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崛起在西南

第136章 移跸武昌

明末崛起在西南 桐桐兔 2788 2024-07-06 15:31

  明末崛起在西南

  第二卷四分天下独占西南

  第136章移跸武昌

  多尔衮的剃头令一出,一片哗然。

  本来已渐渐平息的反清浪潮又高涨了起来,可以说是处处烽火。

  但这民间自发抵抗已经很难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根本难以撼动满清的统治。

  多铎还是按照计划带领大军去继续南下,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江西。

  而南京这一摊子就由即将到任的总督南方军务大臣洪承畴接手。

  洪承畴的名头很大,总督南方军务,但多尔衮怎么可能把統兵大权交给一个汉人,而且是降臣。

  实际上洪承畴能指挥的兵力极其有限。说到打仗,多尔衮更相信他们满人。

  多尔衮派洪承畴来此的目的一是重启漕运,现在北方凋敝,满清又是大举入关,对南方的物资需求更胜以往。

  洪承畴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但现在是要笼络住这加江南士绅百姓的心,多尔衮是不可能只满足于江北的半边天下。

  要说笼络人心,满清有天然的劣势。一是满清本来就是异族入侵,两方天然是敌对的。二是满清根本没有人熟悉儒家这一套规则,只有让同是儒家出身的洪承畴来做是最合适的。

  武昌

  为了应付即将开始的大战,整个元帅府都移跸武昌,连一直住在元帅府的原蜀王郡主朱彩蝶也一同前往。四川只留下一整套巡抚衙门处理日常事务。

  经过这几年的磨合,四川的各级衙门都能很高效的运作。但元帅府在驻扎成都,就远离了抗虏的主战场。

  王永川对元帅府移驻武昌是深思熟虑的。

  首先武昌地理位置有优势,北上中原,南下岭南,东去江南都很方便。

  二是武昌背靠湖广这个鱼米之乡,兵源和粮食可以就地解决。

  三是王永川筹建的一系列钢铁厂等现代重型企业都落户汉阳。

  其实说这么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得选。

  王永川总共只占有湖北,湖南和四川三地。适合驻跸的大府也只有成都,武昌和长沙。王永川权衡利弊,选择在了武昌。

  此时武昌城却是异常的繁荣,元帅府驻跸武昌府,一同前往的有大量的文武官员和他们的家眷,这些人都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带动了武昌的繁荣。

  还有就是随着满清的南下,有大量的人口涌入武昌。

  这和当初满清占领北京后的情况可不一样。

  当初满清入关,也有很多人涌入成都。但他们大多是作为家族隐支去的,而在没有飞机,火车的年代,相较于中原或江南,去到四川确实太远了一些。

  现在情况可不一样,满清不但顺利拿下南京,而且经常采用了屠城等手段。这让很多家族顾不得隐族,显族那么多,直接是举家搬迁逃到了武昌。

  而且也有很多南京的勋臣士绅子弟携带兑换的交子币逃到了武昌。

  可想而知,这些人的消费能力是相当的强。

  但相较于这些勋臣士宦子弟和那些富裕家族,逃到武昌最多的还是那些平民百姓。这些人真的是除了一身力气什么也没有。

  虽然这些人带来了大量的消费,大量的劳动力,但也给王永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最大的压力就是吃饭问题。

  虽然有两大粮仓在手,王永川手中的余粮可不多。不可能无限制免费的赈济难民。

  好在王永川现在有很多的项目正在开工建设,驻跸武昌也需要对沿江江堤进行休整,以免洪水泛滥。

  因为有洪水的威胁,尽管是九省通衢,古时却没人把都城建在武昌的原因。

  这些难民为王永川提供了充足的人手,王永川也为这些难民提供了足够多的以工代赈的岗位。

  “元帅,满清现在不但要灭我们的国,还要亡我们的种,请元帅早登大位。带领我们共同对抗东虏。”在元帅府移师武汉后袁道人再一次劝进王永川登基称帝。

  王永川再一次拒绝了袁正奇的提议。

  现在元帅府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开始是车头带着往前跑。现在是被后面的列车推着前进。直到把王永川推到那个最高的位置。

  王永川也知道,下面的官员还等着他坐上皇位后大封群臣,好博一个王侯将相,封妻荫子。

  这一步迟早要迈出,可不是现在。王永川知道毕竟朱明统治二百多年,正统观念早已升入人心,很多人心还是希望大明能中兴,只有当人们都对大明失去信心后,才是王永川更进一步之时。

  现在,虽然明朝的南都已失,但流亡各地的藩王又先后宣布监国,有福州的唐王朱聿键,绍兴的鲁王朱以海,抚州的益王朱慈炲,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

  他们之中,只有福州的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的帮助下,建立隆武朝廷,改福州为福京。

  武昌一处小院内,几名衣着华丽的公子正把酒言欢。

  现在武昌城内的房价飙升,这处小院的价格可抵别处一豪宅。

  这些人都是带着交子币出来的勋贵士宦子弟。

  “现在不知道南京城里怎么样了。”其中的一位感叹道。

  “是啊,带出来的钱都快花光了。”

  “放心吧,我打听清楚了,多铎进南京后没有杀人,可就是大家的家产保不住了。人也一时半会出不来。”说话之人正是汝阳侯的儿子孟正义。

  “那怎么办,当初我爹对交子币不放心,兑换了五万交子币。”

  “我家也只兑换了十万两。”

  孟正义看着这些人一个个明着担心南京亲人的安微,暗自里却是自己的银子快花光了。

  孟正义的父亲汝阳侯孟国祚几乎把家里能拿出的银子全部换成了交子币,由他带了出来,并交代他要在武昌置产置业。

  孟正义来到武昌后并没有像其他勋贵子弟那样过着在南京城内般挥霍的日子。

  他在第一时间买下了这处院落,现在这院落的价格已经涨了几倍。

  同时他还花高价买下了几处铺子,现在这些铺子每月都能为他提供不菲的租金。

  “还是你孟兄有眼光,一来就置办下了这副家业,我就指望那唐王,鲁王能中兴大明,把我家的产业夺回来。”最先说话的那位酸溜溜的说了一句。

  他们现在是这么说,但该花天酒地的时候照样不手软。

  “听说有人已经递上了劝进书,要王永川登基称帝。”

  不知道谁说了一句。

  “王永川不过一盐贩子,凭什么。”

  “虽说他占着这四川与湖广全靠着大明的忠勇之士帮衬,怎么全是他功劳。”

  “大明还有这么多藩王在呢,什么时候轮到他。”

  听着这些话,孟正义若有所思:我是不是也该上封劝进书。

  以往这些事都是汝阳侯拿主意,他虽然从南京带出不少交子币,但汝阳侯却没有一同出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