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抱歉,这一大家子我不伺候了

第136章 交公粮了

  “嘿,他二婶,不是我说话直,我总感觉你好像总是说天话,我像你一样花钱雇人干活,再花钱让儿子闲着?”

  谨月心里真觉得和这种人沟通挺费劲的。

  在他们的观念中,读书根本一点用都没有。

  说不通,谨月也打算回去了,结果张氏又说:“他二婶,苏慎还要继续上吗?”

  “是啊。”

  “真不知道你咋想的,一个女娃娃……”

  谨月冷冷地打断她。

  “她想学,我就供她。”

  谨月走了后,张氏冷笑着:学做饭学刺绣哪个不如上学好,真是可笑。

  谨月又把书包送去给苏老六,苏老爹和苏老太倒是挺开心的,叮嘱苏老六以后好好跟着苏慎学,他的成绩不好。

  八月份,刘校长突然上门来了。

  他让谨月快点去粮站把公粮交了,说没交的没几家了。

  以前这事都是苏老二操心,谨月没怎么管过。

  谨月喊苏树帮忙,把以前的旧粮抬出来,放到架子车上。

  苏树说他正好没什么事,可以和二婶一起去。

  “你把粮食抓一点给我看看。”苏老二在屋子里喊道。

  谨月抓了一点拿进去。

  “这种不行,要被打下来,要交新粮,而且必须是颗粒饱满的,晒干的,还要干净的,不能有小麦皮。”

  谨月一听头都大,就交个公粮,以后都要取消的,哪来这么多事。

  想着都是去年的旧粮,也没什么麦皮,就背着苏老二偷偷走了。

  路过苏江家时,苏江的歪嘴娘正坐在门口拿着簸箕簸小麦,眼前脚底下全是麦皮。

  这么懒的女人都在簸麦皮了,谨月不由得望了望自家车子上的粮食。

  “苏树,公粮验收很严格吗?”

  拉车的苏树回过头说:“是啊,二婶,挺严格的,一次过关的估计没几家,都要去两三趟的。”

  一路上正阳炙热,谨月这个一向不怎么流汗的人都时不时地感觉全身发潮,苏树更是连后背都湿透了。

  两个人又忘了带水,到达公路口时,正好有个老人在卖西瓜,谨月就买了一个,吓得苏树眼睛都睁大了。

  这个年代,大家都是一分钱当两分花,他还从来没见过谁会这么阔绰,去买西瓜,而且还直接买一个。

  “吃吧,解解渴。”谨月已经把一块西瓜递了上来。

  “好……”

  公路上陆陆续续有架子车路过,看方向应该都是去镇上的粮站。

  苏树说粮站下午上班也早,必须早点去排队,不然就要等到下午了。

  这是谨月第一次来粮站。

  粮站在戏台附近,大大的水泥院里除了粮仓就是两个小办公室,这会排队的人大概有十来户,不是拉架子车的就是扛着的,排队的人也是各种姿势,有的坐在架子车的把手上,有的蹲在地上或者直接坐在地上,无一例外的是,每个人都拿着一顶草帽使劲扇着。

  这大中午的天气,真是太热了。

  苏树和谨月把架子车拉到后面排上,谨月看了下电子表,已经一点多了,可那办公室的门还是紧闭着。

  反正这种人,不到最后一秒是不会开门的,向来如此。

  谨月想到前世去办居住证的时候,足足在门外等了两个小时,里面的人才懒洋洋地拉开门。

  排队的人聊的也是五花八门的事,但聊到最后都会互相看看对方的粮食,好衡量下自家一次过关的概率。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远处来的,来一趟镇上并不容易。

  “看,二婶,那边那个空心铁杆,还有大风车,就是过会验粮用的。”

  大风车谨月能想明白,但那个铁杆怎么用呢?

  算了,也不能显得太浅薄,等会看吧。

  下午两点零五分,门开了,一个大概四十来岁的秃顶男人,光着上身,挺着个啤酒肚出来了。

  后面跟着一个穿着白色衬衣的年轻男子,手里拿着一个厚本子,一支笔。

  坐着的人都一下子起来了,拉架子车的抓上了把手,扛的也摆好了姿势,大家都擦着汗准备着。

  “你,哪个村的,这边来。”年轻男子指着队伍中的第一家,示意他过去右边的空地。

  那个干瘦如柴,挽着两条裤腿的老人,“哎哎”应着,赶紧弓着腰,把架子车拉到了指定的位置。

  “你叫啥名字?”年轻男子抬起眼皮,问道。

  “张满林。”

  “哪个村的?”

  “东张,东张。”老人把草帽往上抬了下,大声说。

  “好,108斤。”

  “对,对。”老人点着头。

  “把粮食放下来,打开。”

  老人先把两半袋粮食往架子车前方移动了下,确保车子平衡不会后翻,接着咬着牙,鼓着腮帮,把粮食提了下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走得急不小心,口袋上的扎绳好像打了死结,老人解了半天都没有解开。

  啤酒肚不乐意了,他拿起一把剪刀,“咔嚓”就剪掉了。

  老人看着掉在地上的几半截绳子,心疼了一下,然后拾起来装进了裤兜里。

  啤酒肚拿起那根空心铁杆,深深插入装麦子的袋子里,然后一转,再拔出来,动作熟练得就好像特意练过一样。

  铁杆的另一头流出了很多麦子。

  “嗯,干湿度可以,麦子也干净。”啤酒肚满意地说。

  接着,他又自己抓起一把麦子,闻了一下,面无表情地丢进身后的粮仓。

  一直紧张地看着啤酒肚的老人,脸上的肌肉终于松弛了下来。

  “上风车吧。”

  老人又把两个口袋陆续扛上肩,倒入风车后面的兜中,干燥的麦子打得铁皮沙拉拉地响。

  随着电源接通,风车快速地转动了起来,大量的麦子也撒了出去,只有一半的麦子从一个斜坡木槽滑了下来。

  老人眼巴巴地看着那些不够饱满的麦粒,可能因为口干舌燥,喉结动了好几下。

  “哎,看什么呢?把这些先装好,过秤。”啤酒肚命令道。

  老人赶紧照做。

  大秤上放上了50公斤的秤砣,结果压根没起来。

  年轻男子又换上了两个20公斤的,还是没起来。

  直到换到一个20公斤,一个10公斤,一个5公斤,然后又在杆杆上调节了几下,才得知最终的重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