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文。
陈平的这个计策,说实话并不好。人们对陈平有一个评价,就是他灵活有余,远见不足。陈平的这个主意给刘邦带来了大麻烦,他如此诱捕韩信,在其他诸侯王眼里,韩信什么错都没有,刘邦以一个随随便便的理由来就把韩信抓住了,这会让诸侯们害怕和刘邦见面,激化了建国后皇帝与功臣之间的矛盾,间接性的就把他们逼反了。
陈平的计策虽然很高明,但此时的陈平最应该做的就是劝说刘邦,调和皇帝与功臣之间的矛盾,说不准这个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看出,陈平也是迎合了刘邦,顺应了刘邦的心意。刘邦当然不能留着韩信,所以韩信被擒那是必然的事。所以刘邦同意了陈平的建议,马上下令准备到云梦游玩。
韩信听说刘邦要来游云梦,而且已经到了陈县,心里很害怕,他已经有了三次被刘邦夺兵权的经历,这次去恐怕凶多吉少。可是自己如果不去,那又不是个事。韩信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想起兵造反。刘邦留给韩信的一万人马作为楚国国防用,这还不到一年,韩信就让这支军队的数量翻了不止一翻,具备了造反的能力。我们提前说一句,古代的造反也好,谋反也罢,这是个最模棱两可的罪名,它不是说做出行动才能判罪,只要有了能力和想法,罪名成立。
紧接着韩信的第二个反应就是“自度无罪”,韩信认为自己没有错,没什么好怕的。但是就这么去见刘邦,不行。这时候韩信的一个手下人说道:“陛下不过是想要钟离昧罢了,您只要把钟离昧的人头割下送到陛下那里,陛下自然不会为难您。只是这件事对您的名声有影响,您看?”
刘邦已经给韩信下达过追捕钟离昧的命令,韩信表面上接了,但私底下偷偷收留了钟离昧。钟离昧很感谢韩信,认为自己交了个难得的真知己。但是现在韩信感受到了危险,他听取了这个人的意见,这就派人把钟离昧抓了起来,要杀钟离昧。
钟离昧对韩信说:“信兄,你可知为什么刘邦不敢动你吗?因为他知道我们两个都很会打仗的人在一起,他怕他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会对他不利。如今你杀了我,那么刘邦对你的戒备就减小了,他就敢动你了。”
韩信却说:“多谢钟离兄提醒,但我相信陛下不是那样的人。”
钟离昧冷笑道:“你别不听,我的话会应验的。只是我没想到,你不是个正人君子,算我瞎了眼,交了你这么个朋友。不用你动手杀我,我自己来。”说完,钟离昧拔剑自刎。
韩信好好整理了一番,带着钟离昧的人头,装在一个精致的锦盒中,带着两个侍从去往陈县。
约定的时候到了,各路诸侯都来了,迟迟不见韩信来到。这个计策是陈平出的,刘邦问陈平:“曲逆侯,你说怎么楚王还不来?”
陈平答道:“陛下,不到最后时刻,楚王不会来的。”
刘邦没管这个,起身说道:“走,打猎去。”……
等到韩信来见刘邦时,刘邦已经带着文武百官和各路诸侯打猎回来了,正在陈县的临时行宫里高谈阔论。刘邦得意扬扬地说着自己的收获,群臣一番恭维,不用看也可以想象里面有多热闹。
韩信来到行宫宫门前,冲着里面喊道:“臣叩见陛下!”听声如见人,不用出去看也知道,楚王来了。行宫里热热闹闹的气氛一下子安静下来,鸦雀无声。刘邦本不想理会,继续哈哈笑着说着自己的收获,但是随着周围气氛安静得诡异,刘邦也闭上了嘴。和韩信站在一起,不光曹参、周勃、灌婴等抬不起头来,刘邦也觉得底气不足。韩信的影响力和气场太大了,大到让刘邦这个当主子的都对这个臣子忌惮三分。
刘邦皱眉看向宫门口,群臣们都列立两厢,刘邦的视线没有受到阻挡,一眼就看到了韩信不卑不亢地站在门口,低头等待刘邦的回话。
刘邦挥挥手,说道:“宣楚王晋见。”
旁边的小太监高声叫道:“宣楚王晋见!”
韩信和两个侍从缓步走进行宫,下拜施礼说道:“臣叩见陛下,陛下长乐未央。”
刘邦面无表情,说道:“免礼,平身。”
韩信起身,接过侍从手里的锦盒,向前一递说道:“臣略备薄礼,还请陛下笑纳。”
小太监把锦盒接过来放到刘邦面前,刘邦打开锦盒来一看,里面装的正是钟离昧的人头。群臣看着,觉得韩信处理得不错,但是刘邦马上断定一点——自己此次前来就是为了打猎游玩和会见诸侯,并不是来苛责韩信的,那韩信为什么直接把钟离昧杀了呢?显然是猜到了自己的真正用心。那么他既然知道自己必须要钟离昧死,那他为什么要先收留钟离昧然后又杀了他?韩信这么做那就是卖友求荣,这就说明钟离昧和韩信不是真正的朋友。既然不是真正的朋友,那为什么收留他?两个大将凑在一起,无非就是搞非法军事行动。如果韩信心里没有鬼,那他为什么这么急吼吼的就把钟离昧杀了?他如果清白,那为什么不把钟离昧交于自己处置?或者放走钟离昧,然后死不认账?最终结论:韩信有问题。
刘邦看完钟离昧的人头,又看看韩信,脸上挂起了一丝温和而又诡异的微笑:“楚王干的不错,不过朕听说你和钟离昧是好友啊,下手杀自己的好友,很心痛吧?”
韩信心里紧张,声音有些颤抖:“钟离昧是国家通缉犯,岂可徇私枉法?”
刘邦点点头,目光对上韩信慌乱的眼眸:“哦,不可徇私枉法,说得好。朕记得早在几个月前就发布了通缉令,钟离昧就在楚国境内,要你逮捕他,为何现在才将钟离昧的人头送上?”
韩信一时语塞,讲不出任何道理。刘邦很欣赏韩信脸上小心翼翼又方寸大乱的表情:“有人告你和钟离昧谋反,朕不信,特来查清此事,你私自处死了嫌犯,朕也很难给你开脱了,只好先把你带回长安,仔细审查。来人!”刘邦拍案而起,这是暗号,刘邦安排好的武士上来就把韩信制服了,五花大绑地推到囚车上。
群臣都傻了,皇帝不是来游玩的吗?韩信做错了什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但是没办法,只好跟着刘邦的队伍缓缓地向长安方向走去。
此时此刻,心中最不是滋味的要数韩信了。一瞬间,他就从座上客成了阶下囚,这样的突发事件让韩信有些措手不及。上了刑具的韩信坐在囚车里,恍惚间想起了蒯通的话,冷笑着对刘邦说:“果若人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刘邦听见了,扭头说道:“你不用吵,你想谋反,证据确凿!”
韩信不说话了,没什么可说的。其实韩信被抓,说明了他没有谋反。韩信若想谋反,只要派一支军队偷袭陈县,刘邦就完了。
我们说刘邦是带着文武百官一起到陈县的,那么在这些大臣们中,在政坛上最具影响力,也是和韩信关系最好的两个人物:张良与萧何,为什么他们谁都没有为韩信说话呢?我们说过这是一个误会,只要解开矛盾,也许就不会发生伪游云梦,更不会发生韩信被捕。当时张良和萧何心里想的是什么呢?史书中没有记载张良和萧何劝也好,解释也好,阻止也好之类的话,他们两个为什么统一保持沉默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