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凯庆
贾府的衣食住行和日用排场上,处处透露出只有清皇宫里才可能有的情景。我们先说贾府的“衣”。
衣——上用内造
贾府的衣饰主要采用上用内造的,官用的也有,但不是商用和民用的。
第二十八回:宝玉往西院来。可巧走到凤姐儿院门前,凤姐见宝玉来了,笑道:“你来的好。进来,进来,替我写几个字儿。”宝玉只得跟了进来。到了屋里,凤姐命人取过笔砚纸来,向宝玉道:“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
第四十回:王熙凤和贾母薛姨妈聊天,谈到衣料问题,凤姐忙把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大红绵纱袄子襟儿拉了出来,向贾母、薛姨妈道:“看我的这袄儿。”贾母、薛姨妈都说:“这也是上好的了,这是如今的上用内造的,竟比不上这个。”凤姐儿道:“这个薄片子,还说是上用内造呢,竟连官用的也比不上了。”
第五十六回:林之孝家的进来对探春说:“江南甄府里家眷昨日到京,今日进宫朝贺,此刻先遣人来送礼请安。”说着,便将礼单送上去。探春接了,看道是:“上用的妆缎蟒缎十二匹,上用杂色缎十二匹,上用各色纱十二匹,上用宫绸十二匹,官用各色缎纱绸绫二十四匹。”李纨也看过,说:“用上等封儿赏他。”
所谓“上用”:即御用,也就是皇帝专用的。
“上”的字义之一是指君主、皇帝,如: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吕氏春秋·察今》;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辅臣以上意为辞,公(袁可立)于末坐抗声曰:“特相公不肯耳!”--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讣闻,上遣官视葬,有司陈祭,博士弟子员乡三老俎豆之于学宫之旁。--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等。又如:上用(皇帝用的规格);上裁(皇帝裁定);上国(汉代诸侯称帝室为上国,后多指国都京城);上苑(供帝王打猎、玩耍的园林);上林(泛指帝王的园囿)等。《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典籍通常把皇上简称为“上”。
《清史稿·高宗纪六》:“加和琳太子少保衔,赏福康安、和琳上用黄里玄狐端罩各一。”《元史·铁哥传》:“内府食用圆米,铁哥曰:‘计粳米一石,仅得圆米,请自今非御用,止给当米。’帝皆善之。”清沈初《西清笔记》卷二:“御用铜玉石印章,皆贮懋勤殿。”
内造与皇室相关,清代在京城设有内织染局,掌管染造皇帝及宫廷所用缎匹。另外在江宁、苏州、杭州各设织造局,由内务府拨员监管,所以称为内造。宫廷嫔妃的衣物都由内务府统一供应。《皇朝通典》卷二十九《职官典》:“织造监督江宁府、苏州府、杭州府各一人,于内务府司员内简用,带原衔……驻扎地方,供奉上用缎匹及应用官用缎匹。”
《大清会典》:“织造在京有内织染局,在外江宁、苏州、杭州有织造局,岁织内用缎匹,并制帛诰敕等件,各有定式。凡上用缎匹,内织染局及江宁局织造。赏赐缎匹,苏杭织造。”
第四十回:刘姥姥第二次进入荣府时,受到贾母的热情接待,贾母在高兴之余,打开府库让她欣赏了“软烟罗”等织品。贾母话里有话,“软烟罗”属于皇帝专用品,还炫耀现今“上用”的质量远不如家中存货。王熙凤说昨日开库房,看见好些匹银红蝉翼纱。贾母畅谈软烟罗有四样颜色:一样是雨过天青,一样是秋香色,一样是松绿的,一样是银红的。若是做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和烟雾一样,所以叫做“软烟罗”。紧接着关键性词语浮出水面:“如今上用的库纱”、“这是如今上用内造的”,“这个薄片子还说是内造上用呢?”连续三个“上用”和两个“内造”,其用意非常明显。
上用内造是皇帝、皇室人员和宫廷的专用物品,不在市面流通,一般官宦和乡绅即使有钱也没处去买。用刘姥姥的话讲“这样好东西我还弃嫌!我便有银子也没处去买这样的呢”。
贾府库存的内造衣料非常多,贾母对凤姐说:“都拿出来,送这刘亲家两匹,做一个帐子我挂,下剩的添上里子,做些夹背心子给丫头们穿,白收着霉坏了。”凤姐忙答应了。可见,连贾府的丫鬟们的衣裳也多用内造的衣料做成。
荣府何来皇帝织品,为何敢穿用上用内造的衣饰?有人解释说,因为小说描写的是曹雪芹的家事,曹家的江宁织造府是专为皇室织造衣物的,所以,家中才有属于皇帝专用品“上用内造”和“软烟罗”等织品。问题是,江宁织造府是专为皇上造衣料的,苏杭织造局专门织造皇上的赏赐缎匹。《大清会典》明确规定:“凡上用缎匹,内织染局及江宁局织造。赏赐缎匹,苏杭织造。”
请注意:小说里明确的表示贾府是穿用“上用内造”的衣服,不是造,而是穿。曹家只是皇上的奴才,皇帝的专用品他家敢私藏吗?不仅私藏,还敢穿用,不光自己穿,还赏赐给丫鬟们穿,难道他不知道这是死罪吗?“因为江宁织造府是为皇上织造衣料的,所以,贾府的人才敢穿用”,这样的解释能成立吗?
小说中多次提到贾府的衣饰是“上用内造”,什么样的人家敢用皇上和宫廷的专用物品?江南甄家是“进宫朝贺”的,却先给贾府送来礼单并请安,那礼品非同小可,皆是“上用”的。皇上还没见到这些东西,贾府却先收下了,贾府为何如此胆大妄为?
其实,作者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是:那贾府实际上就是清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