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恪就接到了张辽的来信,头痛不已。李恪对着下属的官员们道:“文远在匈州接到了子衡的书信,说有起码三万余鲜卑人前往西河郡,但是文远快马加鞭赶往那里后发现根本没有。”
“于是他回信给我说,有可能这三万人全都来了太原。但是本候稍加推算时间发现,有可能昨晚偷袭的人并不是文远所说的那一拨。”
“然后各地还没有发现鲜卑人的踪影,真是奇也怪哉!”
荀攸和郭嘉对视一眼,眼里尽是疑惑。
“主公,可还有别地传来的消息?”荀攸问道。
李恪想了想道:“刚才子衡也给我来了一封书信,我还没看,稍等。”
李恪拆开吕范的书信开始细看,顿时大惊,惊呼:“什么!阴山防线丢了!三万戍边军全军覆没!”
众人也大惊,尤其是林七,迫不及待的凑了过去。
李恪使劲的摇了摇舌尖,强迫自己镇定,坐下后将书信递给了林七,道:“子衡协助文远堵截羌胡撤退。”
“阴山防线留侯成并三万多新兵,鲜卑人夜袭,侯成被杀了个片甲不留,三万将士死的死,跑的跑,咱们上一次对战鲜卑的战果彻底化为乌有。”
“现在侯成镇守三封,吕范前往了朔方,上一个鲜卑入侵西河的消息也是侯成放出来的。”
郭嘉皱眉道:“那这么说,就是鲜卑人分作两拨,其中一支领着五万余人偷袭阴山,另一支偷袭晋阳。”
“偷袭阴山的那支得手后又分作两支,一支取西河后不知动向,另一支在朔方和我军对峙。”
李恪点了点头道:“对啊,奉孝分析的不错。”
荀攸道:“主公,现在咱们应该赶紧紧闭城门同时派军队巡视地方,尤其是上郡。”
“军队损耗巨大,咱们就要征兵了,最好先派个人和陛下说一下。”
李恪头疼的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想了想道:“攘外军支援朔方,同时高顺领兵前往上郡,如果还找不到那一支鲜卑的话,就去匈州。”
直到此时,李恪也丝毫没有怀疑消息的真伪,依然按照一个假消息来行事判断。
这时,门口的陈到通报道:“主公,雁门郡来人了。”
李恪回答:“让他进来。”
那人一见到李恪,直接跪倒了地上哭诉道:“主公,胡才将军守阴馆,结果阴馆被鲜卑人偷袭,胡才将军死战不退,结果阵亡了!”
李恪脸色阴沉道:“事情的原委细细道来。”
等到那人讲完后,李恪挥手让他下去了,然后随手抄起一个茶杯掷于地下。
“偏逢屋漏还下雨!到底是谁将并州的消息泄露出去的!还本候的胡才!何等忠勇!”
李恪大怒,道:“文若,征军三十万,本候要踏平贺兰山,封狼居胥!”
“派遣一个能言善道的人去一趟洛阳,将咱们这里发生的全都传出去,洛阳有鲜卑的间谍,并州也有里通外国的汉奸!”
比起外敌,李恪更加痛恨内奸,这种被人背叛的滋味真的难受。
李恪是如此判断的。
如果不是有人泄密了,鲜卑人不可能直接顺着守备空虚的雁门直取晋阳,更不敢仅凭着两万多人来夜袭晋阳。
能够知道李恪此时兵力空虚的肯定是自己人,能够放出慕容震这个熟悉并州的敌人的肯定是洛阳的内奸。
但是事实上,这一切其实都是李恪的妄加推断,慕容震从并州回到草原没有受到什么阻拦,路上也看到了数万大军前往西边,由此更加确信并州无兵。
这一系列的假消息,失误的判断,成为了李恪的第一次大跟头。
好在没有什么严重后果,顶多是搞得并州人心惶惶罢了。
荀彧脸色犹豫道:“三十万?要不还是先上报给陛下再说吧。”
李恪摆了摆手道:“不用,直接征兵,又不全上战场,就输送后方补给充当预备兵,补足各部的兵力即可。而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封狼居胥这件事,还是要看咱们自己的,朝廷里面靠不住,趁着并州的经济尚且发达,人员充足,所以这事尽快完成。”
荀彧拱了拱手道:“诺!”
李恪看向裴潜道:“行文,让这些地方上的大商贾捐钱捐粮,这件事纯粹自愿。”
“如果有愿意捐钱粮的,就说本候等到封狼居胥的时候,也会一并刻上他们的名字,传扬后世。”
裴潜拱手领命,但是心里有些狐疑,这样可能根本不会有几个人愿意捐钱粮的吧?
李恪对郭嘉道:“奉孝,你愿不愿意去朔方担任军师?”
郭嘉拱手道:“愿为朔候驱使。”
荀攸道:“主公,那匈州的数万大军和并州狼骑用不用调回来?”
李恪想了想道:“那里应该还有两万新兵和两万并州狼骑,就先让他们镇守匈州,抵御羌胡吧,最近那些乱七八糟的羌族又开始反复了。”
“对了,公明快要回来了吧?”
墨隐道:“对,现身在洛阳受赏。”
李恪点了点头道:“等公明回来,就安排他协助并州防务。”
等到全都安排下去后,荀彧悄悄的对荀攸道:“公达有没有感觉出什么异样?”
荀攸点点头道:“看来叔叔也感觉到了,鲜卑经过数次大战,怎么可能凑出七万大军的?”
“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攸曾经研究过鲜卑这个民族,算上近几年来投靠的,以及吸纳原来北匈奴的,顶多八百万人口。就算全民皆兵,也不可能再次抽调出如此多的青壮。”
荀彧点头道:“确实如此啊,主公数次与鲜卑交战,歼敌起码有四十万了,按理说,鲜卑根本不可能继续对我大汉征战了才对。”
两人相顾无言,这事谁解释的清?
实际上,鲜卑很多的将士其实都是很厌战的,很多部落已经开始张罗投降大汉了,反正以前也是大汉的臣属,再降一次也不丢人。
偏偏慕容震是个极有手腕和魅力的人,他能让一些檀石槐时期的遗老相信他就是檀石槐在世,就连现在权力比他大的司空烈都听从他。
慕容震还领一些支持投降大汉的去守与乌桓的边界,消耗他们对自己的影响。
墙倒众人推,鲜卑有难,乌桓根本不想着唇亡齿寒,而是想着取代鲜卑的地位,他们认为大汉还是不会去管草原。
虽然他们的想法和李恪要干的有出入,但是还是为李恪提供了些许便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