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林看着墙上伸出的十三个木桩,叹了口气。
自从开完会到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了,这两个小时中,元林被96带到这个训练室进行训练。
训练看起来很简单,一面墙上伸出十多个木桩,每个木桩伸出的位置不一,但是每个木桩伸出墙的位置都被96用绿线做了标记,元林有二十秒时间观察木桩,然后这十三个木桩全部被拔出来到一定长度,在半分钟内,不允许看木桩绿线标记点,凭借记忆,用力气将木桩推进墙壁绿线标记处。
元林试了几十次,始终没有达到。
96在旁边默默看着,时不时点两句。
其实相对于队长和25等人,元林面对94和96相对压力小多了,94,96两人纯属那种苦练的人,尤其是96,性格很好,不会像25动不动出鞭子,或者体能上惩罚,所以元林也比较喜欢和这种人学习。原因也很简单———谁愿意和动不动抽人的25变态学习……
推木桩这个活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其实难度是很大的。
又一次看到元林失败叹气后,96笑了笑:“怎么了?这就没耐心了么?”
元林苦笑:“好难啊,这个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好难”
“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只要你掌握了规律就会变得简单了”
96走到木桩前,看了一眼木桩,让元林把木桩全部拔出到一定长度,然后走到木桩正对面位置。
“你仔细看我每个细节”96对着每个木桩拍出一掌,十三个木桩伸出的长度立刻长短不一,然后示意元林过去检查。
三十个木桩进入到墙面位置全部都是绿线标记的位置!
眼看元林咂了咂,96走近一颗木桩边,指了指绿线的位置:“现在,看到这棵木桩进入到墙面的位置了么?”
“嗯”
“那好,现在不要管其他木桩,只观察这一棵,试试”
元林仔细观察了几秒,又想了想,把木桩拔到随机位置,然后走到木桩正前方,一掌拍下去,发现用力小了,又重新把木桩拔出来,调整了一下力气,再次拍下去,又发现力气用大了,如此来回几次,终于可以一掌把木桩拍到绿线位置。
如此试了五六次,终于可以确定一掌可以拍的准确了。
96看到结果又笑了笑:“你看,是不是很简单?”
元林咧了咧嘴:“这一根很简单,可是刚才那是……”
“刚才那是十三根,就很难了么?”眼看元林说不出话,96继续说道:“我刚才和你说的,你都没有明白”
“规律,观察,规律”
“你要学会总结,仔细观察,发现规律,找到方法。”
“两个小时了,就算用最笨的方法也该做到了。你一直一通乱打,能做到才是奇迹了”
“比如你面前这十三个木桩,如果你感觉一次做不到,你就要想想办法,让它慢慢实现”
“一次一根,把一根练熟了,再尝试加上第二根,每一个根都要养成自己非常熟练的程度”
“这样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元林按照96的方法试了试,前三根很快就能完成,到了第四根,就变得很困难,等到增加到第五根的时候,尝试了几次,还是达不到,甚至最后两次,原先前四根位置也出现了偏差。
直至最后两手一摊,看着96。
96看着元林的样子,被他气笑了:“第一,你自己的节奏不要受木桩数量的影响,要专注。第二,你要找到那种感觉,记住那种感觉,要有警惕性”
“感觉???”
“对,感觉,这种感觉很重要”
眼看元林一脸茫然,96继续道:“这种感觉,有人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体差异,就是本身就存在的,另一种是后天培养的,通过自身训练,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等形成的感觉”
“也有人称之为第六感”
眼看元林眼中的疑惑之色更加浓重,96拍了拍元林的肩膀:“你知道跳伞的运动员或者军人吧?”
元林有点儿疑惑的点了点头
“举个例子,我问你,那些跳伞的人,他们离地面一定距离,才可以打开降落伞,打开的早了,不行,打开的晚了更不行,那他们是如何判断何时开伞的?”
“一定程度上,他们靠的就是感觉,这种感觉是可以靠着后天培养养成的感觉”
元林思索了一下,然后问道:“那另一种呢?”
“另一种是有人说是天生的敏感性反应”
“例如,有时候,你后面或者某个角落里,有人在看你,你并没有看到这个人,但是你总会感觉到,有人在看你,你立马转头,就看到果然有人看你”
“你没有转头,如何感觉到有人看你的?这个就是第二种感觉。”
“第二种感觉并不一定准确,但是有些关键的时候足可改变一个人命运”
“有些人说,这种特殊感觉分为这两种,但是我认为,其实这两种实质上,就是一种,就是自身对周围环境观察的敏感性而出来的感觉”
“那如何才能培养出来?”元林眼中充满兴奋之色。
96叹了口气:“你还早着呢,你现在就只能靠熟练,掌握第一种,至于第二种,那还早着呢,等你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有了足够的敏感度,就会自然而然变成第二种感觉”
“那你现在掌握了第二种么?”
96苦笑道:“我现在只能偶尔感觉到,至于掌握,也还早”
元林一听,顿时泄了气:你这在军队里这么久,经历了多少次生死,还没有掌握,我这还得猴年马月……
看着元林一脸垂头丧气的样子,96安慰道:“你也别丧气,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我没有做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有人两个月就会有感觉,有人几年,至少我知道队长早就掌握了这种感觉,而且很准”
好吧,总算知道有人达到了,也算有希望了。
就在96给元林讲解知识的时候,94走了进来,在96耳边低语了几句,然后96关照了几句,让元林自己先练习一会儿,然后随着94走了出去。
元林就照着96的方法,试了几次,发现这种方法果然有用,只花了十多分钟,就可以一次性把六棵木桩完整的拍到准确的位置,随着练习越来越多,专注力越来越大,距离能完成的目标也越来越近。
等元林能一次性可以将十颗木桩拍到指定位置时,94和96两人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