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自北宋被宋真宗以年号景德赐名以来,一直都是华夏大地上的制瓷中心。
侯树全原本是赣北景德镇的一个普通烧瓷匠人,跟这个年代的大部分手艺匠人一样,有份伙计在手,虽然挣不了几个钱,但也饿不着。
可随着满清大军南下,一切都被打破了。
磁窑荒废,匠人们跑的跑,躲的躲,整个景德镇都陷入一片混乱当中。
满清大军进入赣北之前,很多人就开始举家逃往岭南,侯树全受此感染之下也带着全家老小一起逃了。
安土重迁一直都是华夏民族的传统,尤其是在古代社会,举家迁移更是既麻烦又危险。
交通落后,自然不便,前途未知,更是危险。
侯树全一家就是这样,刚逃到赣南的赣州府境内,老侯家唯一的独苗就开始上吐下泻,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儿。
眼看儿子病情越来越严重,再拖下去搞不好老侯家香火都要断根儿了,于是侯树全带着家人在赣州府城赣县停留下来,为儿子求医问药。
江西自古以来就是赣北平坦且富裕,赣南崎岖且贫困,不过赣县作为赣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原南下岭南的必经之地,府城之内倒是并不差。
侯树全儿子在赣县得到救治之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侯家人身上携带不多的盘缠也花得差不多了,已无法继续南下。
就这样,侯树全一家只得暂时逗留赣县,同时又正好遇上官府大肆招募匠人,侯树全也就勉力去尝试了一下。
※※※
大肆招募匠人的告示是朱聿锷让人张贴的,并且把控非常严格,由复明军亲自负责,一道道的筛选过去。
应募者就在复明军营内经过筛选,尽量确定他们的家底清白,并且还要把他们家人也聚集到城东复明军控制的街道居住,以方面管理。
侯树全就是经过一道道的筛选后,成功应招。
虽然详细复杂的筛选过程让侯树全感觉不妙,但已经踏了进来,外加丰厚月钱的诱惑,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进工坊。
工坊就在城东军营边上,单独划出的一块土地,外面由一道丈余高的石墙分隔开来,石墙外还有专门的士卒放哨。
单是外围就把控如此严格,这更让侯树全感到内心忐忑。
在士卒的带领下,侯树全终于进到了工坊里。
刚进工坊,侯树全就看到一片广阔的平地,很多人正在平地上进行着碎石,舂石,淘洗,过筛等程序,这些都是制造瓷泥的关键步骤。
可制坯,印模,上釉,烧窑等制瓷的最重要程序,侯树全却没能看到,这让他感觉有些奇怪。
难道不是在制瓷?
远处还有一道隔离石墙,大概有一人多高,侯树全能隐约看到石墙后面有好几座高耸的火窑,甚至其中几座还在熊熊燃烧,这倒是让他觉得,这里应该还是一座制瓷工坊。
就在此时,一个五六十岁留着山羊胡的老头走过来,从带路士卒手里接过一张纸,认真看了一遍,对士卒点了点头,然后转头对侯树全板着脸说道:“你叫侯树全是吧?”
“我是这里管事的,你以后叫我老胡就行。”
“我们这里的规矩很严,叫你干什么你就乖乖干,不要偷懒,更不要多嘴,到时候少不了你的月钱……”
※※※
傍晚时分,朱聿锷披着火红晚霞,出现在了城东的“制瓷工坊”。
管事老胡率先迎上来,一脸灿烂的行礼说道:“殿下,您又来了。”
“嗯,工坊内一切都还好吧?”
“殿下放心,一切都平稳得很。”
“现在每天能烧出多少神泥?”
“最近这几天,每天大约能烧出三四百斤神泥。”
两人一问一答,老胡小心的注意到朱聿锷面无表情,似乎对这个结果不甚满意,于是又加了句:“如果再加些人手,应该能多烧出些来。”
朱聿锷却对这个提议不置可否,而是叮嘱道:“加人手的事急不来,小心保密才是最重要的。”
“是,殿下说得是,这是鲁班爷爷传下来的宝贝,绝不可让外人偷学了去……”
成功获封赣楚总督后,朱聿锷就开始着手准备烧制水泥的事情了。
水泥,这是后世建筑业的基础,更是现在防御满清的大炮轰城的绝好东西。
古代的城墙修建,基本都是以石灰浆为黏合剂。
石灰比起后世的水泥,不管是防水性、硬化时间或者建筑刚性上,都要差很多。
就算是古代最好的石灰糯米浆,以石灰搭配糯米汁作为黏合剂,这虽然能在建筑刚性上尽量追赶水泥,防水性上也能稍微解决一些,甚至还有耐用度上超过水泥的神奇特性,但硬化缓慢却一直是硬伤。
更何况,石灰糯米浆的成本简直高得飞起,绝不是谁都用得起的。
所以古代的城墙一旦破损,肯定不是短时间内能修补得好的。
满清的大炮攻城利用的就是这一点,再坚固的城墙只要被轰出缺口,短时间内绝对修补不好。
就算真让你抢修起来,只要没能完全硬化,比起豆腐渣来也好不了多少。
但水泥却能完美解决这一点,城墙就算被轰破,只要没能让敌军进城,短时间之内就能把城墙抢修起来,并且还是坚固如初。
除此之外,水泥在道路建设上还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所以,朱聿锷很早就开始准备烧制水泥的事情了。
水泥,这是一种完全由西方人弄出来的东西。
华夏的建筑历史一直都在石灰黏合的方向上奋斗,而西方人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在使用水泥了,只不过当时他们使用的是天然水泥,就是火山灰加上石灰混合而成。
古罗马之后,西方人因为人力以及外部资源等限制,基本不能再使用水泥,但他们一直在这个方向上进行着研究,试图弄出一种不用火山灰就能制造出的人工水泥。
可是要等到百余年后的工业革命开始时,才会有英国人弄出真正意义的现代水泥。
不过现在,朱聿锷要先他们一步了,并且还命名为了“鲁班神泥”。
烧制水泥,这是一个说简单不简单,说困难也不困难的任务。
以明末时期的条件,基本都能满足。
石灰石、黏土、炼铁矿渣、石膏,这些原材料都能轻易找到。
烧制需要的一千五百度高温,这在风箱的加持下也绰绰有余。
唯一的问题就是,烧制水泥需要大量的粉碎工作,而且是所有原材料都要粉碎成细末再混合烧制,在没有现代粉碎机械的情况下,只能由人工来完成,这是非常繁琐并且缓慢的。
就算利用古代的原始水力机械进行水动碾磨,同样也快不起来。
不过这件事总是要去做的,于是朱聿锷在复明军营旁隔离出区域,找到了一个可靠的烧瓷匠人老胡,让他召集人手之后开始尝试。
至于水泥配方的来源,朱聿锷则加诸到那本完全不存在的《鲁班真经》,说是匠人祖师鲁班研究出来的,于是给取了鲁班神泥的名字。
烧制瓷器是和烧制水泥有一定相似性的工作,因为烧瓷的基本原材料是高岭土和瓷石,而瓷石又是需要彻底粉碎成细末再和高岭土混合,以制成瓷泥。
另外瓷器入窑烧制的过程和水泥的入窑烧制,其实也差别不大。
所以朱聿锷大量招募烧瓷匠人,因为他们在这方面算是半个熟手。
除了瓷匠之外,其他的石匠、泥水匠、砖瓦匠等都可以招募一些,只要有把子力气,能帮忙粉碎材料就行。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只进行了几天的尝试,这个外人以为的“制瓷工坊”中就烧出了现代水泥。
经过实验后,水泥的性能还不错,基本合格。
唯一的问题就是产量实在不高,这是没办法的。
虽然朱聿锷也有心增加人手加大产量,但他更在意保密问题。
这个技术要是落在满清手里,绝对是个大麻烦。
如今正当蒸蒸日上的满清,可不像满清末年时那样顽固保守,他们现在的学习能力非常的强。
只要是有用的东西,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去学习并且加以利用。
当初努尔哈赤起兵时,满洲军队全是冷兵器,但后来见识到了火器的厉害,尤其是大炮的厉害,他们就想尽办法去学习,如今火炮技术比明军还要厉害。
所以朱聿锷非常的小心,绝对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能让手里的先进技术落到了满清手里。
这也是在没有明确可靠的私人地盘之前,朱聿锷一直没有使用自己先进技术的原因。
因为一旦使用开来,可能很快满清那边就会有了同样的技术。
目前烧制水泥的各种原材料配比,朱聿锷也只让老胡一个人知道。
老胡除了比较可靠之外,他的全家老小也早被复明军“保护”起来,以免出意外。
至于招募的其他匠人,基本都是负责做苦力的。
而且他们还会被分离开来,各自只负责一种原材料的加工,免得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