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万寿帝君朱厚熜

第十章 立完新后建永陵

万寿帝君朱厚熜 澜台公子 2780 2024-07-06 15:32

  奉天殿。侍卫、宫女肃立两旁,朝臣们也都聚在宝座前沿,就等皇上早朝,气氛肃穆。

  在皇上未到之前,朝臣们不禁小声议论着:

  “皇上可是多时不临朝了,今儿个有什么大事?”

  “听说陈娘娘昨日薨了!”

  “怎么这样突然,得的是什么病?”

  “从里面传出来,说是被皇上一脚……”

  他被别人的手捅了一下,又把话咽了回去。

  这时一声“皇上驾到——”传来,朝臣们立即躬身低头。

  皇上在崔文等太监簇拥下,走进了殿内,他被搀扶着坐进龙座。

  朝臣们一齐跪拜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免礼!”

  朝臣们都站了起来,皇上示意崔文下诏,崔文随高声主持道:

  “请礼仪官宣读诏书。”

  礼仪官上前一步,展开手中的诏书宣读:

  “诏书,皇帝诏曰:兹因皇后陈氏近日身体欠佳,一时不慎,摔伤致死,于昨日薨去。”

  朝臣都凄然地跪下了。

  “念及娘娘在朕即位之后,管理后宫,功劳卓著,特大礼厚葬,内务府着即办理(内务府大臣回应:“遵旨。”)朕虑及后宫不能无主,今特封嫔妃张氏为皇后。”

  崔文一声:

  “请张皇后上殿谢恩。”

  张氏即进殿,走到皇帝面前,跪下,大礼参拜:

  “臣妾谢恩,愿万岁爷千秋永载,万寿无疆!”

  皇上哈哈大笑地站起来,走下龙座把张后搀起来拉到龙座旁边坐下。

  朝臣们又一再磕头祝贺:

  “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卿都起来吧。”

  皇上又下旨:

  “内务府听旨,陈后葬礼过后,选择一良辰吉日,迎接张后进坤宁宫!”

  内务府大臣回应:

  “遵旨。”朝臣们、侍女们齐声跪拜:

  “恭贺皇上皇后百年好合!”

  “都起来吧,朕还有话说。”

  大臣们侍女们都站了起来,皇上接着说:

  “陈后之死,是不祥之兆!因此,朕相信天道,修炼仙术,以求长生不老。”

  他停顿了一下,不无多虑地又说: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朕求仙不成,少寿丧身,朕要有备无患,立即建一陵寝,归天永住,让嫔妃们伴朕长眠!”

  皇帝的旨意一出,群臣们都大惊失色,侍女们嫔妃们也都惊恐异常。

  这时杨廷和向前一步,禁不住地说道:

  “皇上多虑了,万岁爷尚在年少,怎么可能仙逝呢?”

  皇上摇了摇头:

  “朕愿永世长存,成就千秋功业,但对后事也不能不着手准备。杨廷和!卿快请一阴阳先生,在先祖先帝们的皇陵旁边选一陵址,立即动工兴建!一座规格要大,要有气派的陵寝,就定名为永陵吧!永字很好嘛,永世长存,与天地同在。”

  杨廷和将老身跪了下去,再婉言劝谏:

  “皇上请听老臣一言,大明王朝,正处在多事之秋,动工兴建这样一个浩大工程,目前的国力不足啊,况且……”

  皇上有点不耐烦了:

  “况且什么?你讲!”

  杨廷和抬起了头,逐一地把国情讲了出来:

  “臣正要向皇上禀奏……这几年来黄河两岸灾情连绵不断,据报上来的数字,死亡百姓已达几百万之多!”

  皇上怒斥他:

  “你是干什么的!各个州县命官又都跑到哪去了!用这事烦朕?这宫殿里是有粮,还是有银子,国库,内宫不都是你们掌管着吗?快去筹措银粮,火速督办啊!”

  “臣该死,即按圣旨再行赈灾,只是国库银子也日趋空虚了!”

  “收税,收税啊!还有什么要奏的,没有奏的,就按朕的旨意去吧!”

  杨廷和急忙又补奏:

  “还有西北甘肃由于大旱,民情不安,毛贼,流寇屡屡闹事,想请圣上示下!”

  “杀!”

  “哪是一个杀字了得掉的?!”

  “那你还讨朕的什么示下!你看着办吧。”

  “还有南粤,作乱余党,又兴妖作怪……北又有鞑靼越过长城,肆意骚扰。”

  “派兵镇压!剿灭他们!”

  “只怕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斩草除根!你看你这一脸的沮丧相,难道大明盛世会衰退下去吗?”

  杨廷和极力解释:

  “不是,不是,大明皇朝在吾皇的恩泽下,会永远辉煌的!只是老臣庸庸碌碌,几近黄昏了,老臣想请辞归乡,望陛下恩准!”

  皇上没想到杨廷和会请辞,但并不怕他撂挑子:

  “噢?老头儿想卸甲归田了?想学陶渊明归乡采菊?好,朕准你,但你先把刚才所奏的几件事给朕办好,国泰民安了,什么时候叫你走,你再走不迟!下去吧,快去选陵址!”

  杨廷和无可奈何地答应着:

  “遵旨!”

  皇帝示意崔文:“退班!”

  崔文一声吼:“退班!”

  北京近郊,昌平境内,有座十八道岭,后改为阳翠岭。

  那里已有大明几代皇帝长眠于此,现在岭下东北角,已被选为嘉靖皇帝的未来陵址,已定名为永陵。

  这里风光秀丽,入秋,一片翠绿中是一片又一片的红枫映衬着,发出耀眼的红光。当你走进这岭下时,一片喧嚷声,哼哟声,凿击声,便传入耳鼓。继而便看到,一群又一群的兵丁,民工,匠人,师傅们像蚂蚁似的在啃噬着巨木,条石。

  朝廷派下的督办们,挥着鞭子吆喝着,谁也不敢怠慢,只是闷着头凿的凿,刨的刨,抬的抬,扛的扛,熙来攘往,构成一幅辛苦劳作的巨画。

  建陵的兵丁乃是京卫的班军,一卫有士兵七千六百五十人,每卫都要轮番来这里服役、劳动。已建成的各个陵寝,都有一卫士兵,也要抽人到这永陵来服役。至于民工、匠人等,那就不计其数了,召之即来,谁敢违抗。

  只见得,这未来的陵园四周,用围墙围起来,四面栽树,大门外给有东西长街通向其他各陵园和京师大道。

  往里走,一共三进,有重门三道;二进,也有重山三道;三进,前后有门,两边有墙包围着,这便是陵寝的地宫了。

  长长的石道直通地宫,大石牌坊,碑亭,石人,石马比比皆是,死去和活着的皇帝都要显示出皇权皇威,更立圣迹亭,永留皇上的所谓功业。

  整个永陵地宫是仿照道教“九重法宫”建造的,因为嘉靖迷信道教。

  建筑工程,日夜不停地进行着,经年累月,凿击声声,哼唷声,吆喝声,喧嚷声,在阳翠岭下,不绝于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