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王朝:我发现了新大陆

第119章 故国重游

  霍恩从云南离开后,先后游走福建、广州,先后见了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向他们表达了大明愿与他们同心协力,共同举事,推翻清廷统治,恢复大明荣光。

  每人也得到了一封密函,表达了对他们的关怀,并同样说明了愿与他们平分天下一事。

  这俩人,可是比吴三桂要好对付的多。

  一来,他们的实力本就比吴三桂要差不少。

  二来,这些日子,大明的军队联合起义军,可是没少在福州广州等地起事。

  一方面,是来自大明的复国势力,一方面又是来自背后清廷的打压,这来人,是充分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压力山大,早就撑不住了。

  如今,大明愿意给他们一个台阶下,他们自然是愿意接住的,不然,可能连命都没了。

  至于平分天下一事,他们倒是没想太多,并明确表示了,他们是忠于大明的,愿意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

  大明复国,他们本该出手,卧底多年,也是是时候露出本来的目的了。

  至于平分天下一事,他们非常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并像霍恩表示,此事休要再提,这是质疑他们对大明的忠诚,是在羞辱他们。

  如此,也就作罢。

  通过简单的接触,这三名异性王的政治素养,也就看的很清楚了。

  吴三桂有实力,可惜不是玩儿政治的材料。

  另外两位,即便不做藩镇,在朝中当官,也能混的风生水起。

  不过,这可能也跟各自的实力和目前所面临的处境有关。

  不同情景下,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就此,这三位异性王的策反,算是成功了。

  为了让他们好好做事,大明这边,也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实力。

  他们派出了一支人数只有五千人的现代化武装部队,并安排有坦克、火箭炮、半自动步枪等武器,从大连发兵,一路攻破丹东、营口、鞍山,直逼沈阳,且仅仅只用了半日,就攻下了沈阳城。

  之后大军不退,继续北上,一个月的时间,先后辗转四平、通辽、吉林、松原,又利用坦克车进行火力压制,片刻时间,便轰塌了长春市的城墙。

  东北,是满清女真的起源地,沈阳,对满清来说,更是意义非凡。

  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整个东北地区,几乎就沦陷了。

  因为距离比较近,京城这边,清廷号称派出了二十万大军,进行围剿。

  结果,刚一接触,就惨败而归。

  在那些侥幸逃走的兵将形容中,他们所面对的敌人,完全是不可战胜的。那些部队已经不能算是人了,而是天神下凡。

  清廷大惊。

  正欲派出更多兵马镇压,但又收到了三王叛乱的消息。

  广东、福建、云贵,先后都打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

  各地起义一片。

  八旗兵尽出,忙于清理起义势力。

  但打了没多久,陕西提督王辅臣也加入了起义大军,与反清势力联合。叛乱在极短时间内,就扩大到广东、江西、陕西、甘肃等地。

  清廷骇然,时年还不满二十岁的康熙帝玄烨,只感觉压力倍增。

  仅是以吴三桂等人为首的反叛势力,已经让他忙的焦头烂额的了,身后,自己老家还被明军给占了。

  如今,是进无可进,退无可退。

  他不禁想起历代先祖。

  过去打不过,至少还能退到东北地区,仗着天寒地冻,汉人难以适应,他们在草原上可以占据极大的优势。

  可现在,东北已经沦陷了。

  南方,形式又是一片混乱,他们就想朝南方进发,也十分困难。

  战乱连续打了三个月,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失守,而东北地区,在明军以雷霆之势打下东北三省后,竟然安静了下来,并没有继续南下。

  但这,并没有让玄烨放下心来。

  明军不动,就像是一把剑悬在他的脖颈上,让他寝食难安。

  终于,在各方面的压力下,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迁都。

  以往各朝各代迁都,都是南下,现在南下北上的路都被锁死了,都无法选择。

  按说,总该选洛阳、开封等地,集中势力拿下陕西,亦可定都西安。

  这些地方,都是几朝的古都,地里位置优越,进可攻退可守。

  但玄烨却做出了一个出乎预料的决定——迁都银川。

  这是几千年来历代王朝都没有做出过的决定。

  本来,玄烨想选的地方是,西宁,因为那里更靠近西北地区,实在打不赢,可以凭借草原人多年的习性与身体素质,占据西北地区,以此抗拒复明势力。

  但奈何,甘肃也已经乱起来了,他们过不去,若是从那里走,便容易节外生枝。

  于是,便选择了更近一些,也更安全一些的银川。

  银川背靠新疆,像是待在一个喇叭口的位置,易守难攻。

  因为那里的地形,很难同时容纳上百万大军的战斗,所以对清廷来说,是有利的。

  实在事不可为,大不了经石嘴山,跨乌海,回北方。

  那里的气候,与他们的家乡比较相似,也能适应。

  在金朝时,他们的老大哥蒙古族,就在这里起的家。

  这一路,兜兜转转,虽然疲累,但还算安全。

  银川,自然是比不上京城。

  突入起来的差距,让玄烨心里很难受。

  一到这个时候,人就是容易怀念过去,容易多生感慨。

  他想起了历代先祖。

  想到了创立大金的努尔哈赤,想到了建立大清的皇太极,想到了摄政王多尔衮,想到了父亲顺治。

  他也想到了幼年继位时所面临的困境,当初生擒鳌拜,他认为那是自己辉煌的开始。

  结果,这才几年,在他统治下的满清政权,已经摇摇欲坠。

  想到这些,他气结攻心,竟然一口血喷了出来。

  皇后在一旁,赶忙搀扶康熙,将其扶到屋里,生怕这一幕被其他人所看见。

  玄烨在椅子上坐下,双手扶着膝盖,脸色苍白可怕。

  “皇后,朕,有愧于列祖列宗啊。”皇帝,自称天子,代天牧民,本不该将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现出来。但到此时,玄烨,终是熬不住了。

  他开始想念历代先皇,甚至开始想念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甚至想念鳌拜。

  他甚至在想,如果当年没有杀死鳌拜,这位“满洲第一勇士”,是不是能挽回此局面呢?

  可是,这世上永远不会有的,那就是如果。

  已经发生的事情,便不会发生改变。

  说到底,玄烨还是感到无助了。

  他八岁登基,普通人家的孩子,八岁尚且还不懂世事,他却已经当了皇帝。

  在别的孩子还没心没肺的玩耍的时候,他却要整天担心自己的江山还能不能保得住,自己的命,还归不归自己。

  他从小就要和一帮高智商的大臣们玩儿心计,久而久之,他学会了将自己隐藏起来。

  可藏久了,那面具,也终究有破碎的一天。

  在灭国的危机面前,他还是撑不住了。

  皇后什么都没有说,关上门,走到玄烨身边,将玄烨的头轻轻抱在怀里。

  皇后是赫舍里氏,乃是赫舍里·索尼的孙女,她十一岁便嫁给玄烨了,陪他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二人感情十分深厚。

  如今,她知道,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帝陛下,只是累了,他需要休息休息。

  她是皇后,但她,也只是一个男人的妻子。

  她不在乎是否还是皇后,也不在乎天下是谁的天下。

  她只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好好活着,她将和他一起,孕育抚养几个孩子,看着孩子们长大成人。

  这,便是一个人的一生。

  帝王也好,百姓也好,都是进行着传承的一个过程而已。

  天道循环,这是定数。

  至于大清的统治是否能够延续,她反而看的比玄烨透彻的多。

  历朝历代,兴盛衰替,这只是历史的必然。

  当初大清代替大明统治九洲,不是因为大清太强,只是那时的大明已经糜烂了。

  现在,大明觉醒了,天下,便会还回去。

  或许某一天,还会有一个什么人,取代大明,成就新的王朝。

  毕竟,虽都说万岁,但这世上,又哪里来的永恒的王朝呢?

  “累了,就睡会儿吧,想哭,便哭出来。”

  ······

  “知道吗?我有点想哭。”

  白宁看着面前的皇宫,一阵唏嘘。

  随着满清政权的迁都,京都也就被盘踞在东北地区的明军势力顺势拿下了。

  反正,本来就是想要以最小的代价拿回国土,对方已经放弃了,现在不拿,还等到什么时候?

  “想哭就哭吧,岁数大了,就别藏着掖着了。”朱慈烺拍了拍白宁的肩膀。

  “······”白宁被这么一噎,顿时那些情绪全都烟消云散了,“陛下,您还挺会劝人的。”

  “无他,唯手熟尔。”朱慈烺背着手,与锦衣卫一起,回到了这座,十九年前被迫离开的皇宫,他的家。

  当初,他就是在白宁和众锦衣卫的保护下离开的,现在,他还是跟这些人一起回来的。

  人,还是那些人。

  虽然当初跟他一起出去的人,现在最少也当了左骑将军,吕青更是百万虎威军统兵大帅,但在此时,他们都换上了当初离开时的那身飞鱼服。

  虽然,衣服已经旧了,破了,但穿上它,似乎一切,又回到了十九年前。

  但这一次,他们不是离开,而是归来。

  心情激动,是必然的。

  虽然其他人没有跟白宁一样说出来,但有些人,已经是热泪盈眶。

  “小武,咱回家了,回家了。”

  一名续着细茬胡子的中年锦衣卫,抚摸着怀里抱着的一套飞鱼服,眼泪缓缓流淌。

  当初跟他走的人不少,可到北美洲的时候,已经只余下九十多人。

  如今回来的,虽过半,却也不足七十人。

  那二十几人,有的战死,有的病死,却是再也无法回家,再也看不到这复国的一天了。

  远在异国他乡,即便建设的再好,那里,也不是家啊。

  怀揣着那样的遗憾死去,是多么悲伤啊。

  “回家,都回家了。走,咱们回家。”

  朱慈烺的眼睛也是红红的,快步跑上前去,抓住两个正在抹泪的锦衣卫的手,便往宫门里跑去。

  俩人被他吓了一跳,随即便笑了,其他人见状,也跟着一起跑。

  在后面,已经满头白发的白宁,看着这一幕,露出慈祥的笑容。

  已经很多年了,很多年都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不,或许说,是从来都没有这么开心过。

  他是朱慈烺的贴身太监,在朱慈烺还小的时候,就一直伺候在他的身边,是看着朱慈烺长大的,虽是主仆,却也是亲人。

  朱慈烺,也把他当做自己的长辈。

  可当年的大明,内忧外患,崇祯皇帝,是临危受命,励精图治十几载,过的并不轻松。

  作为太子的朱慈烺,也完全就没有童年。

  父死子替,他要做好随时接替他父亲的准备。

  毕竟在那个时候,做皇帝,也是一个高危职业。

  后来,李自成入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太监王承恩,与帝同死。

  自此,王承恩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忠宦。

  自古宦官太监,都备受诟病,但王承恩,却是为数不多的能留下美名的好太监。

  主仆二人共死,太子,不得不逃离京都。

  一路周周转转,困难重重,遇到的生死危机多不胜数。

  当初,这一行人,是多么的绝望啊。

  后来漂泊大海,自我封闭许久的朱慈烺,却忽然像是变了一个人,时常可以未卜先知,并掌握“天地伟力”。

  这些年,在他们的见证下,已经将遥远大陆上的大明帝国,建造成一座诞生奇迹的天堂。

  白人教会,把他当做神明,为他传教。

  但对这些汉人来说,朱慈烺对他们的意义,更加非凡。

  尤其是对这几十人来说,他们,可是真正的过命之交,是互相陪伴着,一起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

  他们的感情,旁人不懂,也掺和不进来。

  曾经,有人弹劾当时任军中参将的王猛,接连数出一十二条罪状,状状死罪。

  虽然有政治斗争的因素在内,可有些东西,却也是真实存在的。

  放到别的君王身上,此时,必定是要忍痛割爱,以明正法的。

  可一向公正严明的朱慈烺,却在那时候,为了一个参将,力排众议,甚至以摒除糟糠为由修改了法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