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崛起在西南
第二卷四分天下独占西南
第118章六名学生
王永川经过这些年的摸索,也学会了一些粗浅的帝王之术。对下属不能一味宽容,也不能一味苛责。一味的宽容会让下属产生轻视之心,久而久之上位者的尊严就会荡然无存。一味的苛责也会下属觉得你不近人情,让人只知道律法之威。
这刚柔相济乃为王道。
对舒绍林的处罚王永川就做的很好,令其终身不得改回原姓是对他欺瞒行为的处罚,但又念起行为实乃逼不得已,没有对其进一步处罚。想毕舒绍林心里这一块石头落了地,以后做事会更加用心。
正当王永川吃完准备出门的时候,一行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些人身着皆是锦衣华服,身后都是奴仆跟随,一看就是富贵子弟。引起他注意的不是这些人的身份,自从这一年多来成都在王永川的治理下,大规模的兴办实业,治下百姓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
再加上一系列律法的颁布,而且每天都有巡警、城管在街上执法,虽然有时这些人执法过于严苛,但街面从此很少出现那些坑蒙拐骗的现象。
市面上的人是每天都在增多,每天都有新的店铺开张,每天都有天南地北的人赶来这里。王永川的执政初步看到了成效,很多外地富户都举家搬迁到这这里,当然其中肯定有不少隐族,甚至可能是细作。如果从未离开过这里的人还以为此时乃是天朝盛世。
王永川在这一行人中看到了一个他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他的三弟王永业。熟悉的是这幅面孔,在他的记忆深处还留下许多两人儿时快乐相处的画面。陌生的是王永川已不记得几兄弟最后在一起把酒言欢是什么时候了。
也可能是王永川占据了这具身体,为免被亲近之人发现,故意对家里亲密之人有所疏远。而从他娶妻之后,家里这些事都是由陈慧姝在打理,他更没有理会半分,现在他居然不知道三弟王永业在干些什么,在和什么人来往。
王永川也不方便直接过去,就叫了他的侍卫前去打探。自从侍卫营统领张华勇死后,这个位置就由陈慧姝的堂弟陈金和担任了,一开始陈亮准备让他接班巡检,后来随着王永川的壮大又担任亲卫营骑兵队长,能力一般。但他资历老,又是姻亲,担任侍卫营统领也算是合适人选。
王永川则趁着他们不注意,留下饭菜钱就离开了天香楼。今天他还要去青城山下的藏书阁去看看修建进度,毕竟是这个时代第一次运用钢筋水泥营造这么大型的建筑。
王永川坐着马车在去藏书阁的路上,那侍卫骑快马赶了上来。
“和三公子在一起的都是什么人?他们在谈论什么?”
“从他们的谈话得知,这些人自称江南的大家族子弟,这次来川一为游学,二是想做些生意。他们想采买一些当地特产运回江南,托三公子代为采购。这样的生意他们已经做了好几次,具体采买什么物品不得而知。”
“你可知道?”王永川又向舒绍林问道。
“调查局并没有这方面的情报传过来,微臣不得而知。”
“回去以后去向王大柱问问清楚,把这时调查明白。”
这只是一件小事,不值得王永川为此大费周章,相信不久就会有详细的情报呈送上来。
来到藏书阁时,这座计划修建六层的大楼已经修到了第三层。负责这里的是工部一位侍郎,工部尚书正在湘潭到萍乡的山里组织人手平整土地,修整路基,为以后铺设轨道做准备。
王永川见民夫井然有序的挑着砂石往楼上挑,一些民夫在那里固定钢筋,旁边还有一些十七八岁的学生模样的人在那里指指点点。
“那些是格物大学建筑专科的学生,他们以前都是研究院的学徒,组建格物大学后,年年都要考核,他们都是考核没通过不能继续在大学里学习研究的。他们都被分配到相应的衙门,根据最新的规定,他们都根据自身的学历获得了相应的官衔,要不是他们,这些新式图纸还没人能看懂。”
这侍郎见王永川对这些学生感兴趣,忙不停的介绍到。
“他们这种学生官员,一共来了多少”王永川问道。
“别的部不知道,我们工部一共来了二十几个,这建筑科就只有七名。有四名跟着尚书在湖南湘潭呢,其余三人都在这里了。
采矿科,冶炼科也有一些,具体数目不清楚。”
“还是太少了。”王永川自言自语到。
“通过格物大学考核的有多少呢?”
这侍郎面有难色,不知道怎么回答。
舒绍林想了一下回答道:“建筑科两名,机械科三名,采矿科一名,化工科没有。这些到研究院当学徒的都是贫寒子第,稍有积蓄的家庭都没有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屈指而数的几名,想起后世那几百万的大学,王永川要惊掉下巴,等着舒绍林继续说。
“人之所以少,都认为这些都是匠人待的地方,干的是下九流的行当,终究当官才是正途,很多聪明的孩子都去读书,以前是参加科举考试,现在是参加入仕考试,最终目的都是当官。
因此本来学徒就少,而且大多都是中人之姿,通过考核的自然就少。他们这批学生赶上了好时候,前段时间刚颁布了新政,相应的学历可以获得相应官职,他们这些人都获得了官衔。
相信在他们的示范下,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格物大学这条路。而且今年开始在青少年中广泛选拔头脑聪明之辈,相信会涌现出不少天资聪颖之人。”
王永川有些后悔,没有早一点关注这个方面。研究院早早的创建了,也不时有一些发明问世,而且研究院的待遇也不错,他就觉得科技方面自然后继有人,能自然发展。
他太小看了历史的惯性和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了,造成了现在格物大学既有寥寥数人通过考核,连没有通过考核的都只有十几二十人,造成现在的尴尬局面。
“继续加大格物中学的修建进度,确保每个县至少一座。”天才不必可少,但像今天在这藏书阁修建现场的技术官员需要的更多,而且按学历授官不能打折扣。
王永川严肃的交待下去。
舒绍林还头一次见王永川对单一的某件事这么严肃。
这工部侍郎暗道:不是来说藏书阁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