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知其忠而不能用?
河内兵的叛乱迅速被平定,并没有造成太坏影响。
吕布保持了难得的好脾气,没有株连河内兵其他将士。
郝萌的叛乱一定早有预兆,但没有任何人通知吕布。
出现问题的不是郝萌,而是整个河内兵。
就连立下战功的曹性也一样,明知郝萌谋反,却知情不报,郝萌兵败回营,才临阵反水。
面到曹性的指控,陈宫也没有辩解,算是默认了。
由于陈宫是兖州军的大将,吕布没有进行处罚,但是,吕布确实疏远了陈宫,重要军务很少询问陈宫的意见了。
吕布并没有表示报复袁术的挑衅,整个会议的主题就是平叛之后的善后工作。
第二天,魏刚巡营的时候,遇到了魏续。
看到父亲,魏刚的第一反应,是父亲找自己催婚。
两人毕竟是父子,躲着不见,也不像回事。
魏刚硬着头皮,走到魏续身边,“父亲,您怎么来了。”
魏续当然不知道魏刚的小心思,“没想到吧,姐夫给我下命令了,让我统帅陷阵营,以后咱们父子俩一起上阵杀敌了。”
魏刚很吃惊,“父亲统帅陷阵营,那么,高将军要去哪?”
魏续摊开双手,“我也不清楚,姐夫一早就找到我,让我抓紧时间和仲达完成军务交接,尽快掌握陷阵营的情况。”
听完父亲的话,魏刚脸色大变。
魏续虽然是吕布的亲戚,但他为吕布出生入死,立下了不少战功,资历也够,被空降到陷阵营中当将军,倒也不会遭受太多阻力。
而且,陷阵营是强军,父亲统帅这支部队,必然会立下更多战功,做孩子的,不可能不替父亲高兴。
魏刚却依然面带忧愁,他害怕吕布解除了高顺的兵权。
穿越以来,高顺是与魏续接触时间最长的将领。
吕布和高顺相处的时间,甚至比他和魏续在一起的时间都长,因此,魏刚很清楚高顺的能力。
高顺不仅有大将之才,还注重私德,更关键的是对吕布忠心耿耿。
吕布肯定也清楚这件事,下邳城兵变的第一时间,吕布没有就近投靠陈宫,而是逃到陷阵营。
高顺也没有辜负吕布,顺利平叛。
高顺在陷阵营里统帅了很长时间,肯定也投入了不少情感,吕布剥夺高顺指挥权,会不会把高顺逼反,这也是个问题。
魏刚全部精力用在考虑吕布集团的未来上,也就忽视了父亲的感受,“父亲,姑父这个命令不合理,陷阵营离不开高将军,我去跟姑父提建议,让姑父收回命令。”
魏刚立即告辞离开,去寻找战马,魏续呆呆的站着,看着儿子离去。
魏刚的背影消失之后,过了很久,魏续才转身进营,去找高顺。
快马加鞭,魏刚很快到达城主府。
作为吕布的表侄,魏刚有特权,不需要通报,就进入府里。
吕布正在和一个文士交谈,这名文士在30岁左右,体型中等,双眼炯炯有神。
魏刚进入府内的时候,谈话正好结束。
文人拱了拱手,“主公放心,陈登明白了。”
陈登猛然抬头,仔细打量起陈登。
陈登长得眉清目秀,看上去很斯文,如果不是了解相关历史,魏刚根本不会觉得这人多厉害。
陈登离开的时候,还给魏刚行了个礼,魏刚匆忙回礼,心里留下了陈登面面俱到的印象。
陈登离开之后,吕布才发问,“文长急匆匆进府,有什么要紧军务汇报吗?”
魏刚迅速忘掉陈登,直奔主题,“姑父,你让我父亲统帅陷阵营,莫非剥夺了高将军的兵权?如果姑父因为郝萌兵变担心高将军的忠诚,那我觉得姑父的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魏刚态度很坚决,“侄儿可以担保,高将军不仅忠诚主公,而且统兵能力很强,剥夺高将军的军权对我军的扩张是极大损失。”
魏刚还是解释了一句,“我并不是说我父亲不能带兵,但是,我父亲在统兵和用兵上,肯定没有高将军经验丰富。”
吕布盯着魏刚,笑了笑,“你以为我让魏续统帅陷阵营,是为了防备高顺吗?”
“文长,你姑父走南闯北大半辈子,不至于因为郝萌的叛乱发生动摇,仲达跟我很久了,我知道他的忠诚,也了解他的能力。”
吕布放缓语气,“陈宫参与叛乱,已经不可信了,张辽驻扎在彭城,防备曹操,不能轻动。”
吕布神色有些落寞,“我身边靠得住,还能独当一面的,只剩下高顺了,我并不想剥夺高顺的兵权,而是要让高顺帮我做更重要的事。”
他勉强挤出笑容,“如果我麾下有两个高顺,如果你能拥有更多战场经验,我也就不这么折腾了。”
魏刚疑惑的看着吕布。
吕布倒也没有卖关子。
“刘备用海西的土地和咱们交换小沛,我之前确实派出了官吏,接管海西的军政,但是,海西出现了黄巾余孽,反贼非常嚣张,不仅杀死了地方官,还在海西一带打家劫舍,在造成更坏影响之前,我们必须立即戡乱。”
“最好的办法是当然是我亲自带兵出击,但你也知道,咱们和袁术关系紧张,根据斥候提供的情报,袁术大将纪灵驻扎在盱眙,那里现在已经有两万驻军了,袁术派驻这么多兵力,只怕不单单是为了对峙吧。”
吕布眼神变得凌厉,“一旦我离开了下邳,袁术很有可能趁虚而入,所以我不能去广陵郡,再说了,咱们刚刚夺取徐州,立足不稳,我得盯紧点,避免别有用心的人从中作乱。”
魏刚明白,吕布口中别有用心的人,就是刘备。
魏刚平时很关注刘备的情况,在他的心里,刘备比袁术更可怕。
刘备也确实没有让魏刚失望,在小沛驻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麾下能战的兵力已经发展到了三千人以上。
吕布:“只有高顺去海西,才能一战戡乱,高顺带的是新军,这支部队成立也有日子了,将士们训练足够,现在差的,只是经验。”
“我让你父亲指挥陷阵营,是为了防守下邳,我需要这支部队。”
吕布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解释这么清楚,正因为魏刚是他的侄儿,吕布才苦口婆心说了这么多。
见到吕布之前,魏刚最担心的是吕布无端怀疑大将,那不仅会破坏吕布集团的凝聚力,还会瓦解全军的战斗力。
和吕布的谈话之后,魏刚的顾虑被打消了。
正当魏刚准备告辞的时候,吕布再度发话,“这一次下邳城平叛,你立下了汗马功劳,姑父都看在眼里,仲达去海西戡乱,你也跟着一起去吧。”
魏刚对于消灭黄巾贼这种事没有多少兴致。
受到前世玩的游戏影响,魏刚还真没把黄巾贼和山贼盗匪看在眼里。
他觉得,这些黄巾贼大都是走投无路的苦命百姓和趁机起事的盗贼,消灭这些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海西出现的这些盗贼,仅仅是黄巾余孽,或者,打着黄巾起义旗号的乱民,根本不是巅峰时候的黄巾贼。
对于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魏刚没有兴趣。
他本想拒绝,看到了吕布略带深意的目光,魏刚心里一动。
“姑父莫非有别的要求?”
吕布面带鼓励,“你觉得姑父想要你做什么?”
魏刚不了解海西的详细情况,只知道这个地方位于徐州广陵郡的东北。
魏刚试探性的回答,“莫非,姑父想让我们反攻广陵?”
吕布点点头,“聪明,不愧是我侄子,不过,现在还不是进军广陵的最佳时机。”
“咱们跟袁术必有一战,从袁术的兵力部署上看,袁术军从盱眙北上的可能更大,但是,广陵郡这边需要驻军。”
吕布神色凝重,“你们的任务是打探袁术军的情报,扩充实力,牵制袁术军兵力,必要的时候,侧击袁术。”
吕布语气轻松了很多,“这段时间,文长一直跟着仲达,在陷阵营里学习统兵练兵的技术。”
话锋一转,“参与日常管理和训练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实战能力。”
“你在下邳平乱的时候,确实有过带兵作战的经验,但是,那场战斗与真正的战阵搏杀还是有区别。”
“这一战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养你的实战能力,我已经跟仲达交代过了,让他多给你提供一些表现机会。”
吕布这是好意,魏刚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回到营地,魏刚见到魏续,他把自己和吕布的谈话告诉父亲。
魏续倒不担心魏刚,“别的事情我不管,不论你出去多久,这家里的事你也不用担心,但我有一个要求,你随军出征之前,去看一下思约吧。”
一想到成廉,魏刚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魏续都跟成廉约好了儿女婚事,继续拖下去,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大军东进,短时间内不会重回下邳城。
魏刚确实有必要向成廉告别。
李刚乖巧的点头,“我明天一早就会向成叔告别。”
与父亲拜别之后,魏刚找到了高顺。
吕布的命令下的很急,很多军务需要交接,高顺暂时没有离开,留在营里配合魏续,处置交接工作。
魏刚找到高顺,“高将军,姑父告诉我,让我跟着将军一起去海西戡乱。”
高顺点点头,“主公已经跟我提过了,新军粮草筹措和武器装备的补充都需要时间,主公已经加急调拨物资,但是,咱们还需要一段时间,出兵的事情不能太仓促。”
“出兵日期初步定在两天之后,这两天,军务由我处置,文长你可以去处理私事。”
(br /s:今天发的晚了,抱歉哈。
辕门射戟和郝萌叛乱都出现在公元196年,辕门射戟日期不详,郝萌叛乱是6月,哪个事件在前,其实都能说的通,为了剧情需要,我把辕门射戟放在后面。
辕门射戟的时候,袁术的兵力是‘三万兵马’,这个三万很有可能包括了大量辅兵,甚至有一部分数字是虚数,吕布的相关介绍是‘步兵千人、骑兵二百’,这应该是实际战兵的数量,在这一千二百人之外很有可能还有一些辅兵,在这种情况下,吕布和刘备的联合让袁术军的兵力优势不太明显,才逼退了纪灵。
所以,在本书中,统计兵力的时候,不特指一般都会表示是战兵+辅兵的数量,而且,受限于战争迷雾和虚假宣传,当事人掌握的兵力,未必会是真实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