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公子看着众人落座,抖了抖折扇,微笑着向大家说道:“这位前辈乃我三原王恕,王宗贯,辛酉科的举人。”
顿了一下,指着那位儒衫男子,“各位都听说过吧,鼎鼎有名的名家文士。”
三原的何守正、刘必泰连忙上前,执幼礼相见,这王宗贯之名,不仅因为辛酉科的进士,更重要的是其人传承关学一脉,在文坛地位也很高。
林大同、董时亮也上前行礼,泾阳县由于县令曾玉公正严苛的缘故,由他手上出去的多少都有些才学。
林大同时年十八,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又素知姚公子几人的底细,又听说王宗贯三科未能高中进士,心底不由得看轻了几分。
加上三原由于地利之便,经济比泾阳繁荣几分,在科举上也常年压泾阳一头,西安府里也能排在前面。
原因其实很简单,三原那边江南商人多,就像后世的高考移民一样,子侄辈自小在江浙开蒙学经,应考时却来到堪称科举蛮荒地的西安府,用商籍参加科举。
本土学生哪是对手,秀才这一层还好些,到举人这里,半数是江南几省的,进士更惨些,十个有八个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董时亮是个玲珑的性子,一脸和煦的主动向王宗贯介绍:“敝人董时亮,见过前辈,这位是林大同,时文精妙,诗词精通,下一科也许就能和王前辈一般了。”
明代生员之间,一般以朋友相称,只要未曾进学,都被称为小友,即便是八十的童生,也最多称一声老友,朋友是万万不会叫的。
刘必泰一脸不以为然,他平日最看不惯装腔作势的林大同,仗着有几分才学,最是喜欢卖弄,以前如此,现在几人都是一科的秀才,还时不时阴阳怪气的嘲讽。
言说旁人功名来路不正,这可是比杀人父母还要严重的仇恨。刘必泰也是读过不少书的,只是正经的不太多,于是书经讲义不通,做的时文词不达意,无奈才在首场时买通关节。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诗词一道刘必泰自诩不输那林大同。
但买来的秀才也是秀才,顺嘴拽了几句文:“董兄,今日我等难得一聚,恰逢清凉山好雪,就听王先生居中裁判,以诗文会友如何?”
王宗贯笑而不语,今天与这几位同游,一来是姚公子主动邀请,两家在生意上多有往来,王家甚至还要仰仗姚家几分。
二来就是身后的小妹了,王小鸾年方二八,最得王宗贯喜爱。
这王小鸾不仅貌美,而且颇具才名,是以前日姚家托人来打问姻缘。可那姚公子虽然不算是臭名昭著,但也明显不是佳配,被王家以小女尚幼,父母不舍回绝。
起初姚公子对这门亲事并不以为然,巴巴的想跟姚家结亲的人多的是,无非就是世家联姻罢了,生意场胭脂堆里厮混多年,对情字早已淡然。
只是姚公子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被拒绝了,心里登时就有几分不爽,从来只有他姚宗义抛弃别个,谁知竟然在王家这里吃了瘪。
姚公子主动和王宗贯结交,为的就是打进王家内部,逐步靠近王小鸾,再来个始乱终弃,好出了这口恶气。
王宗贯三场乡试折戟,一心放在举业上,本来不想与姚公子有半分瓜葛,姚公子的帖子递了几回,都被王宗贯婉拒。
姚公子在这事上倒是十分执着,甚至于求着家里在生意场上使出招数,逼的王宗贯不得不接招。
王小鸾跟来也是想看看,这费尽心思的姚公子到底是何方神圣,只是相见第一眼就直接拜了兴。
无他,卖相不佳也。
姚公子年纪不大,却一脸遮不住的世故奸猾,风月腐蚀下身材早已走样,一身肥肉松松垮垮,一身品味恶俗浮夸,进了合春坊绝对是人见人爱的豪客,可正经女儿家眼里是绝对不肯多看一眼的。
王小鸾此时正慢慢向亭边移动,目标就是角落那盘蓼花糖,背着身伸出小手,却意外触到一手腻滑,险些让她惊出声来。
轻咦一声,王小鸾侧过脑袋,刚好看见一脸透红,同样抖着胳膊的小圆脸丫头。
“公子,你……”
王小鸾吐了吐舌头,今天乔装易服,就是不想多生事端,点了点头打算抽身离去。
小圆脸气呼呼的跺了跺脚,这小手可还没曾被男的摸过,心里又羞又气。
那边几位公子正在讨论文会的规矩,没人关注这边的情况。
王小鸾步子还没迈出,就被人从后面轻轻拉住,耳边传来细细的一声呼唤。
“姑娘,且慢……”
被人戳破身份,王小鸾不由停住了脚步,回头再看,却是另一个高个的美丽姑娘,一脸促狭的看着她。
王小鸾连忙伸出食指,在嘴唇上轻轻比划,姑娘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没有再言语,指了指那盘蓼花糖,又点了点自己的嘴唇。
王小鸾如小鸡啄米,连连点头,那日家里的丫鬟路过,抢了几颗蓼花糖,吃过之后十分难忘,没想到今天再次遇到。
“小竹,快给这位姑娘拿几颗,别让人看见。”
圆脸丫头小竹,身形更像个小蛋,圆圆滚滚的十分可爱。眼珠子咕噜噜在王小鸾身上打量,看样子十分佩服这女扮男装的本事,王小鸾娥眉点粗,嘴唇上粘须,胸前平平,更夸张的是那靴子里明明就是天足,小脚的话走路可是能轻易辨出来的。
“小竹……”
察觉到小竹的目光,小姐模样的姑娘轻声呵斥。
王小鸾也感觉到,天足的事她是不在乎的,可别的就不能忍了,仰着脖子将身子使劲挺了挺。效果嘛,换来小竹一声轻笑。
哼,本想一走了之,看在蓼花糖的面上,王小鸾生生忍了。
“樱樱姑娘,宗贯兄是我们三原人,未免不公,请你也来做一个评判如何?”
那边商议停当,姚公子不参与,其余两县各两人,第一轮还是以雪为题,诗词皆可。第二轮,七律连珠体,要求有花有月,明显是迎合姚公子的品味。第三轮比的是对联,提议的是林大同,在他看来,诗词高低由心,可对联可以高下立分,对得上自然对得上,对不上自然就输了。
姚公子不参加,林大同觉得正好放开手脚,狠狠打一番三原生员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