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西汉长歌

第042集:明出子午

西汉长歌 槿贤 2746 2024-07-06 15:46

  书接前文。

  “汉中对”分为三大部分,前文书我们已经讲完了两大部分,接下来我们就来仔细说说这第三部分——还定三秦的战略计划。这其实是刘邦最关心的部分,也是眼下最棘手的问题。汉中之地虽然富有,巴蜀之地亦是沃野千里,可因为交通的问题,导致汉中连同巴蜀一带之地号称“锁龙之地”,长此以往,刘邦要争衡天下的野心和欲望都会被消磨殆尽。有一句话叫“没有欲望,何来胜利”,长居此地,中国古代朝代表上可能就会少了一大段,留下一大段空白了。关中之地,那是刘邦心心念念要拿到手的,不只是关中,天下,那都是刘邦想要得到的。

  “汉中对”中对于反攻关中的计策记述的并不详细,从史书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仅能得知,这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仗是“从故道还”。故道也称陈仓道,经过文学加工,这就成了三十六计中的第八计“暗度陈仓”。这场战役打得太漂亮了,可是史书记载的非常少,因而当历史沉默时,文学的绚烂就补充了历史的空白。

  从元代往后,这场大仗被戏曲家唱成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成了汉语成语中的常用成语。据说现在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事发地点,还有许多遗留的古迹,似乎物证俱在,让人无法反驳。不过据史学家考证,这些古迹大多为明清遗迹,也有附会这部元代戏曲之嫌,无法证明历史上这场从汉中打出来的唯一一场成功战例的确切打法。

  要想弄明白这场大仗,除了拿出历史课本外,我们也要拿出地理课本,好好探究一下这场战役是怎么打赢的,它的奥妙又在哪里。

  我们反复强调,汉中巴蜀地区交通不便,若要到达关中,必须穿过险峻无比的秦岭山脉。穿过秦岭,大小道路总共有五条。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又名故道)和祁山道。每一条路都各有特点。

  子午道入子午谷,是最早开通的官道,也是汉中出秦岭后离咸阳最近的道路。

  傥骆道在此时不见于史书记载,想来还未开通为官道,且先不提。

  褒斜道,我们前文书提到过,韩信离开汉中返回老家淮阴,就想北上走这条褒斜道,当然没有走成。褒斜道的大规模开通见于汉武帝时期,此时也只是一条乡间小路,且先不提。

  陈仓道,及故道,它由陈仓出发,进入故道县,过大散关,沿嘉陵江上游河谷向西南穿越。祁山道与陈仓道的起点一样,路程更加刺激,要翻山越岭方可到达汉中。

  五条路中,有三条路可作为出兵路线,我们又常说韩信反攻关中的战役是典型的“声东击西”,既然所谓的“明修栈道”不存在,是文学创作,那么韩信明里出的是哪条路,暗里度的是哪条道呢?

  仅仅翻看这几页的历史课本,我们读不到什么。我们把历史课本往后翻,翻到三国时。前文书提到的子午谷,大家应该会觉得熟悉,没错,诸葛亮北伐之时,魏延曾建议诸葛亮出子午谷进击长安。魏延的建议是希望诸葛亮能够效仿当年韩信反攻关中时的战略,自己率兵出子午谷直击长安,牵制住魏军。然后诸葛亮率军走褒斜道,在长安会和,三秦之地可夺。而诸葛亮拒绝了魏延的建议,除了因为诸葛亮本身用兵坚持稳中求胜,这样冒险的战略不敢贸然使用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无论是子午道还是褒斜道,道上总要经过栈道,我们说过走栈道的危险。试想一下,一个人走在上面都很危险,那还要带着辎重呢?大型攻城器械过不来,这会阻碍战事。故而,诸葛亮选择与魏军刚正面,堂堂正正地打仗,无奈天不遂人愿,诸葛丞相出师未捷,一腔壮志尽在五丈原陨落的将星划过的弧线中,令无数英雄读到此不觉泪湿衣襟。

  把后文书和前文书结合起来,我们就得到了韩信反攻关中的战略部署图——派灌婴、樊哙出子午道直取关中东部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栎阳,自己则率主力军经陈仓道,翻山越岭攻占陈仓,扼住汉中到达关中的咽喉部位,从正面迎击雍王章邯。章邯自知敌不过来势汹汹的汉军,司马欣和董翳这两个不会打仗的王早已投降了汉王刘邦。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章邯死守雍丘,最终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明白了韩信的战略部署,我们前文书其实留下了一个小包袱,打开来看看,那就是往后推四百多年,诸葛亮北伐之时不敢用魏延之计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辎重的运输出了问题,跟不上军队。因为要过栈道,栈道凶险,大的物资过不来,小的物资虽然能过来,但也难免会意外频出。那么回到我们的故事,韩信就不担心自己的辎重运输问题吗?韩信当然不担心,因为我们来追根溯源一下,为什么三国时期从汉中到关中运输辎重只能走危险的栈道。

  史书载,公元前186年,发生了一场地震,史书称为“武都地震”。由于地震引起的山崩地裂,使原本畅行无阻的汉水被分成了两段,汉水和西汉水。后来又因为地形的变化,西汉水沿着河道流入了四川,成为了嘉陵江上游的水源。失去了西汉水的汉水,流量大不如前,航运价值也下降了,就给往后的历史故事发展限定了空间,也就导致了诸葛亮北伐时不得不通过栈道运输辎重的无可奈何。但韩信反攻关中时在公元前186年之前,大地震还没有发生,汉水一路上畅行无阻,通过水运运送辎重,那是再合适不过的,成本低,效率高。

  明白了历史上真正的还定三秦之战,这就足够了。但我们的故事是一个文学故事,希望能够在历史沉默时给予它一个美好的补充。文学的绚烂填补历史的空白并非空穴来风,其中也有一些可以相信。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我们的精彩故事时间。

  刘邦与韩信的谈话结束后,韩信就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大将军怎么在军中立威。大将军如果不能在军中立威,到了战场上没有人听自己指挥,纵然有天纵之才,恐怕也难以取胜。韩信的立威打算从樊哙开刀,此人是汉王的连襟,又是汉王的亲信。登台拜将之日他第一个挑头大闹辕门,被自己唬住了一阵,心里肯定还是不服。如果这次能把他镇住,试问三军上下还有谁敢不听自己的调令?于是韩信打算来点更严重的,好让这些一直看自己不习惯汉王手下大将看看,长个记性,满足自己唯一的要求——听自己的安排。

  韩信前一晚就昭告全军,第二天一早准时升帐议事,卯时(及早上六点到八点)准时到达,开始点卯。

  大将军上任第一次点卯,没人敢迟到,尽管心里都在骂韩信这么早起来点卯,平时汉军军纪涣散,差不多都睡到日上三竿,才慢悠悠地起来训练。这个让汉军由弱变强的磨砺过程,难免会有不适应。

  见众将到齐,韩信省去了点卯,坐在帅位上,很是威风凛凛,问道:“我们欲要还定三秦,反攻关中,这第一步是什么?”樊哙当然还是看韩信不顺眼,说话也是张口就来:“那还用说,不修好栈道怎么打关中啊?当然得先修栈道了!”韩信没有理会樊哙言辞的无礼,笑着说:“樊将军所言极是,不知这修栈道的重任,谁可担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