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邵兴旺去区教育局开会。
会议结束,走出教育局大门的时候,邵兴旺抬手看了看表,5:00钟了。
回学校也下班了,干脆到豁山一小接养女霍艺德。
邵兴旺给妻子打电话:“喂,荷花,今天我在教育局开会,下班早,我去接德德,下班后,你和谦宝直接回家。”
“知道了,路上注意安全。”赵雨荷提醒道。
豁山一小校门口。
邵兴旺在学校大门开启前刚好赶到。
“这不是邵兴旺校长吗?”人群中有家长认出来了邵兴旺。
“你也接孩子吗?”一家长问。
“对。”邵兴旺说。
“听说,你女儿是养女,你可真了不起!”有家长方面夸奖。
邵兴旺苦笑着叹了口气,说:“哎,那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孩子可怜。这是我们对孩子亲生父母的承诺。”
霍艺德跟着班级队伍从学校门口出来了。
“闺女出来了,我得走了,再见!”邵兴旺朝霍艺德招手。
望着邵兴旺与霍艺德远去的背影,几位家长又聊开了。
“邵校长真是个实干家,把豁山一小建设得好,在他手里,豁山二小也建得非常好。”
“我听说,这姑娘是他前妻生的,前妻出车祸死了,他不得不接受。”
“前妻?邵校长还有个前妻?真是没有想到。”
“他好像还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呢?”
“继承了一笔遗产?”
“对,他前妻开了家工厂,就在咱们开发区,不过,前妻死后,他把厂子卖了,钱全部归了自己。”
“天下没有免费午餐!”
“是呀,没有好处,谁会去领养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你们说啥呢,在别人背后说这些毫无根据的话,小心烂舌头。”旁边一女人气呼呼地反驳道。
“你是谁?”
“我是邵校长同事,他就不是这样的人。”
这是一位放学在门口巡查安全的值周教师,邵兴旺以前的同事,听到了家长在背后毫无根据的议论,很生气。
不管做什么,总有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好在邵兴旺并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他只按自己的价值观去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对于这句话,邵兴旺是典型的践行者。
赵雨荷经不起丈夫邵兴旺长达半年的软磨硬泡。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其实,邵兴旺的思想,也前后波动,反复多次。
但他还是觉得:与其在城市这样按部就班,还不如选择第二次创业。
中国教育呈现出两头分化的局面。
城市家庭普遍重视教育,孩子从小就上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负担过重,需要减负。
乡下人刚好相反,普遍不重视教育,导致许多孩子的学习负担不是重了,而且太轻松了。恰恰需要增加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这就像给孩子吃饭一样,吃得太多,会发胖,增加脾胃负担,吃得太少,会营养不良,智力发育迟缓。
中国教育的困局在乡村,不破解乡村教育的难题,不提高乡村孩子的教育教学质量,就谈不上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
回到新沣县,为家乡教育事业,为乡下孩子的未来,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邵兴旺心想,和城市孩子相比,乡下孩子尤其是山区孩子,更渴望用知识改变人生命运。
妻子赵雨荷并不完全同意邵兴旺的决定,但他理解自己的丈夫,理解狗子哥的选择。
邵兴旺对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更多的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教育情怀在驱使着他,必须去做这样的选择。这是唯一选择,没有之二。
与天底下多数女人一样,赵雨荷在教育问题上,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两个孩子。
“是呀!山区孩子的教育很重要,我的两个宝贝的教育更重要。你不能耕了别人家的田,慌了自己家的地。”面对邵兴旺的再一次商量,赵雨荷说道。
“哎!”邵兴旺叹了口气。
“叹什么气?”赵雨荷问。
“乡下的老人们常讲,跟着当官的当娘子,跟着杀猪的翻肠子。”邵兴旺感慨道。
“你说我是你的娘子呢,还是你的肠子呢?”赵雨荷问。
“你是我的小娘子,却天天为我翻肠子。”邵兴旺的一句话,把坐在沙发的妻子逗笑了。
看到妻子笑了,邵兴旺把说了上百次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回新沣,一定会做出更大的成绩。和城市相比,那里的孩子更需要我。”
赵雨荷长长舒了一口气,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邵兴旺一听妻子赵雨荷这么说,激动地说:“花儿,你同意啦?”
赵雨荷说:“不同意又有什么办法?”
“真的,你同意了,太好了,太好了!”邵兴旺高兴地从餐桌旁的座椅上站起来,一下扑到沙发上,抱着赵雨荷的脑袋,在妻子粉粉的脸颊上疯狂地亲吻起来。
“嗯啊……嗯啊……嗯啊……”
邵兴旺的嘴唇雨点般滴落在妻子的脸上额头上。
“狗子哥,口水抹了我一脸。”赵雨荷说完,用手擦了一下脸。
邵兴旺转过身,发现俩孩子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书房门口,望着夫妻俩人。
赵雨荷的脸“腾”一下红了,赶紧用手去捋额前凌乱的头发。
“妈妈,爸爸,你们干啥呢?”儿子邵谦诚不解地问。
女儿霍艺德不假思索地回答:“亲嘴呢!”
说完,便笑嘻嘻地继续回到书房写作业去了。
邵谦诚跟着姐姐进屋看书去了。
“你看你,那么大声,把孩子惊动了,多不好意思。”
“不要紧,让孩子们从小知道,他们的爸爸是多么的,爱他们的妈妈。这不是一件好事么?”
说完,邵兴旺蹲在妻子跟前。
赵雨荷问:“干啥?”
“背你进卧室。”邵兴旺说。
赵雨荷用手怕打了一下丈夫肩膀,说:“急死你了,等孩子睡着了再说。去看书去!”
“遵命,夫人!”邵兴旺说。
“但我把丑话说在前头,我和孩子都不能跟你回去。”
邵兴旺问:“为什么?”
赵雨荷说:“得等到德德和谦宝考上高中和初中。那时候,两个孩子可以住校,一周回家一次,我周一到周五和你在住在新沣,周六周日咱们和孩子团聚,这样互不影响。现在,孩子都小,我必须每天晚上陪着两个孩子一起学习,还得给孩子做饭。”
“太好了。两全其美,就这么定了!”邵兴旺高兴地说。
第二天,邵兴旺在办公室给丁惟实局长打电话:“喂,丁局。”
丁惟实问:“您好!您是?”
邵兴旺说:“丁局,我是邵兴旺。”
丁惟实说:“老邵啊,叫我老丁。我再说一遍,咱俩是老同学,不要叫我丁局长。”
邵兴旺说:“好好好!丁局长,啊!不,老丁,我同意了,我们家荷花也同意了。”
丁惟实:“太好了!干好工作的前提是必须得到家人尤其是爱人的支持。”
“那是,那是!”邵兴旺回答。
丁惟实说:“啥时候回来呀?”
邵兴旺说:“我得先打辞职报告,还得把工作顺利交接了。”
丁惟实说:“也不着急,你把人家的工作交接好,把收尾工作安排到位,再回来也不迟。”
邵兴旺的专业、敬业精神,在教育方面投入的精力,已经取得了良好口碑,得到了众人认可。
开发区、教育局领导,学校老师、家长,虽然都不同意邵兴旺离开,但对邵兴旺回乡创办留守儿童学校的义举,表示理解,有热心家长还打听情况,希望给留守儿童们捐资捐物。
家长一:“邵校长,您走了,说实话,我们都舍不得,但我们理解您,您做得很对。”
家长二:“您是一位有情怀的好校长。我名下有家公司,虽然效益很一般,但需要捐资助学,您尽管开口。我没能力,捐建一所学校,但给孩子们花几万块钱,捐建一座小型图书馆,没一点问题。”
家长三:“邵校长,真舍不得您。我是豁山一小(豁山二小成立后,豁山小学改名一小)付大宝的父亲,想当年,孩子癫痫发作,如果没有您及时送医救治,我儿子可能就……谢谢您,谢谢啊!”
邵兴旺对前来送别的几位热心家长说:“谢谢大家,需要的时候,一定不会客气,一定会向大家求助的。”
求推荐,求收藏,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