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好水川战败消息后,仁宗皇帝十分悲痛,一连三天吃不下饭。这年四月,下诏罢免夏竦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职务,降为永兴军通判;同时免去韩琦、范仲淹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史职务,韩琦改知延州,范仲淹改知耀州。
陕西路三位负责人都为失败付出了代价,究其原因。夏竦左右摇摆,没能统一各方意见形成有效方案。副帅韩琦年轻气盛、意气奋发,心高气傲,没能认真分析现状。范仲淹思路明晰,策略英明,主张全面防御,却没能得到有效支持。双方在“攻”与“守”,“深”与“浅”两方面发生了严重分歧。
以现在标准判断,这是一届不团结的领导班子。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副帅缺乏大局意识。民主决策执行不力,各唱各调,各上各书,错失良机,应给予这界领导班子差评。
笔者认为还有及其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北宋“才华、胆识、谋略”齐备的军事首脑机构,遇到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军事机构。
庆历年间,西夏先后对大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争,三战三捷,西夏取得了辉煌胜利,以军事手段逼迫北宋在政治上承认西夏国的合法地位,取得真正独立,朝廷以赏赐钱财维持和平。这些都是由于西夏有一个熟悉北宋军事指挥体系、边境布防、风土人情以及地形全貌的华洲书生张元。
这次宋夏对峙,宋朝将帅包括范雍、夏竦、范仲淹、韩琦、庞籍、王沿、种世衡、狄青、任福等为代表的超豪华阵容。特别是韩琦、范仲淹在边塞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有一首歌谣说:“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与这样一批能征善战之人交手还能略胜一筹,可见怀才不遇的小人物张元并非等闲之辈。
从一首诗就可以看出张元的性格。
“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这首题为《雪》的诗,就是出自宋人张元之手。该诗气势恢弘,语出惊人,想象力丰富,浪漫色彩浓厚,可见诗人性情豪放,胸怀坦荡,绝非泛泛之徒。
从这首诗来看,张元不仅精通武略,而且内心暗藏反抗精神,身上有一股侠气。事实上,张元就是一个“以侠自任”的血性书生。然而,屡试不第,科考失意,报国无门,遭受冷遇,最终让这个“负气倜傥,有纵横才华”的书生走上了叛逃不归路。
作为一个对宋朝政治、军事、外交、科举影响重大的叛逃人物,《宋史》对张元的记载不过寥寥数语,而《西夏书事》以及诸多私人笔记对张元生平记载较为翔实。
张元出生于北宋华州华阴县,关于其出生日期宋史没有明确记录,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病逝,郁郁寡欢中走完一生,与其一同投靠西夏的吴昊不知所终。
华州,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境内及周边地区,因州境内有华山而得名,辖境屡有变化。
华州前据华山,后临泾渭,左控潼关,右阻蓝田关,历为关中军事重地。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又有“山川形势,甲于关中”之说,历来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张元就出生于华阴这块宝地。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华州一直是京畿重地,礼仪之邦。涌现了以唐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是历朝历代的“人文鼎盛之区“。
北宋政治家、诗人寇准(961-1023)就出生在这里。他一生勤奋学习,博古通今,爱憎分明,正值不阿,官至相位。几上几下,身遭暗算,客死他乡。为后世所敬仰,甚称世人之楷模。被人们千年颂唱,如雷贯耳,家喻户晓,享誉极高。
我们不难想象,在张元成长过程中,本土名人寇准曾对他产生过积极影响。在这种影响下,他刻苦认真,发愤图强,从小便立下鸿鹄之志。
张元原名叫“张源”,字雷复,少轻时与吴久侠、姚嗣宗等人交好,于是结拜为异姓兄弟。三人一同参加科举考试。
宋时的科举考试,三年一个周期,每三年举行一次大考。科举考试分为三大步: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通过后能成为举人;会试通过后能成为进士;殿试通过后便是进士及第。当然能走到殿试这一步已属不易,但由于实行末尾淘汰制,被刷下来的称为黜落。而这些黜落的考生,前面考的也就全部作废,只能从头再来。
张元从小寒窗苦读,熟读四书五经,他中了举人后,又多次参加省试,甚至一度到京城参加殿试,但张元命不好,每次被落榜。
古时的科举考试可不像今天这么公平,经过重重考试最终进入殿试,这时候到了皇帝发挥权力的关键时刻。一言九鼎、金口玉言,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不能反抗,同时他们就是法律,掌握生杀大权,可以随意剥夺别人生命,更不用说一个殿试资格了。
张元只有迷人的身影,没有强大的背景。纵使满腹经纶、学识五车,没人举荐,皇帝也要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失败是可以想象的。
尽管内心愤恨,但他的民族大义这时候还未发生根本性改变,退而将目光转向了武略。
当时西北地区不稳定,党项人崛起,已经威胁到大宋安全。宋朝在西北边境部署了大量边防军。张元认为,既然科场落魄,索性弃笔从戎,在经略边关方面展露才华,出谋献策,立下军功,也不失为入仕的一条捷径。
这条路同样阻力重重,难以实现。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前唐侍卫,他最后却自己称了皇帝,为了避免这类事情再次发生,宋朝自开国就打压武将,不给他们实权,就算是同等职位的官职,文官也是比武官好很多。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了宋朝军力部署内强弱枝,边境战事不断。
张元等人到了边关,毛遂自荐想从军,但边关将领却瞧不起这三个读书人,认为读书人怎么能带兵打仗,而且还会添乱,没几天便打发他们回到原籍。
既然文人瞧不起武将,武将自然不会对文人有好感。可以说张元的运气实在不济,他遇到的是武将,百无一用是书生,要改变武将这一认识绝非易事。
满腹才华的张元,两条路都受到重重阻力,怨恨日渐增加,抱怨命运不公,反抗的本性被彻底激活。
为了发泄心中不平,和同伴做了几件出格的事情,应该是青春期少年都会有的冲动吧!但等待他的却是县长一顿毒打,将一颗装有梦想的心彻底击碎了。
经过痛苦挣扎和认真研究,一个能改变张元命运的人出现了。
这个人就是李元昊。
李元昊,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远祖拓跋思恭,帮助唐僖宗平定黄巢起义,赐为李姓,封西平王。
但李元昊对宋、辽的封爵都不感兴趣,他在接待宋朝使臣时,不以臣礼事宋,对宋仁宗封赐的诏书,遥立不跪拜。勉强受诏,则心内愤愤,环顾左右大臣说:“先王大错,有如此国,而犹臣拜于人耶!“既而利用设宴招待宋使臣的机会,在宴厅后传出锻砺兵器的铿锵之声,给宋使制造精神威慑;在礼仪上又故意刁难宋使,意在激怒宋朝,挑起事端。
他率先自秃其发,即剃光头顶,穿耳戴重环饰。强令部族人民一律执行,限期三日,有不从者处死。一时党项部民争相秃发。在服饰上,李元昊“衣白窄衫,毡冠红里,冠顶后垂红结绶“。官员则按等级职别规定服饰。庶民百姓,只准穿青绿色的衣服,以别贵贱。
从这些细节中张元看到了李元昊的野心,投靠西夏的意志愈发坚定。
景祐四年(1037年)春夏之际,张元、吴久侠、姚嗣宗来到边境,就在越境的前夜,姚嗣宗打了退堂鼓。夏州即在眼前,故乡已抛脑后。“太公年登八十余,文王一见便同车。如今向西江边钓,也被官中配看鱼。”这是张元在边境作的诗,他自比姜子牙,期待遇到像周文王那样能礼贤下士、人尽其才的明主。
临行前,路过项羽庙,“乃竭囊沽酒,对羽极饮,酹酒泥像,又歌'秦皇草昧,刘项起吞并'之词,悲歌累日,大恸而遁。“看来,张元不是毫无忠君爱国观念的人,但是一个较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他认为自己的才干远高于朝堂之上那些庸碌之辈,有这些人当政,他永无出头之日。他要寻找一切机会证明自己的优秀,为此,不惜叛宋投夏。
想要投靠李元昊,但没有熟人介绍,显然是很难成功的。不过张元一向是个惊世骇俗的人,他带着吴昊在西夏的一家酒馆里终日饮酒,还在墙上很醒目地写上“张元、吴昊到此一游”。
西夏巡视的官兵看到后,认为这是犯了李元昊的避讳,于是将张元二人抓捕入监,并报告了李元昊。
李元昊大为惊奇,经过亲自审问,知道张元二人是有才之人,于是不但没有追究犯讳的重罪,还委以重任。
朝廷得知张元投靠西夏后,宋仁宗大惊,“诏徙其族百余口于房,几察出入,饥寒且死”。
为了解决张元的后顾之忧,一场营救张元家人的大幕在李元昊亲自安排下拉开帷幕。
公元1039年的某一天,一个普通监狱的监狱长传来了一道圣旨,把牢狱中的数十名囚犯押往宋朝汴梁都城。就是这个决定,让监狱长酿成大错,原来这是西夏人精心密谋已久的劫狱,在这一次行动中宋人张元家人被秘密接往了西夏。
没有后顾之忧的张元和新主子李元昊,从此带给北宋长达七年的战争。张元得到了重用,不到两年,就当上了元昊的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相当于宰相。元昊攻宋的许多谋略都是张元提出的,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都有张元参谋赞画之功。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年)好水川之战中张元辅助元昊大败任福等人率领的宋军,宋军仅阵亡就高达一万多人,望着好水川内遍布的宋军尸体,西夏军师张元趾高气昂地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以宋军的尸山血海来博取功名,自得之意,溢于言表,并在诗后题言讥讽韩琦,署名时写了一大串官衔:“(西夏)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
由于献计有功,张元又被升为国相,李元昊对他更是器重至极。
张元一心想灭掉宋朝,于是极力劝说李元昊乘胜追击。先夺得陕西,再入主中原。并建议李元昊联合契丹,共同对战宋朝。
李元昊接连取胜,雄心大振,在张元主导下,率兵攻打渭州。这时朝廷已采纳范仲淹积极防御策略,在边塞大修城寨,提升了边防防控能力。在范仲淹亲自指挥下,渭州一战,西夏几乎全军覆没。
连年征战虽然对大宋造成了致命影响,但对西夏这样的小国来说,代价巨大,财力已经不允许继续作战。西夏国内贵族们纷纷上书要求休战,国内局势也发生了变化,为了自保,李元昊决定和宋朝议和。
张元心有不甘,多次劝阻李元昊不要和宋朝议和,但无济于事。宋庆历四年(1044年),西夏与大宋和谈结束了长达七年的边境战争。张元知道其理想无法实现,于是郁郁不乐,在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病逝。
宋夏议和后,宋朝从张元这件事,意识到科举制度必须改革。一个落榜书生就把宋朝搞的如此疲惫不堪,当年要是知道张元叛逃,不如直接录用为进士。
根据王咏的《燕翼诒谋录》卷五记载说,正因为张元当年的“走夏州“,即张元叛宋投夏之事,给宋朝以极大震撼与教训,宋嘉佑2年,公元1057年北宋改革了当时科举进士中的殿试实行末尾淘汰的录取制度,而对凡是中了进士之后的人一律授以进士出身!即使那些科举成绩可能不算太好的,也授以“同进士出身“尽量防止再出现文人叛逃为敌所用之事。
张元最终以悲剧落幕,他的鸿鹄之志没有完全实现,极端主义使他成为叛国者,但是这个小人物带给北宋的影响却很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