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有推理之雒阳僭

第一章 祸起中平:第二节 司命·各有企图

三国有推理之雒阳僭 布小佛 8140 2024-07-06 15:46

  “司命”一词来源于屈原所著的《九歌》,指代一位来自于楚文化中的地位极高,掌管人生死、福禄的神灵。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所创作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就有“疾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这样的描述。

  关于这位神灵,《独断》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天子为羣姓立七祀之别名:曰司命,曰中霤,曰国行,曰国门,曰泰厉,曰户,曰灶。诸侯为国立五祀之别名。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大夫以下自立三祀之别名。曰族厉,曰门,曰行。”

  蔡邕这段记述,就清楚的说明,天子可以为普天之下的百姓祭祀司命之神,诸侯王可以为自己的封国祭祀司命之神,而大夫以下的人,就不可以进行与司命之神有关的祭祀。

  这些史料都向我们证明,在中国古代社会,祭祀是一件国家大事,更是皇帝登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左传·成公十三年》中就这样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里的“祀”就是指祭祀,而“戎”就是指战争。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对于祭祀的方式和适用对象,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冒然违反祭祀规定,祭祀超越自身规定范围内的神灵,是非常严重的罪名。例如汉灵帝时期的陈王刘宠,就曾经因为祭祀了只有皇帝才可以祭祀的神灵,而差点被抄家灭族,后来是汉灵帝对他进行了特赦,才免于刑罚。按照汉朝以礼而法的治国方针,有礼则有法,有法则有权,祭祀某种神灵,其现实意义就是祭祀者通过祭祀这项活动取得了该神灵所对应的权力。天子可以为普天之下的百姓祭祀司命之神,也就意味着天子具有掌管普天之下百姓生死、福禄的大权。

  在汉灵帝生前,以他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汉王朝中央权力中枢,正是这个司命之神在现实中的具体形式。汉灵帝以天子之名祭祀司命,也以司命之名而行使对应的权力。

  但是随着汉灵帝的死,这个代理行使权力的架构也随之瓦解,势必要求出现一个新的权力核心,并组织起一个新的权力中枢。而这个新的权力中枢,也必然要通过新一轮的“祭祀”取得对应的权力。

  然而有“祭祀”就必然会有“牺牲”。“牺牲”是古代人们对于祭祀用品的统称,这些祭祀用品可以是衣服、器皿等生活用具,也可以是猪、牛、羊、鸡等家畜、家禽,当然也可以是活人。

  对于大汉王朝权力中心的这些人来说,这新一轮的“祭祀”在现实中就表现为一场权力争夺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胜利者将成为“祭祀者”中的一员,代表“司命”行使其在人间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失败者的下场就是成为“牺牲”,沦为这场斗争的祭品。

  于是,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而残酷的局面,这些生活在历史拐点的权贵们一刻也没有懈怠,纷纷加入到这场权力大战中来。很快,第一个想要成为“祭祀者”的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蹇硕。

  蹇硕是汉灵帝生前最为宠信的一个宦官,担任小黄门的职位,虽说只是一个中层级别的宦官,却协助皇帝中枢内外,所以权力不小。而且蹇硕虽然身为宦官,却生的高大、伟岸,十分有威仪,同时他也很有武略,常常负责操练禁军,所以汉灵帝又任命他掌管禁军,出任西园八校尉中的上军校尉,节制其他诸校尉,统领禁军。

  汉灵帝任用宦官执掌军队,正是为了节制权臣(例如大将军何进)染指军权。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八月,汉灵帝将雒阳周边的部分军队重新整编,同时也招募了一些新的壮丁建立了一个军事组织,由八个校尉统领,史称“西园八校尉”。这八个校尉分别是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下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典军校尉-议郎·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驻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在当时的京都雒阳,西园八校尉所统领的中央禁军是最为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而蹇硕又是西园八校尉之首,节制其他校尉。也就是说,当时中央朝廷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是基本掌握在蹇硕手里的,这可是蹇硕手里的一张王牌。

  然而蹇硕的王牌却不止于此,事实上,蹇硕手里还有一张更加关键的王牌,就是汉灵帝心目中所认可的储君,刘协。

  这个刘协,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虽然贵为皇子,然而他的人生却充满了坎坷。之前提到了刘辩的生母何皇后,组织了一帮外戚支持刘辩做皇帝,但是似乎没有提到刘协的母亲如何支持刘协,难道这个刘协没有母亲,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么?当然不是,刘协自然是有母亲的,而且她的母亲还曾经备受汉灵帝的宠幸,史称王美人。然而,八年前的一场宫廷斗争,让王美人死于非命。汉灵帝为了保护刘协,让他可以安全长大,就将刘协托付给了自己的母亲董太后抚养,因此刘协也被称为“董侯”,一直到中平六年,汉灵帝将刘协托付给了蹇硕,实际上就是把废嫡立庶的重任交给了他。

  在外戚和士族中,由于何皇后家族和袁氏家族的影响,都是反对刘协继承皇位的舆论占据主流。因此,汉灵帝要想传位给刘协,就只能在宦官势力中选择一个拥立新君的人选,而且这个人选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其一,这个人不能和刘辩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其二,这个人要值得自己信任;其三,这个人还要有所追求。而蹇硕恰恰就满足了这三个条件,首先,他和刘辩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政治上比较干净;其次,他跟着汉灵帝许多年,一直对汉灵帝忠心不二,所以值得信任;再次,他目前的职位还是小黄门,而宦官中级别最高的是中常侍,即使在中常侍中,还有宦官因为担任大长秋或者太后卿的职位而更加高人一等,所以他还有所追求,也还有封赏的空间。这样一来,符合所有条件的蹇硕就被汉灵帝推向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现在我们以蹇硕的视角来分析一下当前的局势。先帝已经驾崩,由于事发突然,没有来得及向朝廷文武百官明确指定皇位继承人,因此到底由谁来接任下一任大汉天子,还是一个未知数。而自己手中则掌握着先帝所中意的皇子刘协,身负迎奉重任,又控制着雒阳城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再加上自己中枢内朝,在信息发布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综合种种情况来看,似乎自己就是冥冥之中那个要出来力挽狂澜,掌控大局的人。于是,蹇硕没有片刻迟疑,立刻就谋划起来,而他所有的谋划,都是为了实现刘协继承皇位这一核心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蹇硕的备选方案有如下三种:

  方案一:直接向满朝文武宣布:先帝已经驾崩,根据先帝遗诏(如果有遗诏就直接用,如果没有就伪造一个),由皇子刘协继承皇位,然后开始办理刘协登基的各种手续。

  方案二:先向满朝文武大臣宣布先帝驾崩的信息,但是说明先帝没有指定明确的皇位继承人。然后举行朝议,由满朝文武大臣通过商议,共同推举刘协为新君。

  方案三:暂时不通报汉灵帝的死讯。先通过各种政治手段,将朝廷中不支持刘协的势力进行分化、瓦解,待整体局势对刘协有利后,再宣布先皇驾崩,刘协继承皇位。

  这就是蹇硕拥立刘协登基的三种方案,那么这三种方案中到底哪种方案最为合适呢?这就要具体分析一下蹇硕所面临的形势。

  首先是武装力量。蹇硕是汉灵帝指定的中央禁军首脑,在名义上对中央禁军拥有最高的指挥权。然而部队都是由具体的人组成,而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厉害关系,所以,不是说谁挂个首领的头衔这些部队就一定听谁的。前面说了,现在这一批禁军是中平五年八月正式建立的,到中平六年的四月汉灵帝驾崩,仅仅过去了八个月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蹇硕同学担任这一批禁军的最高领导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蹇硕是什么时候开始参与中央禁军管理的。然而从其他人的传记里,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到一个信息,就是蹇硕曾经大肆从地方招募士兵来扩充中央禁军,例如丁原曾经派手下张杨去加入蹇硕控制的禁军,这就说明禁军中有大量的中层军官是蹇硕招募的,这些都可以算是他的亲信。综合以上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推测,蹇硕在禁军中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这种影响力又不是绝对的,因为毕竟蹇硕担任中央禁军的首脑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所以蹇硕在武装力量的掌控上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主动。

  其次是政治优势。实际上,之所以现在呈现出一个对蹇硕比较有利的局面,和汉灵帝生前的布局是分不开的。汉灵帝本来就打算立刘协为储君,然而由于外戚和士族的反对,只能暂时搁置。可以想象,如果汉灵帝打算让刘辩接班,那么他会直接立刘辩为太子,因为立刘辩为太子,朝廷中并没有什么大的阻力。正是因为汉灵帝执意要立刘协,所以才将立储一事暂时搁置,而搁置的目的,就是要拖延,争取更多时间调整京都雒阳的政治格局,形成一个对刘协接班有利的权力架构。所以蹇硕才得以掌控禁军,而汉灵帝又将刘协托付于他,那意图也算是相当明显了。蹇硕的政治利益因此和刘协捆绑在了一起,那么立刘协为帝就是他的必然选择。而且,汉灵帝的这个安排在当时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东汉末年,宦官势力在朝廷的影响越来越大,汉灵帝之前的几任皇帝,都是在宦官的迎奉下继承皇位的。例如汉灵帝自己就是在宦官曹节等人的拥立下成为皇帝,而此前的汉桓帝也是在宦官曹腾等人的拥立下成为皇帝。所以,汉灵帝将刘协托付给蹇硕,就是想让这个宦官拥立新帝登基的剧本再重新上演一次,而蹇硕就被设定成了这部拥立大剧的男主角,这也就成为了蹇硕的政治优势。

  最后是舆论支持。在当时的朝廷舆论中,刘协继位显然不是主流声音。何氏外戚和袁氏家族已经达成政治联盟,并通过各种舆论引导,让刘辩的呼声远高于刘协。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何氏家族和袁氏家族的刻意运作,另外一方面就是刘辩身为皇嫡长子,其继位确实在礼法上存在巨大的合理性,而这种舆论形势,就为蹇硕拥立刘协继位制造了巨大的障碍。

  综合蹇硕在武装实力、政治优势、舆论支持这三方面所面临的形势,我们不难发现,前面的方案一和方案二都不适用于蹇硕。因为方案一的实施,本质上是一个单方面的决定,没有经过任何的讨论从而达成一个符合各方利益的政治协议,势必遭到刘辩势力的坚决反对,冲突将不可避免,除非蹇硕在武装力量上占据绝对主动,否则风险极大。而方案二就更加不适合蹇硕,因为如果进行朝议,以当前的舆论形势,那结果毫无疑问是刘辩继位,刘协方面是一点胜算都没有。只有方案三,能够将蹇硕方面的各种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按部就班的实现刘协登基的目标。

  因此,蹇硕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方案三,他首先封锁了汉灵帝的死讯,然后就开始逐步清除刘协登基的障碍。经过细致的分析,他把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锁定为干掉大将军何进。

  为什么大将军何进如此被蹇硕看重,第一个就要除掉他呢?因为在蹇硕看来,想要立刘协为帝,何进是威胁最大的一个人。

  何进字遂高,屠户出生,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人。起初,他因为自己的妹妹何氏受宠于汉灵帝,被拜为郎中。后来又因为何氏的地位提高也不断升迁,历任虎贲中郎将、颍川太守,迁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等职务。公元184年黄巾起义之时,被封为大将军,总镇京师,是朝廷百官之首,位极人臣。

  何进之所以可以如此迅速的升迁到大将军的位置,无非就是因为他的妹妹是皇帝的老婆。而他身为何皇后的兄长,也是何氏外戚集团的重要代表人,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何进毫无疑问是支持外甥刘辩的。所以在政治立场上,何进和蹇硕就是尖锐对立的状态。而在何家这几个外戚中,何皇后深居宫中,很少接触到外朝的政事,而车骑将军何苗地位又不如何进高,因此,除掉何进是打击外戚势力釜底抽薪的一招。在蹇硕看来,如果能够除掉何进,那何苗自然就好办了,而何皇后本来就在宫里,受到宦官的控制,所以局面瞬间就可以打开。

  蹇硕迫不及待要除掉何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何进方面和袁氏家族已经达成了政治协议,一旦新皇继位,在外朝就会形成一个由大将军何进和后将军袁隗共同辅政的政治格局,这种格局自然会对蹇硕非常不利。而且也正是这种外戚与士族的政治联盟,导致了朝廷舆论全面倾向于刘辩。所以除掉何进也是瓦解这种政治联盟的必然选择。

  确定好了要先对何进下手,就要考虑如何具体实施了。除掉何进,蹇硕又有三种方案可以选择:

  第一种:火拼何进。直接派人去何进家,杀死何进。这种做法简单、粗暴,也十分高效。然而却也有许多弊端,首先,如果以这种方式除掉何进,那么接下来的局面会不会失控?因为这么做等于直接向全世界宣告,现在秩序已经不存在了,大家想怎么玩都可以,看谁不爽就直接派人过去杀掉。如果自己可以没有任何理由,就随便派人杀死朝廷的大将军,那么想要为何进报仇的人也可以直接冲进自己家把自己杀死。如果杀死何进的结果,就是自己被杀死,那这么做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而且即使杀掉何进后,局面依然可控,天下也不会大乱,那么杀死何进这个事情能不能成功?前面我们就提到了,虽然说蹇硕是禁军的最高统帅,然而毕竟是由八校尉共同管理禁军,其中不乏和蹇硕利益相悖的士族成员,再加上雒阳城内其他支持何进的武装力量,一旦突破秩序的底线火拼起来,到底最后谁杀死谁还不好说。所以这种做法虽然简单高效,然而风险也很大。

  第二种:通过司法程序干掉何进。这种方式是帝国政治斗争中屡试不爽的一招,查一下政敌有没有贪污腐败,有没有意图谋反,然后搞出一些不知道是真是假的证据,以什么莫须有的罪名名正言顺的干掉对手。这种做法非常稳妥,而且完完全全是走程序,按规矩办事,即使有人不满意,局面也不会失控。

  然而这么做首先要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比如搜集或者伪造对方的犯罪证据,人证、物证什么的。其次就是需要相关的司法部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才可以按照司法程序把罪名做实。但是现在,先帝已经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时间紧迫,再加上何进和士族们已经联合起来,相关的司法部门也基本掌握在他们手里,所以蹇硕方面基本没有条件实施这样的操作。

  第三种:政治暗杀。这种方式在历史上也是经常被人使用到政治斗争当中,而且这种方式由于隐匿性高,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小而深受广大阴谋家的偏爱,特别是在除掉单个政敌的场景中,这种方法尤其有效。

  蹇硕同学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对时局进行了准确的分析,最终决定采取暗杀的方式干掉何进。蹇硕做这个决定主要基于三点考虑。其一,暗杀的方式成本较低,实施起来需要耗费的资源很小,基本不会损耗自己的政治实力;其二,暗杀的方式成功率较高,而其他方式除掉何进都风险太大;其三,暗杀的方式造成的政治影响最小,蹇硕虽然是要暗杀何进,然而一旦何进被杀,完全可以另外伪造一个死因,比如失足落水、被闪电击中、暴毙而亡等等,甚至可能还会对何进风光大葬来掩人耳目,到最后不了了之。

  确定好了除掉何进的方式,经过快速的部署,就在四月十一日,汉灵帝驾崩的当天夜晚,蹇硕就立刻派人去接何进,诈称有要事同他商议,准备在何进进宫的时候,干掉何进。

  但是何进会乖乖的跟着蹇硕的手下进入皇宫么,蹇硕凭什么就认定何进会上套呢?原因很简单,蹇硕封锁了皇帝的死讯,所以何进当时根本就不知道皇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蹇硕完全可以继续以汉灵帝的名义召大将军何进进宫,那何进自然不会抗旨了。因此,收到蹇硕的入宫邀请,何进并没有过多怀疑,就跟随前来接他的宦官,准备一起进宫。

  如果何进顺利进宫,然后顺利的被蹇硕干掉,那么蹇硕的计划可能就真的成功了,刘协成为了新任皇帝,以后的事情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然而历史经常会在一些非常关键的时刻,出现一个扭转乾坤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可能只出现了一次,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然而他们在这些关键时刻的所作所为,却深深的影响了整个历史的进程。

  在四月十一日这一天,这个关键的小人物也出现了。历史记录下了这个人的名字和职务,他叫潘隐,在蹇硕阵营中担任司马的职务。史书上说这个潘隐同何进是故交,而在蹇硕派去接何进的人中,就有这个潘隐。

  在何进一行人进宫的路上,潘隐为了救何进的性命,不断尝试着将危险信息传达给何进。他当然不能直接开口告诉何进,因为其他接何进的宦官就在旁边,这么做等于找死。所以潘隐只能通过使眼色的方式暗中给何进传递信号。一开始并不顺利,何进根本就不知道潘隐要干嘛,还是自顾自的一直往皇宫走。然而潘隐一路上是锲而不舍的给何进使眼色,终于在临进皇宫之前,何进意识到了危险所在,立马掉转马头,诈称有要事需要处理,便逃去了倾向于自己的部队军营之中,不再出来。

  蹇硕谋杀何进的计划就这样失败了。这个失败看起来似乎是因为一个偶然因素,在蹇硕派去接何进的人中恰好有一个潘隐是何进的故交。这个潘隐看到老朋友有难,立马出手相救,何进因此侥幸逃脱。然而,所有的偶然背后都有必然,这些所谓的小人物,恐怕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在涉及到重大政治利益和自己前途命运的事情上,可能没有哪个人会感情用事,所有的决定都是理性分析的结果。

  例如这个潘隐,他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何进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就值得我们好好的分析一下。

  我们先推导一下,救何进这件事,对这个潘隐有什么收益和风险。先说收益,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他救了何进的命,那么何大将军自然不会亏待他,一旦何进正式掌权,那他的未来必将是一片光明。再说风险,风险也同样是不屑置辩的,首先就是何进未必能够最终掌权,有可能即使今天自己救了何进,以后何进依然会被干掉,那自己岂不是白费辛苦?其次,一旦他救何进的事情暴露,那么他就会成为蹇硕集团的叛徒,必死无疑。再次,何进集团和蹇硕集团的矛盾是非常激烈的,就算潘隐救了何进,那他以后也未必能够顺利的融入何进集团,而且还要担一个背叛的名声。所以,在救何进这个事情上,可谓是风险与收益并存,且风险更大。

  我们再推导一下不救何进,潘隐的风险和收益又是怎样的?如果潘隐不向何进通风报信,那么以当时的情况,何进毫无疑问会走进皇宫,然后被蹇硕杀掉。那么潘隐身为蹇硕集团的成员,又顺利的完成了干掉大将军的任务,同样会前途一片光明,可谓收益满满。那么风险呢?在不救何进这个选择上,我们似乎看不到潘隐有什么明显的风险,因为并没有人命令他去救何进,他只是几个去接何进入宫的成员中的一个,即使他不向何进通风报信,即使何进后来没有被蹇硕杀掉,那么何进也不会单单来找他报仇,因为他只是和其他人做了同样的事情而已,何况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不是潘隐的再三阻拦,何进是必死无疑。

  最后再分析一下何进与蹇硕的实力对比。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蹇硕的实力是要强于何进的。何进虽然是大将军,号称掌握天下兵马,然而在这种关键时刻,不管是大将军还是大大将军,都是一毛钱用处也没有。因为天下的兵马在天下各个地方,但是蹇硕控制的禁军,就驻扎在雒阳城,分分钟就可以踏平你何进家,等到天下兵马得到消息的时候,就是新皇帝刘协已经登基,大将军何进因病去世之类的消息。而且,按照汉灵帝制定的规定,大将军何进本身就是受蹇硕节制的。

  这样看来,不救何进似乎对潘隐好处更多,风险也更小,还无需担什么叛主之名。而且蹇硕既然派这个潘隐前去通知何进,就说明他是比较信任这个潘隐的,然而潘隐却显然没有太重视领导对自己的信任。

  面对如此多的主观、客观条件,似乎并没有什么合适的理由让潘隐临时反水,投靠何进。而事实就是他偏偏做了这样一个选择。

  对于这样一个不符合逻辑的选择,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定义为一次感情用事,或者是认为这个潘隐智商一般,没法分析的这么透彻,因此才做了这么一个不够高明的选择,然而这样的分析都明显过于简单了。

  如果现在假定这个潘隐没有感情用事,更没有智商不在线,而是在认真的分析了自己的处境后,做出了这样一个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又会是怎样的?如果没有在这样的前置条件下推理过这个问题,那么我们恐怕永远也不会了解历史的真相。而要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就要再一次回到历史的尘埃中去探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