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澈回京后先进了宫一趟,出宫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找林夭跟她说说自己锄奸惩恶的英雄事迹,但不巧她进宫了。
凤翎宫中,皇后赵音斜倚在榻上,漫不经心地说道:“六殿下办了一件好差事,皇上褒奖有加,这老六平日里看着不务正业,没想到也是个颇有心计的孩子。”
林夭心里暗戳戳地吐槽道:您老从哪里看出来小六颇有心计,想得也太多了吧。
赵音斜乜了一眼林夭,说道:“本宫听闻你前几日去了王府给静王妃接生,是想帮老二和静王重归于好吗。”
“啊?二殿下和静王有仇啊?”林夭表现得一脸吃惊的样子,完全看不出来是在演戏。
赵音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说道:“是啊,两人之间有些过节,要是静王妃有个三长两短的话,”
说到这儿,她眯着眸光瞟了一眼林夭,意味深长地顿住了。
林夭只当听不住她话里的潜台词,呵呵地傻笑了两声。
知道她在跟自己装糊涂,赵音不快地掀了掀上眼皮,放下茶杯后,不冷不热地问道:“本宫听闻静王妃难产与王府里的一位侍妾有关,是真的吗?”
“民女好像也是这样听说的,这名侍妾名叫红玉,听说是从家乡那边逃难到京城的灾民,至于其他的,民女就不是很清楚了。”林夭回道。
赵音睨了林夭一眼,一双凤眸微微上挑,问道:“这个月的解药还想要吗?”
林夭一脸真诚地点了点头,其实她体内的毒逢缘君早就替她解了,而那些解药都被她存起来了,打算等存够十颗后将其中珍贵的药材提炼出来给殷灼做一个十全大补药包。
“想要解药就替本宫办一件事。”赵音道。
“只要娘娘不嫌民女愚钝,民女愿为娘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菩萨在上,上面的话可千万不能当真,林夭在心里默默念叨道。
赵音见林夭态度配合,心里舒坦了几分,她朝孙止招了一下手,后者拿着一个长形锦盒走了过来,笑脸对林夭说道:“林姑娘,这里面装的是上好的天山雪莲,您给静王妃送过去补补身体吧。”
“娘娘放心,这么珍贵的药材,民女一定亲自送到王妃手上。”林夭接过锦盒说道。
出宫后,林夭先回了一趟面馆,关起门来先用银针给天山雪莲试了试毒,银针没有变化,她又细细闻了闻天山雪莲的气味,也没有异样,为了保险起见,她到院子里捉来一只小十二,然后切下一小块雪莲一分为二,一份收藏起来,一份捣成药汁,用清水稀释后,给小十二尝了一口,等了一刻钟,见小十二没有什么症状,她叫来一钱将小十二放回兔笼,自个带着天山雪莲前往静王府。
将雪莲送到静王妃手上后,林夭便离开了王府,准备去睿王府附近晃悠晃悠,说不定能与殷灼来个偶遇。
经过茶楼时,正碰上无忧和一名姑娘从里面走出来,林夭的八卦之魂瞬间被点燃,心说无忧兄藏得够深的,无忧为两人互相做了一下介绍,姑娘名唤阿芜,出于无忧相邀,林夭便乐呵呵地跟着两人一块去游湖了。
路上,林夭偷偷打量了一下那名阿芜姑娘,容貌是一等一的出众,皮肤细腻,唇红齿白,身上穿戴皆不俗气然并不显张扬,浑身上下透着一种温婉娴静的气质,让人一眼看上去便感觉很舒服。
一番游湖下来,林夭心里对这位阿芜姑娘的谈吐见识颇为欣赏,对她出神入化的琴艺更是称赞有加。
下船后,阿芜便与无忧和林夭告辞离开了。
林夭看着阿芜的翩翩倩影,啧啧道:“无忧兄,看不出来啊,你还藏着这么一位知书达理的红颜知己。”
无忧彬彬有礼地一笑:“姑娘误会了,在下对阿芜姑娘并无私心,只是怜其身世,赏其才华,所以平时能多照顾几分便多照顾几分。”
林夭又啧啧了两声,用一种耐人寻味的目光看着无忧,最后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提步朝前走去,声音悠悠飘来,“无心插柳柳成荫。”
无忧站在原地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春光灿烂,桃红柳绿,那双时常含笑的眼睛里却什么都没有。
当天夜里,静王府来人请林夭过去一趟,林夭心下一惊,该不会静王妃出事了吧,那株天山雪莲应该没问题才对,不会是皇后派人暗中给静王妃下毒拿自己当炮灰了,还好自己机智留了一份证据,不过这证据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拿出来,还是先去看看静王妃再作打算吧。
马车在静王府门前停下后,林夭下了马车刚走进府中,便被十几名护卫围住了,旋即她身后的大门也关上了。
妈呀!这是要瓮中捉鳖啊,这静王怎么说翻脸就翻脸,难道都不听自己解释一下吗,林夭心里暗戳戳地嘀咕道。
段墨宣神情凛然地走了过来,语气冷厉地说道:“你竟敢谋害王妃,本王已经调查清楚了,你是睿王的人,来人,给本王把她绑起来。”
“王爷,救人要紧,要是民女不能救回王妃,到时候王爷再处置民女也不迟。”林夭镇定地说道。
段墨宣思忖了几秒后,挥手让两名上前的护卫退下,目光冷冷地看着林夭,说道:“你要是救不回王妃,本王要你陪葬。”
静王妃昏迷不醒地躺在床上,脸色异常苍白,脉搏也很微弱,据她的丫鬟珍儿所说,静王妃晚膳后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还没等请来大夫,静王妃就吐出一口黑血晕倒了。
林夭见静王妃的印堂之上隐隐萦绕着一团黑气,与上次赵鑫的症状相似,应该是同一人的手笔,但是赵鑫的情况要比静王妃乐观许多。
“王爷,民女现在要施针救人,房中不宜留太多的人,珍儿姑娘留下便可。”
段墨宣断然道:“不行,本王不放心你。”
“那王爷和珍儿姑娘留下,其他人都先出去吧。”林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