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玄幻言情 北宋幽冥录

饿殍图(2)画院待诏

北宋幽冥录 大宋小道姑 2945 2024-07-06 23:41

  二、(画院待诏)

  街上,一个书生模样的少年,背着画匣子,正行色匆匆地往内城赶去。

  他叫王希孟,是翰林图画院的一名待诏,更是当今官家的画艺亲传弟子。

  王希孟觉得今年的冬天特别冷,他返回东京的日子,比他预计的时间晚了许多。更糟糕的是,他似乎想不起来自己为何会在这个时节一个人在街上游荡着。王希孟用力地拍了拍脑袋,也无济于事。“必须快点赶回图画院,要快点。”他心想着。

  可不知道为何,走了许久王希孟也没走到内城保康门外。“真是奇怪,以往过了龙津桥往南走就能看见画院了,今日竟怎么也寻不见图画院?莫非搬迁了?”

  雪越下越大,以往熙熙攘攘的街道,如今冷冷清清,竟一个行人也没有。长长的街道被白雪覆盖,偶尔刮过的一阵北风,让王希孟觉得异常的寒冷刺骨。他裹紧了身上的白色长袍,继续在长街上兜兜转转地找寻。不知过了多久,王希孟走到了樊楼街南的界身巷,来到了一座三层小楼前面,“齐云楼!”王孟希心中大喜,忙扣门而入。

  前厅正坐着一位女子,她穿着银线梅纹素锦长袄,绾着随云髻,头上只插了一根碧玉簪子,仙肌玉骨如谪仙一般。王希孟跟在官家身边学画数年,自然认得眼前的女子,正是官家礼遇有加的齐云楼掌柜齐五娘。王希孟上前拱手行礼道:“小生王希孟,是翰林图画院待诏,见过齐掌柜。”

  五娘抬头望向王希孟,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很快便神色如常,道:“原来是王生啊!数年前官家在太清楼设宴与众人品茶论道,我们曾见过一面。后来我听官家说,那九位画院待诏中,就属你临摹的《洛神赋图》最为传神。”

  王希孟闻言,再次拱手谢道:“说起来,小生还真是要感谢齐掌柜,当年正是因为临摹了您带去的那副《洛神赋图》,我才能有幸跟在官家身边学艺。”

  五娘摆摆手,笑道:“王生天赋异禀,少年得志,这都是你自己的缘法。”

  “我的缘法……”王希孟喃喃道,不禁想起了许多往事。

  他无父无母,从小唯与师父相依为命。印象中,师父很喜欢喝酒,几乎每天都喝得酩酊大醉,回来后便自顾自地开始画画。所幸即便师父再怎么烂醉如泥,也总是记得给他带两个馒头回来。小时候的王希孟不懂何为丹青之妙,只是觉得师父很厉害,画什么像什么,尤其是墙壁上那副公孙大娘舞剑图,王希孟总觉得那画中的公孙大娘似要从墙上跳出来一般。

  他觉得,画画似乎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能让原本毫无生机的死物变得充满生命力。

  于是,王希孟开始每天认真地观摩师父画画时的样子。师父平时总是一副没精打采、浑浑噩噩的样子,可是,只要他一提起画笔,下笔直取间犹有神助,眼神中闪烁着无尽的光芒。每次师父画完后,王希孟便在后面依葫芦画瓢,日复一日,从无间断。

  那一日,是王希孟十岁的生辰。师父难得起了个大早,画了幅佛像,对他笑道:“希孟,为师去集市上用这幅佛像换些肉与面粉回来,与你做碗长寿面可好?”

  “好的,多谢师父。”王希孟心中甚喜。待师父出门后,他便回想着师父刚才所画的佛像,蹲在门口廊下慢慢地依样描绘着。不多时,师父提着许多东西回来了,望着门口王希孟所绘的佛像,真真是锐思张开,颇臻其妙,惊叹道:“是子也,精爽尽于此矣。也罢!也罢!”

  自那日起,师父便不再饮酒,每日悉心指点王希孟的画技。王希孟本就天赋奇高,加之得高人指点,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画便已到了工细入微,形神兼备的艺术妙境。

  那是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东京上空星宿异变,天下震恐,官家遂毁党人碑,并诏书、画、算、医四学并罢,更不修盖。没过多久,蔡京复任左相,于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将罢废的四学重又复兴,史称“崇宁兴学”,翰林图画院便在官家和蔡相的大力支持下,自此兴盛起来,无数丹青妙手前来东京应考,王希孟便是其中一个。

  拜别师父时,师父见王希孟目光坚定,对东京的翰林图画院充满了期待与向往,便知道这个村野乡舍已经留不住他了。只对王希孟道了一句:“孩子,你天赋异禀,切莫穷尽丹青之妙,恐过慧易夭啊。”

  那时的王希孟,自是不明白师父话中的深意,只当是一句寻常叮嘱,并未放在心上。离开家乡阳翟去往东京参加翰林图画院考试的这一年,王希孟十一岁。

  王希孟清楚地记得,那场考试官家亲临考场,真是群英荟萃、别开生面。官家一改往日寻常的出题方式,御笔亲书两道考题:一是“竹锁桥边卖酒家”,另一道则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让考生择其一而画之,需得笔意俱全。笔,考查写实技巧;意,讲究诗情画意,这两题不论选哪一题都难以画出诗中的意境。众考生一见这两道题,便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更不知该从何处破题,心中不禁暗暗叫苦。

  放眼望去,考场中唯有两人正气定神闲地泼墨描绘着。

  一炷香过后,官家带着蔡京一同检阅众人的画卷,他不住地摇头叹息,面露不悦。突然,官家眼前一亮,一副独辟蹊径的“竹锁桥边卖酒家”呈现在他面前。画面上只有一泓溪水,小桥横卧,桥边是一片竹林,在那郁郁葱葱的翠竹中,挂着一副迎风招展的酒帘。官家指着这画大笑道:“酒家何处有?正锁在竹林深处!”当即钦点为第一名。这幅画的作者叫李唐,只可惜,此时他已经48岁了。

  看着谢恩的李唐,官家内心甚是遗憾,这个年纪的画师手法技艺均已定型,重塑的难度太大,遂轻轻地叹了口气。一旁的蔡京心下明了,官家此次来的目的,除了选拔一批优秀的画师充实画院外,更主要的是想找一名少年才俊亲自指点,继承他那精巧深微、天机盎然的艺术风流。

  “官家,这‘踏花归去马蹄香’组的画作,还请官家圣裁。”蔡京将一叠画卷递上,小声地提醒道。

  官家点点头,看着眼前展开的一幅幅画作,略显意兴阑珊。

  这些画作,若单论画技,倒也算得上是佳作,只是意境方面,就还欠些火候了。那一幅幅画卷上,有的考生,在“踏花”二字上下功夫,画着一个人骑马走在铺满花瓣的道路上;有的考生煞费苦心地凸显“马”,画着一位少年跃马扬鞭,那马甚是高大俊美;有的考生则运思独苦,以“蹄”字为题眼,在画卷上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特别醒目。

  末了,有一幅画引起了官家和蔡京的注意。

  这幅画的作者名叫王希孟,他匠心独运,全卷着重表现诗句末尾的“香”字。画卷上,一位小官人在夏日黄昏中骑马归家,只见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官家脸上露出了喜悦的微笑,他连声称赞道:“好!好!”

  蔡京会意,忙宣王希孟上前谢恩。

  那是王希孟第一次面圣。他曾听师父说过,当今官家自幼酷爱书画,是个少有的艺术天才。“东京城中果然卧虎藏龙,而官家便是这群龙之首。”王希孟心想着,此次若能入得翰林图画院,定能于图画造诣上更上一层楼。

  少年不知道,他的缘法远不止如此。

  官家定睛一看,这眼前的少年竟只有十一二岁,欣喜之情更是溢于言表。此子悟性如此之高,他相信,在他的调教下,这个少年一定会在大宋的书画艺术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