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蔡琰出逃记一
“火儿,咱们终于逃出雒阳城了,这次幸亏是你记得路,不然姐姐还真出不来。”
雒阳城门外,一个身穿劲装的少年满脸欢喜的抚摸着一匹浑身火红的骏马,低声私语道。
马儿时不时打个响鼻,少年高兴的道:“你这是想讨功吗?嘻嘻!待到了西凉,见到你阿爸,本小姐再好好款待你好不好,如今咱们得快点上路,不然大人派死阿牛来追的话,咱们就走不了。”
少年说完利落的上马,马鞭扬手在空中炸出个鞭花,两条修长笔直的大腿轻轻一夹马腹,火儿打个响鼻,四蹄发力,如箭矢一般朝西飞奔出去。
少年刚走,身后就出现一队骑士,为首的正是阿牛,那少年便是男装蔡琰。
阿牛看着蔡琰离去的身影,急催马赶上。
董卓掌权,天下诸侯并起,兵荒马乱的,如跟不上蔡琰,以蔡琰的姿色必定是个祸害。
雒阳本人口稠密,自黄巾与朝廷拉锯战展开,人去七八,许多村聚都荒芜起来。
这两年河南尹由何苗、袁绍、袁术、樊陵屡换,政策不一,人气反而没冀州恢复的快。
蔡琰一路直奔到谷城才看到稀疏的人烟,随即牵马入城,蔡琰忍着被城门卒恨不得剥了衣服吞入腹中的恶心眼神,不耐的交了入城费,才牵着火儿入城。
城内不似十年前蔡琰虽蔡邕被发配时的繁华,所见之人都面带菜色、目光呆滞意外,还都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跟十年前天子脚下之民截然不同。
“可恨的十常侍,该杀的太平贼,该剐的董仲颖。”
蔡琰狠狠道。
不意却被身边的乞丐听到,而后悄悄跟在蔡琰身后,见蔡琰进了城内的有间客栈才迅速去报官,结果转身碰到一身材雄壮的人身上,那人本欲破口大骂,待看到碰到那人的身板忙不迭的道歉。
“找死。”
那人大骂,一只手掐着乞丐的脖颈,乞丐差点被掐晕过去,乞丐忙道:“义士莫杀某,某有一桩富贵送给义士。”
“哦,说来听听。”
那人颇有兴趣的问道。
乞丐便将蔡琰的话说话,那人眼神闪过一丝杀意,道:“很好,来人带他去领赏,某亲自去会会这反贼。”
“多谢义士,多谢义士。”
乞丐本以为小命不保,没想到还有赏赐,以为自己遇到贵人,欢天喜地的跟那人的手下去领赏,二人转进一道小巷,乞丐觉得不妥,正想跑,身后又闪出一人,一刀捅在他身上。
“要怪就怪你招子不亮,连明公的女人都敢告。”
二人将死透的乞丐放倒一边,然后去追那人,回禀道:“阿牛哥,人已解决。”
阿牛点头,径直走进有间客栈。
蔡琰正喝着酒,听着客栈内客商间的小道消息,心里听着他们故意提高的声音不由窃喜:本姑凉就算是男装也能吸引不少人,看你这回还往哪跑?
“听说没有,前西园校尉曹操又升官,被太师升为奋武将军。”
“切!那曹阿瞒有何本事,还不是靠朔方王侯的提携,不然他一个阉宦子弟,如何能窃据高位。”
“然也!”
刚开始那人接口道:“某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就在今早曹阿瞒做了件大事,欲刺杀董卓。”
“什么?可是真的?”
“某表弟刚从雒阳至,如今雒阳已是城门紧闭,西凉军大索城内,想必这谷城用不了多久也得被封。”
“呀!这么说,咱们得尽早出城。”
“可不是。”
……
几个客商边吃边说,又说了几个不痛不痒的消息,蔡琰听的乏味,加快吃饭速度,如果曹操刺董的消息是真的,他还真的快点出城,快点出函谷关。
蔡琰吃的时候,不知阿牛在旁边啃着胡饼跟一人闲谈:“朔方还没消息吗?”
“还没有。”
那人随意的答道:“就不能把这位押回雒阳吗?如今天下诸侯都在招兵买马,盗匪横行,此去长安,途多凶桀。”
阿牛摇头道:“曹操刺董必有阴谋,蔡公为董卓心腹,万一董卓身死,蔡公必不能存活,小姐就在雒阳太危险,反而不如去雒阳。”
“可一出函谷关,盗匪横行。尤其是郑县郑甘拥众数千悍贼,据华山,屡破官军,如小姐的身份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那人又劝。
阿牛微笑道:“河东太守贾公乃明公故吏,某意经河东入北地,再去汉阳。”
那人道:“目前来说也只好如此,某麾下有精骑十余人皆归你。”
蔡琰吃完饭就离开谷城,阿牛队伍又庞大了点。
蔡琰越靠近函谷关看到的人越多,大多是妇孺老弱青壮很少,大家都一样骨瘦如柴,面带菜色,双目无神的往西走。
偶有几人看向火儿的眼神不善,悄悄跟上蔡琰,待到没人的人少的地方才一拥而上,将蔡琰围住。
结果越靠近函谷关人越多,只能等夜了再动手。
按火儿的脚程,今天过函谷关一点事都没有,可惜人太多了,反而使得火儿跑不起来。
蔡琰只能牵着马前行,阿牛等人也落在后面。
天黑了,蔡琰只能跟妇孺团围在一起,火儿在火光下显得特别扎眼,跟蔡琰围在一起的孩子们都有些怕火儿。
蔡琰从包裹里拿出胡饼分发给孩子们,原本蔡琰是准备几天的吃食,准备在碰到阿牛是借仗火儿脚力甩开阿牛,没想到计划没有变化快,反正她带足钱,实在不行还能入城到江东商会跟朔方商会里去借。
“小妹妹,别害怕,火儿可温顺了,不踢人。”
蔡琰递给身边的小女孩一个胡饼,道。
“多谢善人。”
小女孩目光怯怯的看着蔡琰,随即又看了看自己的母亲及弟弟,见母亲点头才施礼接过胡饼,然后把胡饼分成三分,把最大的那个留给她弟弟。
蔡琰看的热泪盈眶,问道:“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
“奴叫小夭。”
“小夭?”
蔡琰不解。
小女孩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人希望小夭像桃花一样长得茂盛。”
蔡琰点头,乱世,生存不易。
“夫人,为何西去?”
小女孩有礼知书,必定出自宦官之家,不知为何也跟着百姓西逃。
“奴及奴夫乃白身,怎敢称夫人?”
小女孩的母亲施礼道:“不瞒小姐,文若先生言:天下将乱,颍川为死战之地,不若西向避难。”
“守宫令荀文若,他不是被朝廷升为蜀郡太守吗?”
蔡琰诧异的问。
妇人摇头:“文若先生并未上任,而是准备向西投靠王公。”
“哦!”
蔡琰大喜,荀攸可是被何颙称之为王佐之才,王公有他相助,必能平定乱世。
蔡琰对母女更加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