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明末崛起在西南
第二卷四分天下,独霸西南
第101章左梦庚无奈东征
王永川接着向袁道人说道:“道长既然不打算远游,是否可以留下来帮我,现在护国军这么多人都看着我一个人,我真怕自己行差踏错,葬送这大好局面。”
不要以为王永川是为了袁道士这手观测星象的本事,才这么说的,那就错了。
王永川很清楚,要是观测星象这么准确,这袁道人就不会四处云游,去观察各方势力的具体情况了。直接晚上在家里看星星就可以了。
王永川看重的是袁道人的大局观念。王永川手下这么多人,大多都是中庸之才,执行交待下去的事还行,要让他们站在全局的高度分析一件事的利弊得失,这是高看他们了。
其实在他们有的人的内心深处,王永川整出的这些东西都是奇淫技巧,登不的大雅之堂。而王永川的重商之策,就是不顾国本。说到底都是为了头上这顶官帽子。
王永川也发现了一些官员思想中的苗头,但现在就这个条件,这些人都是他能挑选出相对不错的了。
正是这种情况的出现,王永川才编撰了执政纲领,让下面的人依葫芦画瓢,不管你心中怎么想,要想当官就得按我说的来。
袁道人是王永川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具有大局观的人,而且不拘泥于儒家思想那一套,更重要的是熟悉现在各方势力的现状,知道这些上层人士想什么,知道底层百姓需要什么,对江湖之事也很熟悉。
这正是王永川需要的人。
听见王永川抛出的橄榄枝,袁道人回答道:“固所愿,不敢请耳。”
王永川接着向袁道人问到是否知道这行刺他的贾道人是受何人雇佣,袁道人的回答也是不知道,与那贾道人在一起的那个人是个掮客,专门帮人牵线搭桥。
武昌
胡忠基和他几个交好的将军准备弃城的消息没有瞒住城内的其他人,本来大家齐心协力人数是有优势的,又有长江天险,守住武昌并非没有可能。
据出城的探子回报,向武昌进军的大军也就十万人左右,后面还有增援部队,也不过几万人,还有他们瞧不上的洞庭湖水师,也从长江上向武昌进发。
但单从人数上看,他们还是占有优势的。但既然有人想去南京,而他们又有把握对付南京的守军,又何必去肯护国军这个硬骨头。在胡忠基和他交好的将军带动下,左梦庚等人半推半就的同意了这一方案。
原来王永川本打算兵分三路路,由罗峰率领第一师团进攻武昌,第三师团的徐福厚分一路偏师进取襄阳,本部人马去进攻湖南,实现两面开花。
但据胡南的探子回报,原湖广督师何腾蛟从武昌出走后一直驻扎长沙,正在和长沙的地方官一起编练新军,已有十万人规模。而且他还招降了原大顺军郝摇旗等人,也有几万人规模。
如果继续这样势必会是三面作战的局面,每一个战场兵力都处于绝对劣势。虽然有火器优势,但兵力这么紧张,把士兵用到极致,很容易在某个局部战场上失利,从而影响整个大局。
因此王永川决定稳扎稳打,第三师团先暂缓对湖南的进攻,先支援第一师团全力拿下湖北再图谋湖南。
如果王永川知道武昌城内的左军有弃湖北夺江南的打算,就完全没有必要有这样的担心。
武昌城内调查局的探子还有不少,但他们都无法得知这个消息,这个消息只有左军的上层知道。
在左梦庚身边的黄澍是知道这个消息的,但和他联系的探子已经在上次柳敬亭的追捕中跳入汉江,生死不知。他不知道联系谁。
这时,罗峰的第一师团由于清理武汉的外围。他们在荆州被三师团抢了头功,现在是铆足了劲。
说是进攻武昌,实际上是进攻武汉三镇,汉阳,汉口,武昌三维一体,只是武昌筑有城池,一直是衙门和军队的驻地。
这几天,罗峰一直在清理武昌的外围,武昌几面临湖,一面临江,大部队施展不开,对进攻方是个不小的考验。但对防守方来说,一旦被人拖住,真的很难逃脱。左梦庚他们决定放弃武昌也是有他自己的道理。
当夜,武昌
经过这几天的准备,左军终于在今天晚上踏上了他的东征之路。
为了给他们争取时间,左梦庚他们只带走了武昌城中的嫡系军队,那些散布在汉阳和汉口等地的驻军就被无情抛弃。
但数十万人的大动作,再怎么小心,动静也不小,而且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怎能瞒的住。
罗峰很快就得知了左军的意图,于是决定绕过武昌城,对左军连夜追击。
但武昌周围湖泊众多,罗峰的追击部队没有这么多舟辑,白白绕了许多路,本来左军的大部队就先出发,到第二天清点战况,罗峰的第一师团也只是击杀和俘获左军不到一万人,都是在夜晚走迷了路的或是没有登上江船小股队伍。多的上千人,少的几十人。没有达到罗峰想留住左军大部队的预期。
于是罗峰转向剑指武昌,这下不用小心翼翼的清理外围。直接进驻了武昌城,然后再派出数个小队,肃清城内外左军的残兵。
王永川一时也不准备把他的大营移师武昌,他还要在岳阳为攻略湖南作准备。
左梦庚他们首先的目标就是九江,九江乃是出了武昌的第一府城。仗着人数优势和出其不意,左梦庚不费多少力气就拿下了九江。他准备在九江稍作休整,然后一举拿下南京的门户安庆。
长江自西向东,从九江到安庆段两边都是山区,不利大军行进,而一旦出了安庆就是一马平川。
安庆可不比九江,弘光朝廷的兵马除了江北四镇外,大部分都集中在安庆。
左梦庚对拿下安庆甚至南京一点也不担心,他左镇兵马在崇祯朝可是有数的几只强军,自然没把安庆这地方守将放在眼里。
而情况也是这样,安庆守将李建武乃是魏国公府的远亲,靠着南京的勋臣守备魏国公徐文爵的推荐才坐上这个位置,他从出生到现在就没有真正的打过一次仗。
左军气势汹汹,李建武吓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