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被盯上的第二位异姓诸侯王:楚王韩信
燕王臧荼谋反,被平定。另外一个诸侯,站了出来,他就是颍川侯利几。
对于利氏起源,有三个版本。
1.源于高阳氏,出自春秋时,道家老子的先祖。
2.以封邑为氏。
出自芈姓,春秋时楚国有公子受封于利邑,其子孙就以封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利。
出自姬姓。春秋时晋国有大夫食采于利邑,其后人以利孙为氏,后改为单姓利氏。
3.官位为氏。
利几先祖是谁,源于那一脉,史料没有记载。
根据残存的史料留下的片段,我们能够得到几点信息。
1.利几是秦末汉初的人物。
2.楚汉争霸之时,他投靠项羽,担任陈令,也称他为陈公。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个人的能力也不弱。
3.刘邦撕毁鸿沟协议,率军追杀项羽。陈公利几叛楚归汉,投靠刘邦。
项羽死后,利几因功,被封为颖川侯。
利几在历史面前,做出了很多正确选择。
诸侯亡秦,楚汉相争,他选择项羽,担任陈令。
楚汉争霸进入尾声,他阵前起义,选择刘邦,被封颖川侯。
从这些事可以看出,利几在大争之世,有明锐的洞察力,是一位有眼力劲的人。他每一次做出正确选择,都能水涨船高。按照剧情发展,他的人生到头了,做个颖川侯,老死封地。
然,剧情被人修改。
擅自修改剧情,不经过他人同意,这个人就是刘邦。
临江王共敖反、燕王臧涂反、对项羽旧部下达追杀令,刘邦还把很多诸侯子弟留在关中。这些措施,还不能让刘邦安心。
刘邦不担心外部,却担心内部。毕竟,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
刘邦没事就翻阅,功臣列表。看看,有没有敌人,打进内部。不看还好,一看,他就发现了一个人:颖川侯利几。
由于颖川侯利几是项羽旧部,又是阵前起义,有点投机取巧。
这类人,最不让人放心。
刘邦做了一件事:喊利几来洛阳。
刘邦追杀项羽旧部,下的是死命令,对这些人他不会心慈手软。就连有恩与刘邦的丁公,都被杀。因此,项羽旧部逃的逃,隐居的隐居,还有些人甘愿做别人的家奴。
刘邦召见利几,是什么心思,不好说。但,利几知道自己成分是什么,相当害怕。一个人害怕,就会做出反应。胆子小的,就会躲起来,选择逃亡。胆子大的,就会起来反抗。
利几就属于后者,胆子大。所以,他干了一件事:起兵反抗。
刘邦势力强大,灭临江国,破燕国,平代国。这些诸侯王都不是刘邦对手。然,利几只是一个侯,势力弱小,却敢站出来反对刘邦。
是他勇气可嘉,还是他没有退路。或者,他想以一个男儿的方式,战斗到底。
利几起兵,对刘邦来说,就是造反,也给了一个出兵的理由。颖川郡地理位置优越,不能轻视。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星星之火。
刘邦又是一个亲力亲为的君主,尤其是造反,他总是要亲临现场,坐镇指挥,扑灭反叛的火种。
刘邦率军,抵达颖川。
颖川侯利几率军抵抗。
对于利几而言,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也是一场根本打不赢的战斗。除非,会有奇迹出现。可惜,没有奇迹。
明知打不赢,利几还是勇敢的战斗。这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勇气可嘉。
势单力薄的利几,面对大汉精兵良将,大汉皇帝刘邦亲征。
这场战斗,很快落下帷幕。
获胜者,毫无悬恋,他是刘邦。
燕王臧涂谋反,被刘邦平定。
颖川侯利几叛乱,被刘邦平定。
刘邦用武力,平定叛乱,向外界宣告了一个态度:他能打天下,也有能力守天下,他可以守护大汉王朝。
汉五年正月,刘邦在汜水继位,成为大汉皇帝。
这一年,刘邦做了几件事。
1.大汉王朝立国之战:攻破临江国,斩杀临江王共尉。
2.定大汉王朝国都:定都关中,修建长安。
3.平定燕国臧涂谋反、颖川侯利几叛乱。
汉六年十月,刘邦过了一个新年,也象征他的大汉王朝,活了一岁。然,刘邦的大汉王朝并不稳定。
就在这时,一个人送来一份秘密情报:说韩信谋反。
这个人是楚王韩信身边的舍人,他叫栾说。
汉六年十月,韩信被亲近的人,告谋反。
至于,韩信是不是谋反,对刘邦而言,并不重要。刘邦对韩信从来不信任,也一直重点提防。韩信没有错,错就错在,他太有本事,令刘邦不放心。
对于韩信,刘邦既大胆用,又小心提防。
来看看,刘邦和韩信那些事。
刘邦和韩信能够有一段故事,要感谢两个人。
第一个是夏侯婴,在刑场上救下韩信。
夏侯婴见韩信谈吐不凡,是一位干大事的人。所以,夏侯婴把韩信举荐给刘邦。夏侯婴很少举荐人,刘邦给他面子,封韩信为治粟都尉。
第二个人是萧何。
萧何充分发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精神。韩信是治栗都尉,就这样成为萧何的部下。萧何和韩信交流,认为他是一个人才,对他十分器重
韩信对自己这份职业,一点都不喜欢。他干得不开心,做了一件事:离开刘邦。
韩信走,萧何追,流传了一个故事: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想要留住韩信,刘邦想要留住萧何。就这样,韩信出现在刘邦面前。
刘邦采纳萧何意见,筑高台,拜韩信为汉大将军,授予大将军印。
韩信也很给力,汉军出汉中,定三秦,献上一个计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刘邦用韩信,并不信任他。韩信有前科,叛楚归汉,入汉又逃。
定三秦,没有关于韩信用兵记载。
彭城大战,也不清楚韩信在做什么。
韩信再次登场,出现在史书中:彭城大战惨败后,在京索之战,反击楚军,扭转汉军溃败局势。
前有张良举荐韩信,后有韩信京索之战出色表现。刘邦做了一件事:放权韩信。
韩信又给刘邦提出一个大战略:北举燕赵,东伐齐,断楚粮道,决战荥阳。
刘邦退回关中,西魏王豹叛汉交楚。刘邦很生气,以韩信为统帅,东进伐诸侯,开辟敌后战场。
韩信出奇计,用了一个月,平定西魏国,俘虏魏王豹及母亲和妻儿。这是韩信灭国的大战,旗开得胜,得到刘邦表扬。
刘邦一边肯定韩信的能力,加大鼓励。另一边抽调韩信身边精锐,支援荥阳战场。
韩信向东破代,灭赵,打赢了不可能的战争。其中,伐赵,留下了一场著名的经典战役:背水一战。
韩信破代伐赵,还没来得及高兴。刘邦又干了一件事:不打招呼,趁着早晨,进入大营,剥夺韩信的军权。
韩信也没流露出不满之色,继续执行刘邦的命令:伐齐。
韩信不愧是战神,伐齐,再创佳绩,用了四个月,平定齐国。
乐毅、项羽没做到的事,韩信做到了。他善于用兵,更善于谋略。
刘邦对他喜欢,又对他害怕。如果是朋友,那还好。如果成为敌人,就会祸患无穷。
当刘邦被项羽围困,正面战场堪忧,韩信做了一件事:请封。
毕竟,韩信战功显赫,凭借一己之力,平定北方诸侯:魏、代、赵、燕、齐。
可以说,韩信有能力被封为王。
韩信请封,对刘邦而言,有逼迫的意思。
如果刘邦不满足韩信的条件,对方就会反叛。
当刘邦看了韩信请封书,他很生气,相当生气。
幸亏,有张良、陈平在,刘邦没有发作,影响大局。刘邦压下怒气,封韩信为齐王。对韩信,更加不放心。
此时,项羽使者武涉、谋士蒯通都劝韩信自立为王,与刘项三分天下。就连项羽也放下身段,支持韩信自立齐王。
刘邦和韩信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被激化。刘邦潜意识将韩信当成敌人,却没有表现在脸上。
刘邦和项羽打了四年,双方都疲惫不堪。刘邦不想打,项羽也不想打。
刘项议和,签订协议。因为地点在鸿沟,被史书称为鸿沟协议。然,刘邦没有贵族精神,也没有契约精神。刚签订协约不久,就撕毁协议,追杀项羽。
项羽个人能力太优秀,在固陵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
随着,汉军各路人马,不断前来助战。项羽这边,人困马乏,没有援军。项羽只能继续逃跑,刘邦继续追。
韩信嘴上说支援,但按兵不动。
刘邦看到了一个现象:韩信不想来。
为了彻底消灭项羽,刘邦采纳张良意见,将项羽封国部分疆域,封给韩信。
韩信这才率领三十万齐军南下,加入伐项最后一战:垓下之战。
垓下之战,由韩信指挥,对阵项羽。
韩信依靠兵多将广的优势,从正面与项羽对战,将其主力围困。这就是流传下来的成语: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刘邦和项羽打了四年,被吊打。就连追杀项羽,还被反击。
韩信出马,连楚霸王都被逼上绝路。在刘邦眼中,韩信太厉害了。
项羽死后,韩信若有异心,将会成为大麻烦。
以韩信的能力,刘邦很难将其降伏。
就当诸将等着庆贺诛杀项羽,完胜楚国,等待按功授爵的时候。
刘邦采取了行动:剥夺韩信军权。
随后,刘邦又重拳出击,害怕韩信以齐地对抗,又将韩信改封楚王,定都下邳。
刘邦不但懂用拳头,还知道用恩感化。
刘邦改封韩信,并不会说,我对你不放心。而是说,韩信是楚人,能够治理好楚国。
刘邦出了一个妙招,韩信没有反对的理由。哪怕有,他也折腾不出浪花,只能忍。
刘邦成为大汉皇帝,韩信成为异性诸侯王。他也是被重点堤防的对象。
攻打临江国,韩信没表示。
平定燕国臧涂谋反,韩信也没表示。
平定颖川侯利几叛乱,韩信也无动于衷。
刘邦解决内外事物,接下来,就要解决对他最有威胁的人:韩信。
临江王共尉、燕王臧涂、颖川侯利几,这三位翻不起大浪。但,韩信个人能力太强,能打,会用计谋,一个人平定北方五国诸侯国。所以,对于韩信谋反,刘邦等人高度重视。
刘邦和韩信,终于走到了对立面。韩信也成为被刘邦要铲除的第二个异姓诸侯王。
韩信,我盯上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