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命人把牺牲的汉族兵,凡是在京城有家属的,全部召集到紫禁城,他要面见这些家属。
他手摸着令妃的肚子,看她害羞地笑而不语。
她说:“若是个皇子,皇室就又多了一脉。”
乾隆说:“我喜欢公主。如果是个女儿,长大后封固伦和静公主。”
令妃说:“皇上,跟长公主的封号一模一样。是否合适?”
乾隆说:“长公主是敬重的敬,我们的女儿可以用安静的静。如果以后你再生一个女儿,就封和硕和恪公主。”
令妃问:“是哪几个字?”
皇帝走到桌案前,提笔写下‘和硕和恪’的名号,拿过来给令妃看。令妃仔细端详这几个字,觉得气势磅礴,非同凡响。她望望乾隆,露出一丝感激的笑容。却说:
“皇后生的女孩都没封公主,臣妾生的如果封了,不知别人会怎么想。”
乾隆说:“璎珞,据我所知,你是一个举重若轻的人,和我正好相反,我也喜欢你这一点。怎么,现在做了母亲,顾虑反而越来越多?不必想那么多。有我在,我想宠谁,是我的自由。我宠谁,谁生的女儿自然就受宠。”
令妃说:“皇上您太偏心了。”
她心中想:“哎,不受宠的妃子,连孩子都不得宠。”
这时,兴安来报,召集的殉国烈士家属都已到了乾清宫前面的院子里,问皇帝是否召见。
令妃说:“皇上,您要是累了,可以先不见。让家属等一等也无妨,您先休息一下再说,好不好?”
乾隆没回答她,对兴安说:“见。”
然后对令妃说:“这件事情需要快速处理一下,不宜压得过久。”
皇帝走后,琥珀问令妃:“娘娘,您说,嫔妃们的名头都像女人的,什么嘉字,舒字,怡字,都很美,为什么公主的名号却那么像男人?”
令妃说:“和静二字其实是女孩子的字。即便固伦,和硕和恪像男人的字,也是为了有气势,显出公主的尊贵。公主是皇上的女儿,无比高贵,金枝玉叶,与我们这些嫔妃,还不是一回事。嫔妃虽然大多出身很高,但再高,也高不过爱新觉罗皇室。况且,也有嫔妃出身低微的,比如我。所以,嫔妃争的是谁得宠,公主却不用争,因为她们血统高贵。世袭的地位,永远比自己争取来的地位高贵,因为世袭的地位,显示一个人家族血统的至高无上。”
琥珀问:“娘娘,奴婢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您对皇上始终若即若离?奴婢觉得,在您心里,无论皇上怎么做,您都对他敬而远之,不把全部的心交给他。皇上难道不值得您去爱吗?若论治国,他深谋远虑,雄才大略,若论写诗,他比历朝历代的诗人写得都多。若论画画,他也分毫不差。他在您心目中,到底差哪儿呢?”
令妃说:“你说得好像全天下没有人能配上他了。”
琥珀说:“本来就是这样啊。”
令妃说:“皇上是个智深勇沉的明君,但不代表他对自己的情形没有一个清晰的判断,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白自己的处境,才不会认为全天下没人能配上他,只有九天仙女下凡尘才配得上他。相反,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如果对人对己没有清醒的认识,一样会感觉自己天生是娶仙女做驸马的料。人不一定优秀就心高,也不一定无能就眼光低。这和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关。很多人碌碌无为,但永远幻想,永远妄想,这种人你也不是没见过,赵宇琦不就是一个?明摆着的。”
令妃说的便是继后那拉氏宫中的那个大太监,被她看出有非分之想。
琥珀说:“赵宇琦?他妄想什么了?”
令妃说:“日后再看。以后慢慢和你说。”
琥珀又问:“娘娘,奴婢感觉您,只回答了我一半的问题。您到底为什么对皇上有保留?”
令妃说:“琥珀,我把你当成我的好姐妹,我的心腹,所以不妨解释给你听。其实,人都有私心。皇上对大臣可以做到客观判断,赏罚分明,可是对他自己就未必。他在有些事情上,对己未免宽松了些。比如对写反诗的人,他有点太不惜代价。这说明他也不能免俗,对自己有时候就不那么讲原则,有私心,而且时常私心还挺重。所以,我对他是有一定看法的。”
琥珀说:“娘娘,您这些话,无论如何不能直截了当对皇上说呀!您得罪不起他。您讲道理比谁说得都明白,可是道理归道理,跟皇上,还是得讲感情。所以,道理就不要太多讲,您不讲他也都懂。还是多注意辞令吧!”
令妃说:“谢谢你,琥珀,我明白你的心意。多亏你在我身边支持我。你心眼多一些,时常提醒我。真的谢谢你。”
琥珀说:“娘娘,您说的哪里话。奴婢是您的人。不过娘娘,皇上有私心,针对的是反诗,那些人已经挑明了要灭掉大清,如果皇上不对他们下狠手,难道坐以待毙吗?所以,您别再对他有什么成见了。”
令妃说:“我知道了。琥珀,我有些累,你也下去休息吧。”
琥珀应了一声“是”,便退出卧室。
令妃半倚在床头,虽未有‘欹枕钗横鬓乱’的恬淡悠闲之态,却仍是“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她再度回想起与皇帝在乾清宫的夜晚。
冰肌玉骨,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她被皇帝的炙热裹挟着。他时而闭目,时而眼睑半开半合,眼底却渗出一点泪光,因为魏璎珞让他忆起了孝贤纯。魏璎珞手如柔夷,肤若凝脂,香草美人,雪肤花貌。皇帝感受她的冰肌莹彻,柔弱无骨,感慨世间竟有这般轻云出岫之女子,被故去的皇后留在身边调教,又将其纤纤玉手亲自交与他。
孝贤纯为他留下美人,却换不来她自己生命的延续,只能借魏璎珞之身,为他消弭空虚寂寥。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轻夜月。
他的话语在她耳畔响起,她的身形似以秋水为骨,肩若刀削,腰若扶柳,华容婀娜,凹凸玲珑。他见识过的女人很多,但还是偏爱眼前这一个。他在她耳边轻声说:“你真的很美。”
后宫女人如织,他只夸过孝贤纯姿容窈窕,因为孝贤纯优秀,因为他爱慕她,便看她一切都是美的。另外,孝贤纯是正妻,但她对后宫嫔妃从不妒贤嫉能,皇帝夸奖她,也是为了表达他因妃嫔众多,而对她萌生的歉意。
听罢皇帝的夸赞,魏璎珞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既然皇帝爱先皇后,忘不了她,又为何要如此迷恋她这个当初长春宫的宫女?
男人终究是花心,更何况是皇帝。
妃嫔不留宿的规矩这一夜打破了。皇帝喜爱她柔嘉之质,美丽与温柔集于一身,而且她身上有孝贤纯的影子,令他爱不释手。自孝贤纯离世,他只在此刻才重新找回爱的感觉。
他许诺她,明日即降召封她为贵人。
她心中却不以为然。
他招她之前不提封赏,却在这时告诉她,显然是在试探她是否合他的胃口,未免太过精明。
皇帝其实确有顾虑。他不知魏璎珞到底个性如何,是不是适合在贵人或更高的位置上。此时,他还不十分清楚这个女人柔嘉之质的外表之下,其实有一颗不愿受束缚的心。
明年她就可以出宫,就有了自由。她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被定格在紫禁城。孝贤纯皇后有多么大的压力,是因何而亡,她不会不清楚。未来对她而言,应该是有很多的未知数,让她希冀,盼望,向往,痴迷。可是现在,她感觉自己就要被埋葬,因为今后的一切似乎都明了,都有了定数,这怎么可以?日子虽漫长,但似乎无望了。她越有失落感,便越觉得和皇帝在一起很沉闷,万马齐喑,一潭死水,愁云惨雾。她甚至不知是该恨他还是该怨他。
皇帝似乎感觉到魏璎珞的心不在自己这里。但他不能勉强一个比他小十六岁的姑娘一下子爱上他。失去孝贤纯,其他女人爱与不爱都无所谓,无非就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可是这次,他对魏璎珞动了真情。
连续几天,皇帝一直招见她。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相顾无言,尊前不用翠眉颦。皇帝是个完美主义者,希望在她心中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便问她:“和朕在一起,你高兴吗?”
她无法回答,但又不能不答。她面色绯红,不敢抬眼看他,只微微点一下头,用极轻的声音说:
“嗯。”
皇帝一笑:“以后,朕会时常和你在一起。你可愿意?朕是真的很喜欢你。”
她回答:“嫔妾愿意。”
心里却在说:“皇上,您虽不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的人,可是您喜欢我,无非因为年轻貌美,我又如何信任您。”
皇帝见魏璎珞踟蹰不语的样子,知她对自己尚有芥蒂。
他说:“璎珞,你好像对朕有误会。其实,朕喜欢你,不单纯是因为你年轻漂亮,也是因为,你是孝贤纯皇后留给朕的大丫鬟。你不要把朕想成只顾贪恋美色的人。”
她说:“嫔妾没这么想过。天下美女无数,如果皇上是那样的人,何愁无人投怀送抱。”
皇帝说:“想过就是想过,不必隐瞒。”
他被她俘虏了。魏璎珞不但美丽,而且大方销魂。他轻声对她说:“你很温柔......”
她回答:“皇上谬赞......”
她不得不曲意逢迎,因为别无选择。
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她问乾隆:“皇上莫不是要学那楚襄王?”
皇帝笑笑,反问她:“你是说你要做巫山神女了?”
她说:“臣妾怎敢与神女相提并论。”
她十指尖如笋,腕似白莲藕。皇帝觉得她天生风流妩媚,动人心弦,嫣然一尤物缥缈云烟,似如天人。
皇帝入睡了,她确定他今夜不会再醒来,便将事先准备好的避孕药塞到口中......
这是她从太监那里讨来的方子。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委身于皇帝。但为了孝贤纯,她不能让自己有孕。她曾经发过誓,要终身为皇后守孝,凡出言,信为先......
其实,太后是要求皇帝一定要与继皇后有子嗣的。所以,他不得不招寝继皇后乌林珠,而且,不得不跟她生养。
他还不想生孩子。孝贤纯就是因为他想要儿子而离去......若他与其他女人有了孩子,他总感觉无法面对孝贤纯的在天之灵。可是,乌林珠是继后,母亲的意思,他不能不从。
其他女人,包括令妃,即便她自己不做手脚,皇帝也宁愿不与她有子。
不可思议!
令妃记得,第二天一早,皇帝不知不觉又谈到孝贤纯。皇帝问:“当初皇后对朕说,她梦见碧霞元君。平时她可与你们说及此事?”
令妃说:“皇上,皇后有什么话,不会随便与我们几个宫女说,倒是会毫无保留地说与您听。世上有谁,会比您对她更亲密......”
乾隆一时无话。
令妃感觉,皇帝其实和她在一起,很多时候,只是因为可以与她谈起孝贤纯......
令妃虽柔嘉之质,但也有好胜要强的心思。若是她被男人当成其他女人的替代品,她一定会不甘心。可是如今不同。乾隆把她当成孝贤纯的映象,在人间弥留的一丝踪影,她毫无怨言......
皇后不同流俗,高情致远,怀瑾握瑜、冰魂雪魄,而且眷顾教导她,是她一生所敬仰的人。
琥珀给令妃端来银耳燕窝汤,她的思绪一时又转回现实。
她想起乾隆皇帝给孝贤纯写的《述悲赋》。她已背诵下来,烂熟于心。此刻,她在心里反复念着《述悲赋》,也在心里解释着赋中蕴含的种种......
“当你的身影远离
我却仍在人间旅居
每日飘忽彷徨
怅然若失
一点痴缠
一丝凄迷
美人走入我的眼帘
我视而不见
因为心中全是你
脑海中只浮现你美好的形象
顾盼你的身影
敬慕你的品德
而你的柔弱
更让我怜惜......
目睹人间
又更换了
兴隆昌盛的景象
只能徒增
我的悲恸叹息
看见你宫中
陈列的旧物
我一遍一遍回忆
一切幸福与快乐
只因
当初和你在一起......
想起有你在我身边
似乎我的痛苦暂时消弭......
可是顷刻间
不知什么
又触动了
我的愁绪
任凭泪湿衣襟
只剩感慨唏嘘......
你的离去
让我相信
人生就像一场梦而已......
你的消逝
让我了悟
万世千载
都只不过
是万种空虚.......
此时此刻
春风秋月已到尽头
再无一丝生机
今后的每个炎炎夏日
凄冷冬夜
谁能告诉我
何时我还会再见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