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曹操在返回邺城后,开始着手南征的事情。7月,曹操出兵南下,攻打荆州,8月,荆州牧刘表去世,刘琮在众人的拥护下成为新的荆州牧。由于刘琮畏惧曹操的兵锋,在众人的劝说下,刘琮出城投降,曹操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荆州。此时身在荆州的刘备又惊又怒,在面见刘琮无果的情况下,刘备只能带领荆州不愿投靠曹操的百姓与门阀士族一并逃亡江南,只不过由于百姓人多,刘备的行军速度仅一日十里,速度太慢,因而很快被曹操大军追上。
在《三国演义》中,曾着重对这场发生在长坂坡的战事进行了描述,在曹操亲率的百万大军围攻下,刘备部队被击败,溃不成军,百姓私下逃散,场面一度十分混乱。当时糜夫人与幼主刘禅因为混乱而不知所踪,赵云认为刘备将妻儿托付给了他,然而他却没能将他们保护好,因此他决定闯入百万曹军中寻找幼主刘禅及甘、糜两位夫人。在赵云于曹操大军中七进七出后,最终得以将幼主刘禅救出,从而成就了子龙一身都是胆的名声。但这毕竟只是演义,赵云一人再如何厉害,也很难做到一人独闯百万大军而毫发无损,甚至还能将阿斗带回,那在历史上,赵云真的能单枪匹马救下阿斗吗?
事实上,《三国演义》在描写长坂坡之战时,大部分的细节都是杜撰的,但结果却是原封不动的照搬,也就是说,赵云有没有杀掉数十名武将,有没有夺下青虹剑等我们都不清楚,但他确实是抱着刘禅,护着甘夫人逃了出来,也就是说,赵云确实在长坂坡将阿斗救了出来。
而赵云之所以能做到这件事,主要还是和追兵当时的状态有关。当时曹操为了追上并诛杀刘备,他不惜派出了五千虎豹骑日夜追赶,一天奔袭三百余里,要知道相比于长途奔袭,骑兵更适合短途冲锋,毕竟千里奔袭必蹶上将军,再优秀的将领,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战马,足够优秀的士兵,都不敢玩长途奔袭这一套。正因为五千虎豹骑在追上刘备时已经是强弩之末,这才能让赵云轻松突围,同时也让张飞以一人之力据水断桥,为刘备争取了撤退的时间了。
笔者认为,虽说虎豹奔袭劳累,但他们的战斗力并没有衰退太多,而赵云能在他们手中护住阿斗和甘夫人逃出,足见赵云本身的武力还是很强。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发生在诸葛亮“一出祁山”期间,主人公是赵云。原文如下:
赵云深入重地,只听得四面喊声大震。邓芝急收军退回,左有董禧,右有薛则,两路兵杀到。邓芝兵少,不能解救。赵云被困在垓心,东冲西突,魏兵越厚。时云手下止有千余人,杀到山坡之下,只见夏侯楙在山上指挥三军。赵云投东则望东指,投西则望西指,因此赵云不能突围,乃引兵杀上山来。半山中擂木炮石打将下来,不能上山。
赵云从辰时杀至酉时,不得脱走,只得下马少歇,且待月明再战。却才卸甲而坐,月光方出,忽四下火光冲天,鼓声大震,矢石如雨,魏兵杀到,皆叫曰:“赵云早降!”云急上马迎敌。四面军马渐渐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马皆不能向前。云仰天叹曰:“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忽东北角上喊声大起,魏兵纷纷乱窜,一彪军杀到,为首大将持丈八点钢矛,马项下挂一颗人头。云视之,乃张苞也。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一出祁山,老将赵云在凤鸣山大发神威,力斩四将,令曹军将士心惊胆战。时任参军的曹魏集团谋士程昱之子程武献策,由夏侯楙率部诱敌,同时以六万埋伏,只等赵云中计。战事展开后,赵云果然中计,率领一千余众陷入重围。面对敌军的疯狂进攻,赵云仰天长叹,认为自己会命丧于此。幸好关兴和张苞及时赶到,赵云这才脱险。
历史上的赵云是否参与过诸葛亮的“一出祁山”之战?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赵云的任务仅仅是与邓芝一起兵出箕谷,吸引曹真主力。除此之外,赵云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别无记载。而小说中被赵云斩杀的瀚德及其四子更是虚构出来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同时,小说中提到的夏侯楙在历史上并未出现在两军交战的战场上。因此,赵云陷入重围这个故事仅仅是个故事,并非历史的真实。
众所周知,赵云是《三国演义》作者非常偏爱的一个角色,曾经有过扬威长坂的神技,是位常胜将军。既然如此,作者又回合为设计了这位常胜将军几乎丧命的情节呢?道理其实很简单,是为了增强赵云这一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毕竟年纪大了,难有当年之勇。在战场上单打独斗靠的是武艺,陷入重围拼的是体力。如果作者让赵云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万军当中尚能像在长坂坡那样才去自如,这显然是不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