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西汉长歌

第035集:左迁南郑

西汉长歌 槿贤 2823 2024-07-06 15:46

  书接前文。

  刘邦得到了汉中之地,心里稍稍有了些慰藉,但紧接着,让刘邦郁闷的事来了——他的大谋士张良要离开他回到韩王成的身边。这里需要解释清楚,前文书我们提到过张良是韩国人,五世相韩,到了张良这里,韩国灭亡了。但随着起义军的声势越来越大,项梁拥立楚怀王的做法也给了张良灵感。不光赵国的张耳和陈余效法找到了赵国王族之后赵歇,张良也找到了韩国王室的一个庶孙韩王成,请求项梁把他封为韩王。项梁同意了,韩王成很感谢张良,任张良为司徒,辅佐于韩王成。张良也组织起了几百号人的队伍试图攻城略地,但是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后来张良遇到了刘邦,两个人谈得很投机,刘邦也帮着打下了原来韩国的一些地盘,韩王成也很感谢刘邦,刘邦借机向韩王成借张良来帮助自己,注意,是借张良,不是来挖墙脚的。韩王成同意了,张良就一直跟着刘邦,直到项羽重新分封天下,各路诸侯纷纷返回自己的封地,张良也要回到韩王成的身边。

  讲真,刘邦并不想张良离开自己,有张良在身边,刘邦就会感觉做事有了十足的底气。刘邦也在想,倘若没有张良,自己怎么可能拿下南阳,迅速进入关中,鸿门宴上又怎么能平安脱险回到灞上?张良还教会了自己很多,除了能让自己认得几个字,至少能把一封信完整的看完外,张良所讲的《太公兵法》当中的一些思想对刘邦的影响也很大。刘邦对自己手下的其他人说话是极不客气的,一般都是连说带骂,唯独对张良不一样,刘邦自始至终都称呼张良为“子房”,称呼他的字,这是对人的一种尊敬。张良可以说是刘邦的老师,这一层关系很重要,这也成为了张良能够在功成之后全身而退善始善终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刘邦也没有办法,毕竟张良是自己借过来的,有借有还才能再借不难。

  刘邦带着自己的军队向自己封地的国都南郑开进,到了临别的时候,张良望了望四面的绝壁,因为道路艰险,这里难有坦坦大道,都是一些山间小道,有的地方通过绝壁还要走栈道,就是架在山崖上的道路。自然不会很宽,也不是很平坦,且往下一看就是悬崖,不禁让人毛骨悚然。可是想到南郑,还必须走这栈道,这是汉中通往关中的唯一道路。

  张良临别前给刘邦献了一计,要刘邦烧毁栈道,自断后路,让项羽明白,也让天下人明白,刘邦此去汉中,再无东归之心,让项羽放心。刘邦同意了。张良又对刘邦说:“沛公,良辞别沛公,不知何日还能相见。良派人打听过,项羽帐下有两个人,往后对您肯定有很大的帮助,若沛公能够遇到这两人,一定要予以重用。”

  刘邦止住悲伤,问道:“何人?”

  张良回答:“一位是鸿门宴上的那个斟酒官陈平,另一位是项王的执戟郎中韩信。”

  刘邦仔细回忆鸿门宴上,想起来了,陈平在斟酒时给自己的暗示,刘邦记得清清楚楚。可以说,自己鸿门脱险,陈平也有一份功劳。至于这个韩信……刘邦想起来了,自己在和樊哙、张良等商量怎样逃离鸿门时,好像那个执戟的韩信就在旁边站着。刘邦特意看了眼韩信,韩信也正在打量他,四目相对,刘邦看出了韩信眼眸中蕴含的一份孑然傲骨,显然他不希望一辈子杵在项羽的大帐前干执戟的活,他还有更高的志向。从韩信那张恃才傲物的脸上就能看得出。尽管情况紧急,刘邦安排出逃计划的一切部署需要迅速,但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这段时间里,韩信一直在注视着刘邦等人,却没有进去向范增禀报的意思,说明此人和陈平一样,是帮着刘邦的。刘邦的目光在韩信的脸上停留了片刻,进而转身离去。

  想来,刘邦也是看出了这些,才敢当着韩信的面计划出逃,不然韩信一上报范增,自己就逃不掉了。刘邦对韩信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只是那天因为角度的问题,再加上刘邦忙于出逃,没有仔细看清楚韩信的相貌,印象中比陈平差不了多少。刘邦记下了这两个名字,若能遇到,必将重用。这才挥泪辞别了张良,一个向西任汉王,一个向东赴韩王。

  却说项羽看了刘邦烧栈道的行为,心里隐隐有些不忍:瞧把我这兄长吓的,到现在他还在担心我要杀他啊。但项羽心里更多的还是得意:看吧,我就说嘛,刘邦就是一介布衣,哪有什么高远的志向,让他当个王爷就很高兴了,哪会跟我争天下呢?项羽心里得意,但还是在军中下了一道命令,若有想跟随汉王到汉中去的,军中一路绿灯,还给发放盘缠,跟着汉王到汉中去就行了。

  有一些人这么做了,其中就包括韩信。前文书讲到韩信和陈平两个人都对项羽有看法,都打算跳槽。但是陈平只是给自己开辟了一条后路,还没打算马上就跳槽。韩信要比陈平来的果断,下定决心离开项羽了。

  韩信扔掉了项羽的方天戟,向项羽申请辞职,要跟随汉王刘邦到汉中去。项羽很高兴,第一个给韩信办理了手续,心说你可算走了,不用整天在我耳朵边说着说那了。我一有什么决定你就反对,一有什么决策你就提个反对意见,要不是亚父护着你,我早把你砍了。的确,韩信的才华被范增看到了,可是范增对于韩信的举荐,项羽都拒绝了。就像瞧不起平民出生的刘邦一样,项羽同样瞧不起草根世家的韩信,何况项羽一翻韩信的简历,曾经的韩信竟然落魄到乞食漂母,受辱胯下,更是让项羽瞧不上。范增举荐韩信,项羽不听,范增加了一句:“若不能用,就杀之。”范增觉得韩信本事太大了,如果不能为自己所用,将来他要是去了别人那里,必然会成为项羽最大的隐患。同时范增也看得出,韩信的才华并不在当领袖,而是一个典型的依附性人才,他需要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华,所以韩信自立山头不太可能,那么韩信若是因为不被重用跑到了刘邦那里,那才是最最可怕的。可是项羽同样拒绝了范增要杀掉韩信的意见,韩信又没有什么罪行,虽然总是惹自己不开心,但就因为他能耐太大怕威胁到自己而杀了他,那不显得项羽疑神疑鬼还不被信任吗?

  和韩信交好的还有项羽的好兄弟钟离昧,可以说,韩信和钟离昧参加了项羽所指挥的所有大仗,无论成败,两个人一起战斗,打赢了一起欢呼,一起分享胜利果实;打败了一起跑,一起互相勉励。两人在战场上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韩信的志向并不是战场上的快意恩仇,他要的是操控全局对弈江山,因而战功并不是很显著。钟离昧与之相反,因为战功,他屡屡高升。钟离昧通过和韩信沟通相处,深深感受到了韩信身上散发出来的非凡气质,深知他现在的官职简直就是屈才了,因而钟离昧也向项羽举荐韩信,项羽同样拒绝了。

  这天夜里,韩信带着自己的剑,揣好自己的书,带着项羽给的盘缠,踏上了前往汉中的路。月明星稀,周围静的出奇,韩信的心也在瑟瑟夜风中摇摆着。此去汉中路途艰险,但自己的抱负也只能寄希望于这里了。汉王仁厚,注重收揽民心,手下也有不少文臣武将,可惜……就是军事实力太弱了,缺乏一个可以统领三军的主帅。天时可以等,地利已占据,至于这人和……韩信的嘴角挂起一抹微笑,在众多投奔刘邦的人当中,韩信的野心无疑是最大的,他所瞄准的,是汉军大将军的位置,从而实现自己的将帅之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