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关于愚公移山的一己之见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个人见解:
愚公移山出自战国初期《列子·汤问》,当时时代背景正处于百家争鸣,各学派传扬自己主张所创造而出现得。
在一般理解下,我们都将愚公移山这个神话故事理解为遇到困难得时候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部位艰险,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直到获得最后的胜利。
但是我在阅读愚公移山的时候,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文中有很多地方让我产生了疑问。
首先从时代背景分析一下,战国初期,正处于周(东周)公元前476年(又说于公元前403-前221),既然与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说明文中的太行,王屋二山的地理信息在这之前就已经被人确切的记录过,并有一定的了解。
从第一句“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这一句话,太行王屋两座山通过数据转换,方七百里.
《春秋·谷梁传》记载: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大意是说,在周代的井田制度下,正方形的一里,四边都是三百步,叫井田。一井田就是九百亩,其中十分一属于公家。
按照周尺1里=300步,1步=6尺,1尺=23厘米,方七百里,按照标准圆形计算,如果方七百里指的是太行王屋两座山周长,那么按照C=2πr计算得出R= 46123*2米;如果方七百里指的是太行王屋两座山底面积,那么按照πr*r=七百里,r=992米;高万仞,按照周尺,1仞=8尺,一尺=19.91厘米,h=15928米,那么如果方七百里指的是占地面积,一座直径才接近2000米,高就有15928米的山,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部科学(手动滑稽笑),那么就只有按照周长来算R=92246米,h=15928,h/r=0.1726,约为0.17,高与直径相比约为1:5。
算是比较符合山体比例的。
而现在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不过8844米,差不多就有2.1个珠穆朗玛峰高,稍微联想一下,当时的大地之上肯定存在着与太行王屋这座山脉差不多高的山,肯定也不止几座山脉,按照这个计算方法,由此进一步得出,古代时的地球体积一定比现在大,而且不是大一点。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按照现在的翻译,王屋,太行两座山脉本来连在一起,位于黄河的北岸。
但是现在的地图上,王屋,太行两座山脉,两座山脉的相对位置,一座位于东面,一座位于西面。后文有讲解由夸娥氏儿子背负二山,将两座山脉分开,才导致现在一座位于东面,一座位于西面的情况。
那么,问题就来了,夸娥氏二子到底有多大的力气呢?
我们在这里可以计算一下:
如果我们将其作为一个圆锥体,按照体积公式:V=1/3Sh=1/3πr*r*h,V=1/3*π*46123*46123*15928,体积约为35,4833,7819,3650立方米,按照每立方米土石大概在2.4吨左右,那太行王屋两座山总重为35,4833,7819,3650*2.4=85,1601,0766,4761.5吨。
约为85兆吨!我的天,就算分一半,一座山也有42.5兆吨!
这夸娥氏二子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这么大的力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直接翻译为: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这里讲到愚公年且九十,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思维,写着一篇文章的人于战国初期,隶属周朝年代,周朝属于古代王朝,当时的卫生条件,医疗水平,生活水平,应该来讲是很差的。
所以,愚公的年且九十,到底是虚指还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呢?还是说,当时的年龄计算方式也是跟现在的一样,也就是愚公已经接近九十岁了?
如果按照现在的年龄计算方式,那么,根据山海经记载,大洪水之前(大禹治水)每个人的平均寿命起来都在百岁以上,由此大概可以推断,愚公所生活的年代估计是在大洪水之前。
愚公在年且九十还有雄心移山,说明愚公起码还有力气进行移山,并且确定自己还能够在世很久,如果寿命不长久,那么,后文记载的“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就不能够对上了,因为一来一回就要半年(一年?),没有悠长的寿命,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一项艰巨的任务。
由此我们大概可以推断愚公起码在中年以上,老年以下。
从这里可以计算一下,那么愚公的寿命大概能够有120岁以上(这就厉害了啊)。
同时,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苦于出入需要迂回山脉,按照古代背景推理,一户人家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原理自己家一百里以上,就算是现在,我们爷爷奶奶那个年代,也很少有人往一百公里以外去吧。而愚公对面这么一座大山,他还要出山去,也是够厉害的。
愚公出山,应该是往北方而去,因为如果是往南的话,南边就是黄河了,往南愚公应该就不会进行移山了,而且按照愚公的说法,苦于绕路出山,说明愚公肯定是经常性的需要出山,不然身在山中,面山而居,移山干嘛,老老实实呆着,种田他不香吗?往南黄河里捞鱼他不香吗?
说明对于愚公而言,绕路往北而去,应该是有挺重要的原因,因为人都是懒惰的,一般也不会瞎折腾,除非出现了不得已,或者特别重要的事情才会奋起努力。
愚公需要迂回出山,那么,按照古代的出行方式,大多数人都是步行,而方七百里,这也就说明了迂回出入山脉是多么的困难,旅途是有多么的远。
如果愚公是用步行的方式出入山脉,那么,愚公走这一段路到底要多久呢?愚公的步行速度是多少?至于具体有多快,后面再进行计算。
在这里还有一个疑问,愚公为什么要出山,而且不顾庞大的山脉,迂回出入也要前往山的北面,王屋,太行山的北面到底有什么吸引这愚公不顾险阻前往?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这里愚公与家人商量,用毕生的精力将太行、王屋二山移开,开出来的路直达豫州的南方,汉水的南面。
接下来愚公的妻子就有疑问了,这里愚公的妻子都出场了,愚公当时年近九十,他的妻子应该与愚公的年龄差不多才对,就算有点差距,应该也差不了多少,估计应该也是年纪九十了吧。
同样这里有一个疑问,是愚公时代普遍这么长寿,还是单独那么一部分人长寿呢?
愚公的妻子提出了她的疑惑,愚公连魁父这种小山丘都平不了,又能拿王屋、太行山怎么样呢?同时,这里就又有一个疑问,愚公连一座小山丘都奈何不了,为什么还要执着于开山?不可能完全因为出入困难,需要绕路就开始移山这一种浩大的工程,完全不符合常理。
俗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那么可以猜测,除非移山涉及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时移山完成对愚公非常有利,才能够让愚公不顾一切,搭上所有,包括自己的子子孙孙进行移山这一活动当中来。
接下来愚公的妻子再次提了一个问题。怎样安置开采出来的土石,将开出来的土石放置在哪里?“杂然回答”,这里到底是谁建议的呢,是愚公的儿子,孙子,儿媳,还是其他的什么人?况且开采出来的土石稍微放置在远一点的地方不就行了吗?就算山再大,再跑远一点就行了,为什么建议将开采出来的土石投放到渤海之尾?
就算从现在的土地上看,从太行山的最右侧到潍坊(渤海边上)都有697公里,接近700公里,就算是按照这个距离来算,将开采出来的土石放置在渤海之尾,这个建议也太夸张了吧,实在是太远了。
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隐情,才不得不让愚公他们将开采出来的土石放置到渤海之尾,而且这一个建议提出之后,居然没有一个人反驳,所有人都默认这种放置土石的方法。
愚公说干就干,带上一家然就开始开山,用“箕畚”运到渤海之尾,这里同样有个疑问,“箕畚”到底是什么,指的是于现在一样的箕畚,还是指更加先进的运输工具,就同现在的大货车一样?不过将其叫做箕畚。
邻人京城氏孀妻有遗男,刚刚换牙就跑去帮忙,为什么要在这里专门提出京城氏,而不是河阳氏,河阴氏?京城氏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孀妻遗男,死了丈夫的女人与留下的儿子相依为命,对于母亲而言,自己的丈夫死了,肯定对自己的儿子加倍关心、爱护才对,为什么她的儿子在跑去帮助愚公的时候而不阻止,要知道,开山可是一件不仅辛苦,而且还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对于成年人而言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那对于小孩儿来说,更加的危险。
但这里只提到了跳往助之,没有提到这位母亲到底有没有阻止自己的孩子。但是同下文愚公提到,智叟不如小孩,说明小孩儿到最后还是去帮助愚公移山了。
如果这位母亲没有阻止,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重要的理由,才能够让一位母亲不去阻止自己幼小的孩子去帮助愚公移山呢?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一句话透露了很多,如果用现在的距离去计算的话,太行山到潍坊大约700公里,寒暑易节,即为6个月,始一反焉,这就是一来一回,大约1400公里,这样就可以计算出他们的移动速度了。即一天前进7.7公里,除去晚上,休息,吃饭时间,记一天移动10小时,早上天亮到天黑那估计就是770米每小时,这个移动速度相对而言也不怎么合理啊,同时这里面还没有将他们在运送土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天气不好的情况,路遇猛兽,路遇打劫这些情况,他们又是怎样保证自己这一来一回的安全呢?更不用说吃饭这个问题,他们在一来一回之间需要消耗的粮食也是恐怖的数据,带干粮的话也带不了多少,况且还要运送土石。
就算排除外在因素不提,纯理论计算一天7.7公里实在太少了,说明当时太行山到渤海的距离应该要远得多,按照我们现在走路距离计算,一个小时也得三公里吧,一天也得20公里往上,按照一天20公里计算,估计那时候太行山到渤海即为3600公里,是现在实际距离得2.5倍,而且愚公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直线距离行走,那么实际得移动距离肯定还要长得多,距离,在这里又成为了一个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智叟,聪明得老头。河曲智叟,为什么特指河曲,因为愚公是居住在黄河边上,这里得河,是不是指的黄河,河曲,弯曲的河流,黄河弯弯曲曲的,非常符合。同时这里可以联想河阳当时是人们的聚居地,如果是聚居地,那么为什么只有愚公一家想到了移山,难道其他人就想不到吗?还是说这里的愚公,就是泛指的愚公一族,居住在这里的都是愚公的族人。
愚公听到智叟的话后回应智叟,提出了子孙无穷论。
愚公是怎么确定自己的后人一定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呢?就算自己后人能够不断的往下延续,那么能够保证自己的后人能够拥有自己这样的决心去移山吗?而愚公说出了这样的话,那么一定是非常有信心确定自己的后人能够继承自己的决心,将太行,王屋山移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愚公确信自己能一直拥有后人,并不断的继承先人未完成的事业?要知道,就算是我们可能都不能够履行我们父辈的事业,继承我们父辈的志向,可能我们连自己的父辈的一些东西都缺乏了解,更何况愚公的子子孙孙,难道是古代人头铁吗?什么人或者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愚公呢?
最后一段看似神话结尾,但是联想到前文,直径92246米,高18.4千米的太行王屋山,愚公九十岁还又力气移山,将挖出来的土石放到渤海之尾,确信自己的子孙无穷,这些综合起来,看似神话,但感觉就像真的一样,
如果是真的,那么继续分析一下。
首先,操蛇之神闻之,操蛇之神,山海经当中同样提到了操蛇之神,山神多操蛇,手挽两蛇,双脚踏于蛇背,故操蛇之神可能代指山神,山神听说了愚公移山这一件事情,这个山神应该是太行王屋山神。
山神,既然都是神了,一般也不在乎百八十年的时间吧,为什么山神刚好就听闻了愚公移山这一件事情呢?况且太行王屋山连在一起,那么大的一座山,居住在其中的人一定很多,为什么刚好就听闻愚公移山这一件事情,还会害怕愚公不停止移山,就算愚公能够活百年,子孙也能活百年,但是按照他们的干活速度完全不用急,为什么山神还对愚公移山这一件事情害怕,山神的力量不至于连一介凡人都不能够对付吧,就算用时间熬,也能熬死愚公子子孙孙了,就算让愚公一家挖山,过个十代人也不能将直径92246米,高18.4千米的太行王屋山挖完,山神为什么还要害怕愚公不停止呢,要么愚公不是凡人,要么愚公背后有人。
同时,这里联想到前文智叟阻止愚公移山,那么这个智叟是不是就是山神呢?因为惧怕愚公移山,进而跳出来阻止,结果适得其反,反而让愚公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是不是因为这样才让山神不得不禀告天帝?在这里同样有疑问,一个小小的山神,因为凡人愚公要移山这样小小的事情,就直接禀告天帝,况且,山神能够直接禀告天帝吗?就像一个小地方的县长能够直接见到主****还亲自给出了回复,这可能吗?说明其中大有问题。
天帝受愚公的诚心打动,命令夸娥氏二子将太行王屋山分开,能够成为天帝,却还被区区凡人的诚心打动,是这位天帝在位时间太短,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存在呢?
夸娥氏儿子,夸娥氏,只在愚公移山当中出现,夸娥氏儿子负二山,通过前面计算,一座山42.5兆吨,夸娥氏这两个儿子是有多大?力量这么恐怖,而能够生出二子的人又是有多恐怖呢?而天帝却能够轻松命令夸娥氏二子,那么夸娥氏二子其地位在天帝身边又如何呢?
传闻夸父即为夸娥氏二子后裔,由此可见,夸娥氏二子身份是有多特殊,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有这么大的力量,那他们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普通的食物已经满足不了他们日常活动及生活的需求了吧。
在认真阅读愚公移山这篇短文,以及自己个人发挥想象,这里面不免有许多疑问,许多不合理的存在。
太行王屋山没有分开的时候那么高大,对比之下,其他地域,山脉,平原是不是一样的宽广?
愚公年近九十开山,他的寿命到底有多长?
愚公是怎样确信他的子孙后代能够坚持移山这一活动呢?确信他子孙能够不断绝?
为什么要将挖出来的土石投到渤海之尾,而不是找一个近一点的地方放置呢?
为什么刚换牙的小孩去帮助愚公移山,她的母亲却不阻止?
这里面有太多的疑问以及困惑。作者的话:
短篇小说,纯属个人见解,如有雷同,纯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