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元年三月二十三日,武昌。
江对岸的汉阳、汉口都被顺军占领,武昌城内的明朝官员已经慌作一团。两年前,武昌被张献忠攻下过一次,自楚王以下,所有宗室、士绅被一扫而空。张献忠撤走之后,左良玉“收复”了武昌,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和张献忠的主力打仗。
崇祯十五年,明朝十八万大军被李自成、罗汝才联军包围在了开封西南的朱仙镇。久惯逃跑的左良玉又起了卖队友的心思,趁夜抢夺友军的骡马,想连夜逃走。没想到闯军在他的营寨外挖了层层叠叠的壕沟,左军一头扎进了沟里,死伤无数。其他明军听到这里发生的骚乱,还以为是闯军来夜袭了,争相奔逃,乱成一团,都开始逃跑,结果在混乱之中被闯曹联军一股脑全歼,左良玉的兵马损折殆尽,好不容易才逃出来,事后李自成自己都奇怪,这一仗怎么赢得这么容易。
经此一战,左良玉元气大伤,后来李自成南下湖广,他就一路逃到了江西境内,直到发现李自成在襄阳,张献忠在长沙,武昌出现了一个空档,他才又回来占据了武昌。崇祯十七年,崇祯在穷途末路之际封左良玉为宁南伯,许其世镇武昌。左良玉趁着李自成大军在北的机会,袭击承天、荆州、德安三府,但很快又被袁宗第赶了回来。左良玉原本是东林党大佬侯恂的帐前杂役,侯恂对他有私恩,所以南京方面爆发继统之争的时候,他站在了东林一边,支持潞王继位,与支持福王的江北四镇成了对头。但是福王朱由崧继位之后,为了稳住左良玉,还是加封他为宁南侯,承认了他的地位。
现在刘宗敏和刘芳亮率军逼近,左良玉估计自己的兵力和他们对抗没什么问题。但是左良玉的嫡系大多在朱仙镇之战中被消灭,现在的部队要么是招安的反王,要么是后拨到他麾下的杂牌,都不太听他的调遣。金声桓、马进忠、卢鼎、王允成、张勇、高进库、胡有升、徐勇、罗成耀、李国英、董源这些人,指望他们哪个去和刘宗敏硬碰硬地拼命呢?哪个也指望不上。于是,左良玉又起了一个念头。
不久前,有一个少年来到南京,自称是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朱慈烺在北京投降大顺,被李自成封为宋王,跟着李自成一起出征山海关讨伐吴三桂,在山海关大战之后不知所终。一些认识太子的大臣和这个少年对质,结果这个少年和他们都互相不识,对宫里的事也一窍不通,后来招认自己其实是驸马王昺的侄孙王之明,因为事情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弘光也没好杀他,只是把他监禁了起来。这件事虽然只是妄人胡闹,可是却成了反对弘光继位的人的最好借口。湖广巡按黄澍向左良玉建议,不如就把这个太子认作真太子,发兵讨伐江北四镇,夺取南京政权。
左良玉一开始对这个计划并不感冒,他去和江北四镇开战,并没有什么胜算,还不如在武昌当他的土皇帝。但是他的部将们大都对这个计划很热心,武昌的有钱人基本上都让张献忠干掉了,没什么油水,东征江南可以一路烧杀抢掠,大发横财。打赢了,他们就是从龙功臣,就算打输了,他们投降黄得功就是了,左良玉死不死与他们何干。左良玉自己就是大明第一老**,如何不知道这帮家伙的心思,但是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他再和这些人斗法了。左良玉年纪已老,最近时病时好,把很多事情都交给了儿子左梦庚来处理,连“平贼将军”的大印都交给了左梦庚。左良玉隐隐感觉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恐怕不多了,得给儿子找一个出路。不管这条出路是什么,反正不会是起兵造反。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刘宗敏屯兵汉阳,刘芳亮屯兵汉口,左良玉想守住武昌实在是太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黄澍的建议就变得有吸引力了,左良玉觉得,至少可以先放弃武昌逃到九江,暂避刘宗敏的锋芒。但这就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大军开拔得有开拔费,左良玉的家眷在许州兵变中被灭门了,只剩下妻子和儿子左梦庚、女儿左梦梅,他多年的积蓄也因此丧失殆尽,朱仙镇大败和放弃襄阳又让左良玉损失了大量的财产,现在他已经出不起几万大军的开拔费了。在左良玉和黄澍的谋划下,一条毒计渐渐形成了。
此时的武昌城中理论上的最高长官是湖广总督何腾蛟,但是他只是个名义上的总督而已,兵权皆在左良玉手中。何腾蛟和左良玉部下的马进忠、王允成、卢鼎等人发展了一些私人关系,但是影响力也十分有限。不过何腾蛟也是十分精明之人,这些天,他发现城内左军的调动异常频繁,恐怕是要出事了。左良玉告诉他是因为闯军来袭,官军在准备迎战,可何腾蛟是带兵打过仗的人,没那么容易被糊弄,左军在筹集干粮,准备鞋袜绑腿,明显是要做长途行军的准备。
就在这时,有一个人找到了何腾蛟——左良玉的谋士,行营正纪卢鼎。
卢鼎原本是一个秀才,跟着农民军首领一斗谷混了一段时间,后来又投了左良玉。理论上来说,他的职务是负责执掌军纪的,问题是左良玉部下的这帮**,左良玉自己都镇不住,他拿什么执掌军纪?所以其实就是个摆设。还是从理论上来说,卢鼎有两个部下:白良辅和武自强。这两个人都是受了招安的反王,其中武自强尤其枭悍,绰号混世王,天不怕地不怕,更不会服卢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所以卢鼎实际上就是左良玉的一个参谋而已。
但也正因为如此,卢鼎得以了解很多左军中的机密,这一次,他给何腾蛟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左良玉打算在武昌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