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游戏竞技 问仙1从体木开始

第五章 气灵形元

问仙1从体木开始 烂笔也生花 2046 2024-07-07 12:47

  远在上古时期,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间留下的鸿蒙之气尚且充裕,那时候的生灵只需要一缕鸿蒙之气就能开启灵根,踏入修仙问道之途。但后来经过数十万年的发展和演变,余下的鸿蒙之气越来越少,不少大能为了能得到鸿蒙之气,加速自己的修行而大打出手。

  五万年前,鸿蒙之气已经近乎于无,修仙界的所有生灵都惶恐不安,彼时,三位顶尖大能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为了维护修仙界的安宁与稳定,共同开创启灵之法,并不断将其演化和完善。到了三万年前,启灵之法终于得以成熟,不再需要鸿蒙之气,只需有大能汇聚四周的天地元气,替凡人练筋洗髓,就可完成启灵一事。

  于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开始广收门徒,助人启灵,并传授启灵之法,经过一万余年的发展,分别创立了阐教,人道和截教,整个修仙界欣欣向荣。

  但两万年前,中洲大陆突然爆发异动,一大团鸿蒙之气喷薄而出,此等异象,惊动了所有修仙界的大能,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得知此事,立即出面,联手将鸿蒙之气进行暂时封印,避免引起诸天浩劫。

  只是修仙界的其它大能早已经虎视眈眈,又对三人广收门徒一事心怀怨愤。因此,在暗中不断挑拨三人间的关系。通天教主最后没能经受住诱惑,想要得到这团鸿蒙之气,将自己的实力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与其它大能相勾结,率先发难,袭击人道和阐教。大战一经爆发,就迅速的波及到整个修仙界,妖族,魔族,人族,龙族,巫族,鬼族……几乎所有族群全都参与到此战之中。

  大战一直持续到一万二千年前,以通天教主的截教被击败而告终,此战过后,整个修仙界的实力折损了一大半,许多族群灭亡,就连一些大族如巫族和妖族,也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族人。除此以外,数不清的洞天福地被打碎,诸多神阶法宝和神阶武器最后落得灵性受损,跌落到仙阶的层次,如诛仙四剑,昊天塔,神农鼎,太极图……

  截教战败,门下众多弟子灰飞烟灭,再难现往日盛景,通天教主虽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被迫与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签订鸿蒙之约,以天地五行为基础,创立金木水火土五个门派。同时他需要自囚于碧游宫中,十万年不得入世,一旦违反,将遭受鸿蒙之约的反噬,并被五派之人追杀。

  而那团鸿蒙之气,更是被众人争夺,最后不知所踪。这一万多年里,有人说鸿蒙之气早已经被用光了,也有人猜测其实鸿蒙之气还是遗留下来了一小部分的,只是不知道现在位于何处。

  知君如果想要依靠自己开启灵根,眼下唯一的出路就是寻找到一缕鸿蒙之气,但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知君也不相信云中子会让他这样做。云中子的原意莫非是让自己不依靠鸿蒙之气,也不依靠启灵之法,走出第三条开启灵根之路?但知君稍加思虑后,觉得这似乎也不对,真要是这样做成了,自己岂不是成了堪比太上老君那样的人物,这不是在做梦吗!

  难道即便不开启灵根也能够施展法术,虽然知君觉得这个想法很大胆,但冥冥之中有种感觉,这是最真实的答案,只是自己究竟该如何做?知君现在感觉已经接触到了哲学的问题,我是谁?我在哪里?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先有气还是先有元?气与元的关系又是什么?

  在问仙世界中,NPC对法力值(蓝量)的称呼为元,对血量的称呼为气,对意识的称呼为灵,对形体的称呼为形。无气则人的肉身死亡,无灵则人失去魂魄,无元则人无法施展法术,无形则人的形体消亡。元和气都能够永远的存在于这片天地之中,而灵最为特殊,一般来说,灵是寄托于生命体的形中。

  但那些鬼族和一些法力高深,修为雄厚之人,却能够将自己的灵长期寄托在天地间,这又该如何解释?灵,气,元,形四者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常人能够感知到四者,但却不知道四者之间究竟如何转换,而开启灵根就是一个让人知道如何使用元,如何将元转化为其它三者的过程。回春术,变身术,御魂法就分别是三种转换方向的代表性法术。

  修仙问道,到了后期,这些修仙者已经将元理解的极为透彻,开始研究气,形,灵了,依据研究方向的不同,这些修仙者自身修为的偏向也开始不同,像玄武就是研究气的神兽,血量多,防御厚,而女娲则是研究形的上古仙人,一日之内七十变,至于那些鬼族自然是研究灵,习得一些勾魂夺魄之法。至于太上老君,通天教主等顶尖大能,对于四者都有极为深入的研究,这和他们吸收了不少鸿蒙之气,领悟其中的本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坐在一大堆关于问仙世界本源讨论的书中,知君只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升华了,三天前他实在是想不出来,就找师姐碧玉打开了玉柱洞里的藏书楼,找来这些书翻看。结果读完后知君差点没发疯,这都写的什么东西,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自己要看这些书干嘛?

  于是和碧玉师姐说了一声,知君就带着吱吱下山去了附近的海边,想好好的玩几天。至于什么法在心中,气灵形元,我去他大爷的,就不信云中子他真的不帮我启灵,教我法术了,实在不行,大不了我再重新创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