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决堤
正月廿九,雨
很久没有下雨的天,在今天终于降下了甘霖。
这对其他人是好消息,对于安宁一家却不那么美好,先前安宁说的时候,家里都当成了孩子的胡言乱语。
现在事实摆在了眼前,不信也不行了。
虽然龙的地位不高,但也不是凡人能无视的。
br /s:关于这一点,我的推测也是有依据的,明朝话本《西游释厄传》和《封神演义》都可以证明。
如果龙的地位高,那么这两位作者会因为写了这两本书而死的很惨。
龙袍只是为了衬托皇帝比龙的地位高,还有一种说法是致敬黄帝姬轩辕,遵从周礼。
宋代对皇帝的称呼为天子,因为宋朝有封禅玉皇大帝的传统,没有真龙天子的说法。
真龙天子说的是周天子姬发,因为人家祖先是黄龙姬轩辕,而且没有成帝,只是区别于诸侯的称呼。
当日傍晚下课后,安父带安宁和安心去拜访了各自的老师。
借口家里有事,需要请假十天,因为是同僚,夫子们也没有过于为难,毕竟谁家一点事没有呢。
在叮嘱了不要落下课业,以及布置了一堆作业后,批准了假期。
回到家后
“娘子,咱家还有多少钱?”
“咱家这些年存的,加上我平时做些杂活赚的,有七十余贯呢,官人为何突然问钱的问题?”
安父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对妻子说了一遍。
“所以,官人是说,黄河有可能会决堤?”安母急忙问。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嘛,多做些准备总是好的。”安父不急不缓的说。
“对了,你带上两个孩子一起去,最近有拐子游荡到咱们这了,前几天书院里在传有人丢了孩子。
咱们年纪也不小了,孩子丢了,我不得被人戳脊梁骨,我也不忍心看娘子再经历一次生孩子的剧痛。
再说了。心儿成天舞枪弄棒的,误也有把子力气,可以帮帮忙。”
于是在次日一早,安母带着姐弟俩向镇子里走去。
br /s:没车,别想了,一匹马一百多贯,买不起,家里也不种地,没牛,后边会交代为什么不种地的。
正午,安母带着姐弟俩走到了镇子,然后直奔庞氏粮行。
镇子不大,只有庞氏和李氏两家粮行,庞氏的粮卖相不是很好,但是胜在便宜。
平时家里都是吃庞氏的粮过日子的,逢年过节在李氏买点上好的米粮改善生活。
现在需要大批量的买粮,还是得去庞氏。
“呦,这不是云家嫂嫂吗,快快快,快进来,真是好久不见啊,缺什么尽管说,我这里什么粮都有。”
庞氏粮行的伙计很热情的把云母和姐弟俩迎进了店内。
“家里有点事,需要大批量的粮食,叫你们东家过来一下。”
云母显得有些冷淡,很明显这样热情的招呼不是第一次了。
庞氏粮行的东家是一个富态的中年人,个头不高,目测一米六到一米七,身上穿着青色绸缎做的衣裳。
看起来很和善,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不知道云家嫂嫂需要什么粮,找我这就算是找对了,我这里绝不缺斤短两。”庞家粮铺东家有些热切的说。
“我想买五十石糙米。”
糙米就是碎米,还有没去干净的稻谷皮。
“哦,糙米700文一石,50石……”
庞氏东家显的有些冷淡,不过还是拿起了算盘计算价格。
“一共三万五千百文。”安宁套用乘法口诀后说,不过庞氏东家并没有在意。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庞氏东家终于算完了。
“云家嫂嫂,你家的小郎君,还真是个商业天才,三万五千文,一文都不差。”
庞氏东家显然有些震惊于安宁算数的速度。
“还请东家帮忙找辆车运送,安排个伙计跟着回家取钱。”
“好说好说,三驴,出去找辆车,把粮从库里搬出来,跟着云家嫂嫂回家取钱。”
“好嘞。”
“云家嫂嫂不妨带孩子去集市转转,装车还要好一会儿。”
庞氏东家打了个哈切,慢慢悠悠的道。
“也好,好不容易带孩子来一趟镇上,也给孩子买些吃食用品。”
……
“糖葫芦,又酸又甜的糖葫芦。”
“炊饼,刚出炉的炊饼。”
“面条,热腾腾的面条嘞。”
……
集市上人来人往,很热闹,如果忽略衣服和建筑的话,很有回到前世小吃街的感觉。
“大姐,给小郎君买朵花戴吧,这么俊俏的小郎君,不带花可惜了。”这是路边一个卖花的妇人说的。
“大姐,来看看胭脂,给小郎君买点回去。”这是路边卖胭脂水粉的小贩。
宋朝男子流行涂抹胭脂水粉,头戴鲜花,尤其是书生,但是不能插草,那是被贩卖的人。
虽然很不愿意,但是现在小小的安宁还是反抗不了母亲的暴政,头上被插了一支梅花。
“娘,咱们还没有买油布。”安宁突然想起了现在的麻布袋子是不防水的,粮食被水一泡就会发霉。
买完油布,让店家派出一个伙计跟着,一起回到了庞氏粮行。
然后搭着顺风车回了家。
一家人一起动手,搭建了一个高一米左右的简易露台,把粮食搬上去,盖好了油布。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转眼到了二月初一。
二月初一晚,一家人爬上了去年新盖的瓦房的房顶,用油布和木头搭了一个简易的雨棚,在屋顶歇息。
……
深夜
伴随着一声巨响,母亲发出了愤怒的咆哮。
裹挟着满腔的母爱,向河北发出了爱的呼唤,张开了爱的怀抱。
黄河带着肥沃的土壤,扑向了北方大名府。
一夜之间,母亲的温暖就蔓延到了冀州。
……
“发大水啦,发大水啦,快跑啊。”里正敲着铜锣挨家挨户的喊。
地上的水已经没过小腿了,并且还在上涨。
街上人跟发了疯一样向高处跑去,还能看到零星的木盆,里面有小孩子在四处张望。
“还好我准备好了粮食,家里房子也结实。”安宁这般想着。
街上有一部分人看到了高高的雨棚,然后向安宁家的瓦房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