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对李恪的敬佩简直无以复加,其中荀彧更是如此,他激动地呼吸急促,面色通红,道:“将军高义!”李恪无奈的笑了笑,说:“这一次出征鲜卑,计划依旧,只不过徐晃也要配合着。”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听从荀公达军事的命令,敢有不从者,军法处置!并州各项计划照常进行,内务以荀文若和裴行文为主。”
李恪摘下了腰间的龙道剑递给了荀攸,说:“现在诸将听你指挥,希望你能够不负众望。”
荀攸接过了龙道剑,只感觉这剑似乎有千斤重。
“这次去洛阳,苏二狗领着五个人跟我去,其余诸将都不要送我。”
李恪想了想,觉得差不多了,安排众人离开了,再次留下荀彧和荀攸。
李恪对着荀攸说到:“这一次,不要让匈奴人和羌胡人吃太大的亏,咱们的人也要顶上,攻势凌厉些,尽早出兵。”
李恪又扭头对荀彧道:“现在三封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工作重心可以放在畜牧业上了,大草原都要利用起来,要是财力允许的话,将云中郡外的武川建设一下,充作军事堡垒,这个地方倒是不错。”
三封并不是新建的城池,只是将城内建筑和城墙翻新一下,而且规模也不大,再加上人力财力到位,很快就竣工了。
武川不在大汉的统治范围,只是一处城镇,但是地方很是不错,两条河流交叉而过,距离狼居胥山倒是近一些。
李恪不把狼居胥山当做第一目标的原因就是因为太远了,想要补给的话就要从幽州的代郡调动补给。
但是李恪显然没有那个实力,而且如果先打鲜卑和匈奴等族的“圣山”的话容易激起民族仇恨,不是现阶段能打的。
荀彧和荀攸的面色凝重,仿佛李恪此去不复返了一样。
李恪笑了笑,接过了墨隐递上的昊源剑踏上了征程。
至于为什么敢去洛阳,别人看来是忠心耿耿。他这个行为就和岳武穆被十六道金牌召回一样,感觉上那是在催命。
李恪却不怕,现在已经十月份了,李恪又命令荀攸尽快出击,那么汉灵帝一定会忌惮这支正在征战的军队。
就算是给这些李恪的下属将领一些面子,也不会杀他。再加上李恪的三寸不烂之舌,完全可以颠倒黑白。
如果汉灵帝真的就想杀李恪,也要等到战事结束。
但是李恪预计战事结束的时间要在一月份到二月份之间。大冬天的打仗本来就墨迹,燕然山一来一回都要将近一个月。
等到明年的二月份,黄巾起义就爆发了,汉灵帝看见李恪还不像看见救命稻草一样?
要知道,李恪三次大败鲜卑,在京畿地区的名声就是霍去病在世了,因为人家没有败绩,而且杀伤数量还要远超冠军侯。
这也是汉灵帝几次想给李恪封冠军侯的原因。一旦封了冠军侯,朝臣们可就不能轻易弹劾了,他们非常抵触这件事。
李恪就带着轻松的心情上路了,这一次他甚至连墨隐都没带。
要知道墨隐一直是贴身随行的存在,李恪没带他也是放心。
而且墨隐的锦衣卫训练极其耗费时间,挑选的人也是百里挑一的。
要没有家室的,要年轻的,要脑袋灵活的,要身体健康的。这几个条件在汉末就能筛选掉一大部分人了。
刚刚出了并州,进入河东地界,李恪就看到了很多的流民,以及道边的太平道士正在施放符水,招收信众。
李恪暗暗摇头,自从北地六郡达到了一个饱和之后,就不在收纳流民了。
现在北地六郡实际上是几乎没有流民的,都是工人或者开荒的农民,再就是饲养牛羊的家奴。
李恪看着这些人被太平道的人迷惑的神魂颠倒,有些不忍,扭过头不再看去。
苏二狗突然大喊:“贼子,放下那个孩子!”
只见一个男子提着刀准备杀掉孩子。苏二狗提着剑冲了过去,将那男人踢到了一旁,捡起了瘦骨嶙峋的孩子。
李恪看着这个孩子眼睛都红了,这十月份的风也是很冷厉了,这孩子身上只有下身有块布,其余的地方冻得青紫!
李恪脱下衣袍给孩子裹上,想起了自己刚来汉末的场景,声音悲戚的说:“你要干什么!”
那男子直接哭出了声说:“小人只是想吃点东西,小人已经三天粒米未进了。如果我死了,孩子也会死,倒不如我自己活下去……”
李恪一剑砍下了男人的脑袋,然后又猛地后悔,乱世,易子相食不就是如此吗?
男人有错吗?有错,但是评心而论,真的错了吗?
错的是这个世道,这个时代就是强迫着底层人民人吃人!
李恪振臂高呼:“诸位如果能坚持到西河,只要你有能力工作,那里会提供住所和食物!”
流民们有些意动,可是一个去过的人说:“大人,并州也不招人了!”
李恪留下了眼泪,说:“都是我的错,恨我不能平息这混乱的时代,要不然何至于让如从多的流民无家可归!”
“我就是镇北将军李恪,大家尽管去西河,到了那里后,绝对会有人安排给你们住宿和食物!”
李恪命令一个随从说:“你拿着我的玉佩,去卫家借一些粮食,然后领着流民去西河,到了西河通知荀彧一声,让他安排。”
李恪于是抱着那个孩子,身后跟着四个随从,头也不回的走了。
在他的身后,流民早就跪了一片。
进了安邑后,李恪给小家伙置办了一身衣服,并让苏二狗收其为义子。
“主公,这小家伙也不会说话,还没有名字,主公给他起个名字吧。”苏二狗抱着孩子满脸宠爱。
李恪露出了慈善的笑容,说:“小家伙被咱们救下,也算是有福之人,就叫他阿福吧。”
苏二狗憨憨的傻笑,抱着阿福很是开心。
在这乱世,能够有如此温馨的画面,真的是让李恪感到温暖。
那亲卫倒是遵从命令,借了许多的粮食,但是队伍后面跟着的流民越来越多,形成了长龙一样的阵型。
到了西河郡,着实让荀彧头疼了一阵,但是他本人更多的是敬佩,他感觉自己见证了圣人在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