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李恪来到了城墙上,感受着风向,对着旁边的皇甫嵩说:“义真将军,就是今晚了。”
皇甫嵩眼冒精光,他对着李恪说:“那不如今晚我在城墙上面扎好火把,将军领着骑兵精锐率先出城,与之遥相呼应,然后我亲领一军从侧门出击,夹击黄巾,然后一举歼灭他们!”
李恪深不可测的笑了笑说:“已经不能说是夹击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是四面包围了。”
皇甫嵩惊喜的看着李恪,心中暗道:“难不成这位镇北将军还有后手?”
李恪哈哈一笑,然后将身子侧向皇甫嵩说:“虽然有了十足的把握,但是朱公伟对我来说似乎仍是一个变数。”
皇甫嵩点头,他也怕这个时候朱儁临阵倒戈或者是透露一点相关的消息给黄巾贼。
“放心,我会一直和公伟将军在一起的。”
见皇甫嵩拍胸脯保证,李恪稍稍放心,其实他心里还有别的安排,是不能告诉皇甫嵩的。
当天晚上,星月无光,西南风大起,李恪身穿明光铠手执虎威亮银戟,身后跟着两千朔风精兵和三千并州狼骑。至于吕布,就领着手下在后面跟着。
李恪拉过来曹性吩咐道:“你就跟在我身边,不要走太远。”
曹性会意,李恪又拉过来墨隐悄悄地说:“替我盯着墨隐,然后听我号令。”
随后,李恪对着皇甫嵩打了个手势,开了城门冲了出去。
李恪和林七并排冲锋在前,这五千多人每个人身上都带着火把,杀进黄巾大营后就将火把丢了出去,四处纵火。
骑兵的高机动性此时展露无遗,黄巾士卒们于睡梦中惊醒,然后就看到了周围火光冲天,他们怪叫着四处逃窜,整个大营一片混乱。
城墙上的皇甫嵩见势擂鼓助阵,然后领着军队就要冲出去。
刚刚一到城门口,皇甫嵩想起了什么,对着郭典说:“你与公伟将军一同,一定要寸步不离。”
郭典允诺,然后去找了朱儁去了。
战机就在一瞬间,李恪已经将黄巾大营打乱,这时如果不拓大战果,等波才反应过来就晚了,也怪皇甫嵩,差点忘了朱儁这档子事,才会让郭典去看着。
另一边的张辽和曹操也把握住了战机,当日张辽告知了曹操李恪的意图后,曹操就选择相信李恪,等在了那里,直到黄巾大营火起。
李恪领着军队在黄巾大营里面肆无忌惮的穿梭,周围还有汉军配合,形势一片大好。
波才此时也反应了过来,连忙召集数千亲信和手下将领离开大营。
现在黄巾军的败势已经形成,波才这个时候对自己的判断倒是极为准确,那就是—他绝不可能挽大厦于将倾!
所以他明智的选择尽可能多的领军逃离,而不是想着如何挽救这个糜烂的局势。
波才打算先逃到阳翟一代,那里还有很多的黄巾生力军,再一次威逼洛阳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他刚刚离开火光冲天的大营时,遇到了早就埋伏好了的张辽。
张辽领着步兵冲杀出去,嘴里高声道:“雁门张文远再次,黄巾贼受死!”
波才大惊,心道:“这张辽怎么直挺挺的杀向我,他是怎么认出我的?”
波才慌忙左顾右盼才知道原委,逃跑呢,这尼玛的大旗你还留着干嘛?
责令士卒丢掉帅旗后,虽然有效的让张辽迷失了目标,却也让身后尾随的几万黄巾将士迷失了目标。
一时之间,汉军一边倒的屠杀四处乱窜的黄巾军,但是捕捉不到波才的影子。
李恪有心寻找,却有些吃力,这时曹操的两千骑兵与李恪合兵一处,两人合计一番后知道了,这波才是想逃向阳翟!
李恪领着两千朔风精兵就追了出去,曹操也与皇甫嵩收缴降兵和溃军。
李恪打马跑了很久,发现身后有一支鸡贼的军队一直跟着,原来是吕布。
李恪不禁笑了,傻孩子,你真以为波才的人头能是你的吗?
朱儁从另一边也出了城门准备截击黄巾,不得不说,朱儁的判断极为正确,他直接预料到了黄巾贼会去阳翟,所以他没有留恋战场,而是去了阳翟准备干掉波才。
他这个人一向是睚眦必报,波才曾经连续那么多天羞辱过他,他必须要让波才付出代价。
墨隐等了许久,朱儁才出现在了视野里面,然后就紧随其后,他记得李恪暗中对他交代过什么。
李恪跑了许久才见到波才的影子,波才也注意到了李恪和吕布。
他扭头命令自己的士兵列阵,准备和李恪他们硬碰硬,他跑了一路,身边聚集了不少的黄巾将士,人数将近一万,丝毫不虚李恪。
李恪停下了军队,而吕布这个愣头青却冲了上去,在他的脑子里,逃跑的人就一定没有战意了,丝毫不知道穷寇莫追这个道理。
“这愣头青是真虎啊!”李恪冷笑着嘲讽,没有丝毫帮忙的意思,就在原地看戏。
果不其然,波才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而且人数占优,根本不是吕布能打的。
吕布领着数十个骑兵杀了进去,但是他的大部队却没有杀进来,很快他们就被包围了。
吕布将情况不妙,尽快杀出了包围,然后领着士兵撤退回去。
刚拨马回去,见李恪还在原地站着,有些不爽道:“你怎么没上?”
李恪没有看他,说:“穷寇莫追,而且,本将军做什么没必要跟你请示。”
吕布心里不爽,领着军队撤了回去。
波才见吕布走了,而李恪还在原地,于是率军冲了上来,李恪却不与他打,慢慢悠悠的往后撤。
波才也知道不能追,于是吓唬了一阵就要离开,但是李恪的军队就在后面跟着,搞得波才极为恼火。
“这他娘的李恪,怎么回事!打也不打,撤也不撤,就在后面跟着。”波才火气上来了。
梁仲宁劝道:“李恪人少,不是咱们的对手但是却有不想轻易的放弃将军,所以就紧紧跟在后面,只要将军让他觉得无机可乘,李恪自然就退走了。”
波才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步步为营的向后撤离,阵型始终没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