定要告到官府为自己伸冤。
葛宜翁妻子也是个烈女,丈夫含冤而死也是愤愤不平,此后不断到各个衙门去告状,但葛宜翁的死毕竟是自己气死,而且自古以来军中事务都是由军队内部自行解决,地方官府极少参与军队内部事务,葛妻告了很久也没什么结果。但她还是不肯罢休,眼见着自己伸冤无望,便在方城外的龙津桥处堆了一大堆柴火,声称官府不给自己申冤自己就在城外自焚。
告状只是个人事件,可要是自焚了那就要酿成群体事件了,方城知县不敢怠慢,赶紧上报朝廷,朝廷里谏官一听说丈夫含冤而死,烈女自焚为夫伸冤,简直就是谏官大做文章的绝好素材,于是纷纷上梳弹劾陈和尚,指责他断案不公,把无辜士兵活活气死。
动静闹得这么大而且确实出了人命,朝廷很快便将陈和尚下狱,可接下来大理寺揪着这出案子审了一年多,愣是啥也没审出来。
毕竟陈和尚只是断了个斗殴的官司,都是依法办事也没有草菅人命,就算是士兵后来气死了那也不能把处理斗殴的军官因此定罪吧。
定不下罪,大理寺却又不敢轻易放人,害怕被谏官弹劾自己部门渎职,于是在正大二年到正大四年这两年里,大理寺狱出现了非常可笑的一幕,陈和尚没罪,却必须在牢房里待着,因为没人敢判他无罪。
不做决策就一定不会错,官场上这股风气自古以来就就没断过,正大三年,长兄完颜斜烈拖着病体来到开封面圣,陈述方城葛宜翁之事,哀宗本想放了陈和尚,可谏官又是一窝蜂弹劾,陈和尚还是在牢里待着。
到了正大四年完颜斜烈病逝,哀宗终于力排众议下诏赦陈和尚无罪,无罪释放的陈和尚出狱面圣,哀宗勉励他说完颜斜烈之死让国家损失一员名将,如今免你无罪就是希望你能继承兄长遗志为国建功立业,不枉国家和兄长对你的一番厚望。
史书记载,陈和尚切拜且泣,悲动左右,不能出一言为谢。
真正的大英雄,从来都是感情饱满,满腔热血。
出狱后的陈和尚奉命回到完颜斜烈军中任职,恰逢当时忠孝军将领缺员,陈和尚于是转任忠孝军提控。
正大六年三月的大昌原,陈和尚领命出征前,先是沐浴更衣,接着不发一言披甲上马,头也不回的率军出征,直奔蒙军大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