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缘起)
汴京,皇宫大内,太清楼。
在听五娘说完《洛神赋图》的传奇故事后,众人不禁各有所思。
赵佶一向痴迷于道教长生之术,问道:“那女子可当真五十多年容颜不老?”
五娘笑道:“想来不过是顾恺之临死前的幻觉罢了,官家莫要当真。”
林灵素一向痴迷于各种仙家宝物,问道:“这洛神盏真是洛神亲手所做的神器?”
五娘点头道:“是的,所以五娘打算将此神物献给官家。”
赵佶见五娘如此上道,忙笑着吩咐内侍去取出今年新进贡的龙团凤饼全部赏赐给了五娘。
蔡京盯着《洛神赋图》道:“五娘既已把洛神盏献给官家了,那这幅《洛神赋图》……”
五娘为难道:“本来也该一起进献给官家的,只是这画是顾恺之留给齐云楼之前的老掌柜的,蔡相公一直推崇古代之礼法,可知‘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五娘着实不敢擅做主张啊。”
蔡京一时语塞,抬头又望了下官家的神色,心道官家有了这洛神盏,似乎对《洛神赋图》倒也没有志在必得,而且官家只是欣赏这画作的内容,并不是因为它是顾恺之的真迹。一想到这里,蔡京暗暗松了一口气,对赵佶道:“官家,如今我大宋翰林图画院里的待诏中不乏年轻的丹青妙手,不若借此机会,让他们对《洛神赋图》进行临摹。”
赵佶此时手捧着洛神盏,对《洛神赋图》本也不甚在意,听闻蔡京的建议,想到若能借此临摹机会,一则考查图画院待诏们的丹青技艺,二则也能留下图中的玄妙画面,而不使五娘为难,确实是个好主意。便点头同意:“如此甚好,传召罢。”
蔡京见官家同意了,连忙叫内侍宣了九个图画院待诏过来。
不一会儿九个画师便到了太清楼。一番行礼参拜之后,官家赐了茶,蔡京将他们领到《洛神赋图》前,将临摹的要求向他们一一说明:“诸位待诏,官家此幅丹青甚是喜爱,还望诸位回去之后好好临摹,注重情态形色,力求将顾恺之的画技临摹的惟妙惟肖,方不负圣恩。”
五娘看着眼前这九位画师,皆身穿白色襕衫,个个俊逸不凡。其中有一个年约十一二岁的白袍少年,并没有像其他画师那样,对蔡京的训示唯唯诺诺,反而神情坦荡,颇有一股士子的高洁风骨。这一眼,让五娘一恍惚,仿佛又看见了当年那个误打误撞闯入齐云楼的孩子。五娘嘴角一笑,呷了一口茶,这少年虽年幼,却目光坚韧,而且定睛一看,他竟是……
他的缘法又会是什么呢?他会走进齐云楼吗?故事似乎越来越有趣了呢!
界身巷,齐云楼。
五娘回到齐云楼的时候已是暮色四合。棋妙看见五娘拿回来好些龙团凤饼,本来开心地上蹿下跳,但是一听是用洛神盏换的,顿时心疼了:“五娘,这洛神盏是神物,早知道你拿去是为了换这几个龙团凤饼,那棋妙宁可不吃这茶了。”
五娘嘴角浮现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道:“无妨,再好的神物放在巢云阁里,也不过是个物件。何况这洛神盏我是拿去结缘了,将来不知道能收到什么样的缘法呢,想想还是很有趣的。”
莹莹春色,缕缕茶香。
数年后,文德殿内,赵佶亲自取出他最爱的白茶置于洛神盏中细细冲点,这白茶晶莹单薄、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慢慢的,整个文德殿内都弥漫着淡淡茶香。一旁的小内侍心里正犯嘀咕:“自打官家用洛神盏点过新进的白茶后,便日日亲自点茶,手不离盏,有时候坐在龙椅上看洛神盏,一看就是好几个时辰!张都知近来也时常往宫外跑,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哟。”
正想着,只见张迪气喘吁吁地跑回文德殿:“回禀官家,找到了,找到了,那洛神盏里出现的女子,就在朱雀门外的金钱巷镇安坊,名唤李师师。”
(第三个故事,洛神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