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短篇qing小说 不明之物

无名

不明之物 哨塔 4900 2024-07-07 21:54

  “各方面自检完毕,各区域开始充能增大强磁作用场,开始作最后的倒计时读秒,5000,4999,4998……”

  “……3654,3653,3652……2047,2046,2045,2043……”

  “……10,9……3,2,1,0,发射!”

  经由最初的火药推进带来初速度,金属体以每秒230ms的速度进入强电场区域,在强电场的加速下,速度仍在急剧攀升。

  10kms……这个速度已经超过本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并想着第二宇宙速度靠拢,可此时匀速递增的金属体仍然未曾脱离甬道的加速电场,速度仍然在稳步攀升。

  100kms……1000kms……1x10^5kms……最终到达了亚光速———亚光速的定义是光速的百分之九十或九十以上。

  如果以柯伊伯带作为恒星系统的边缘界限,以外界主观时间,族群个体只花了五分钟就离开了作为出发点的恒星系统,进入恒星之间的空旷地带。

  族群个体,一个由钛合金包裹的生命体,一个通过基因篇辑,可以在宇宙中生存的生命体。名始

  这是族群第一次恒星系殖民。

  在亚光速航行中的‘始’观察着外面的情况,周遭一片漆黑,唯有前方存在着唯一的光源,这个光源呈现为彩虹色,中心是可见光以下的红外线,然后逐级的递增频率,到可见光以后会看到一个赤红色的圆环,好似射击的靶子,更外圈是橙色,然后依次是黄、绿、青、蓝、紫……然后在紫之外就脱离了可见光的范畴,那是紫外线的圆环。

  星虹现象,根据相对论的光行差现象以及多普勒效应形成的宇宙彩虹,这是只有进入到如此极端速度后才能观赏到的绝妙景色。

  光在任何状态下都是光,它不会因为参照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哪怕是介质不同导致的光速减慢,那也只是光的路径边长造成的减慢,并非是光速真的下降。

  ……一年后……三年后……七年后‘始’来到了距离目标恒星系柯伊伯带一个天文单位的宇宙空间中。

  目标恒星系的主序星是一颗蓝矮星,三颗类地行星,四颗气态行星。

  ‘始’开始减速并调整方向进入目标恒星系柯伊伯带。并在目标恒星系自转第五圈后‘始’进入柯伊伯带,开始搜寻冰陨石之类富含大量水资源,用于孕育更多个体。

  “不对,这个不是,这是碳磷陨石,下一个。”

  但是,结果还是让它失望,它只能不断地在一颗陨石一颗陨石将搜寻合适安营扎寨的陨石。

  “不对,这个是铬铁陨石。”

  “这个也是铁镍陨石。”

  “碳硅陨石”

  “碳硫铁陨石”

  最终皇天不负有心虫,在找了百分之四十五的柯伊伯带后,‘始’终于是找到了自己苦苦搜寻的冰陨石。

  “就是这个!是冰陨石!”

  “体积还很适合,就你了。”

  在选定目标后‘始’先将大量触手伸到钛合金保护壳外,它们如同植物的根茎般不断的生长、不断的延伸。根茎是族群常用的形态之一,触手的头部利用电磁力约束一整排的单个分子,形成一个单分子转头,只要不是质子层面的物质,触手都可以转入。始将钛合金保护壳固定在冰陨石上后,又利用触手的单分子转头将冰陨石的石头外壳转开并伸入冰层内。

  然后‘始’体内的反应腔开始核反应,产生的热量顺着伸入冰层的触手将冰陨石中固态水融化并在触手中形成一条中空的通道将融化后的液态水吸入‘始’的储存腔内,除此之外如果陨石内有组成碳基细胞的一些元素的话,始不介意再开一个储存腔内将它们收集进去,陨石中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再收集完毕后,触手除了部分是要将钛合金外壳包裹外,其他的全部开始分段凋亡,凋亡后的细胞残骸被剩下的触手运回始的体内。

  之后‘始’又找到几颗冰陨石并吸走所有的资源。

  始在水资源充足后,有开始搜寻大量的碳磷陨石、碳硅陨石与碳硫铁陨石。这些陨石十分好找,它们是柯伊伯带中较多的陨石种类之一。

  发展是没办法脱离物质基础,一切都并非是无中生有,水可以分解为氢和氧元素,而这两种元素在有机材料里占比很大,至少在以碳为生物大分子骨架的族群来说是这样。在‘始’拥有足够的物资后,它开始加速往恒星系中心飞去。

  在耗净预计所需的氢和氧化学燃料后它来到了一颗气体行星的一颗卫星的轨道上。。始修改了自身基因蓝图,随后它一涨一缩的涌动,形成一枚巨大的茧,随着茧的破裂,一个直径能达到十多公里的巨大的圆盘形扁平状生物从中钻出,并把将它包裹的茧吞食回收。它对外的表皮细胞是模仿植物的表皮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且对光的吸收范围比植物更加广泛,这些表皮细胞可以将恒星光转变为有机化学能,材料就是初体内各种细胞的代谢废物,以光能进行再加工,从而改变为始可吸收并利用的养分。

  在围绕着卫星转了几圈后‘始’在制造了几个培养腔,腔内充满营养溶液,腔壁上一条条触手分别固定着一串串正在不断生长的胚胎。胚胎不断地生长,形成一个个大小相似的肉团。

  始围绕着卫星转的同时,利用雷达寻找卫星表面较为平坦的区域并投下大量的肉团。由于质量较小,这些肉团并没有达到和大气摩擦生热的条件,速度在达到某个阀值后便不再增加,恒速下坠,当肉团距离地面高度约为5000米左右时,所有的肉团纷纷展开,形成蘑菇状并向下反方向推进喷射物质用以减缓下降速度。在所有肉团到达卫星表面后‘始’又向卫星各个区域发射大量物资,水、重金属、核原料等等。

  对这颗卫星的开发这才正式开始,肉团们先后孕育出一种近似于火山的生物,它们可以利用光能驱动进行的微观物质的工业生产,常用于为族群制造或分解各种化合物,除此之外生物反应堆,无线电生物……

  在本卫星自转两周后,族群对卫星的改造已经完成了,卫星上的物质经过加工后,用电磁轨道发射到卫星的轨道上,一直在轨道上等待的始也将大量的个体向着各个物质聚集区飞去,这些个体一边收集物质一边转录基因形成一个个茧,在茧裂开后,一个个与始外观相同的生物充斥着卫星的各条轨道上,随后所有在轨道上的个体经过变轨在卫星的赤道上排成一个圈,它们向着两边延伸,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围绕着卫星的环,环的直径高达1Km,这就是族群的星际船坞,环是由金属骨架与生物质相结合孕育而成的,名为星环。

  为了使恒星系的开发更加便利族群又孕育出一种体长50Km、宽15Km、高15Km,运用生物脉冲进行宇宙位移的巨型生物,外观呈椭圆体,中间用一条钛合金柱也就是脊柱支撑,脊柱的前端是类似的圆锥斜面,和尾部的斜面倾斜方向相反,用于在作变速运动时,将一部分的压力偏转向内。

  脊柱垂直的四个方向,分别挂载着核燃料储存腔和培养腔。

  然后是固态氦,将氦压缩成固态盛放进钛合金容器内,容器为两层结构,分内层和外层,中间被抽成真空,因此外部的温度不会影响到内部的固态氦,固态氦也不会给将周围环境降低至冰点以下。

  而使用过的氦则会被集中在真空容器内,等待回归星环后的再重新利用。

  承装固态氦的容器总共有十二个,被竖直固定在中间的脊柱骨上,分别是前、中、后三个部分用于对生物体的各处进行冷却,前后是用于对生物脉冲冷却,中间的则是给武器冷却。采用的是凹槽化设计,以便于在消耗换后,能够进行更换。

  再来就是这个生物体的供能腔,供能腔有八个,在固态氦容器与固态氦容器之间空缺出来的部分,延伸出八根并不上算长的肋骨柱上。

  肋骨的一部分垂直延伸出分叉,分别连接着首尾两端的近圆锥斜面,然后其他的分叉延伸环绕一圈与同一线上的肋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环,这样可以稳定肋骨的结构。

  它完全可以在宇宙环境里,独立完成自己的内循环,名为虫母。

  在远日行星凛冽的寒风在呼啸,伴随寒风而起是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混合凝固的雪花,这是恒星系统最外侧的行星,距离恒星大约四十个天文单位,恒星光芒需要经过数小时的距离,才能够照耀到这颗行星。

  从这颗星球的地表上看它围绕着运动的恒星,与看其他星辰其实并无太大区别,黑暗以及寒冷是这里的主题,地表平均温度恒定在零下两百度,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可以把钢铁冻碎的严寒地狱。

  但现在,它有了归属者,一群从恒星方向跨越数十个天文单位的遥远尺度的有机生物占领了这颗无人行星,密密麻麻的虫母向它飞去。

  它们的方式很粗暴。这些虫母以自由落体的方式直接登陆行星,巨大的体量携带着恐怖的动量把地面撞出一个上千公里直径的巨坑,这些虫母全然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自己的尸体给同类铺设征服星球的道路。

  趁着温度还未散尽,躲藏在虫母体内的个体依托着生物核反应堆,开掘虫母尸体下方的地层,建立起地底空间,并将大量物资转移到地下。

  地表的超低温很快就会恢复,恒星的光芒太过微弱,这样的尺度几乎等同于星光,靠星光又能能获得多少能量?光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效用。

  为了获得更多充足的热量,单单只是使用裂变反应堆显然是不够,只能孕育出聚变反应堆,才能为这颗星球带来更多的热能。根茎越过数个地层,畅通无阻的一路向下生长,远日行星常年冰封,已经没有了炙热的熔岩,深入地层不过是挖掘比较坚硬的岩石,这对于早就已经掌握单分子钻探技术的族群来说,几乎和吃饭喝水一样容易。围绕着地核孕育聚变反应堆,给星球升温。

  与此同时,在气态行星那也开始殖民了。庞大的气态巨星固定轨道附近,存在着一些渺小的个体,这些个体的体型相当于半个月球,放在地球上是足以碾压人类任何造物的庞然巨物,不过它相对于气态巨星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

  正是它,在吸收着气态巨星的气体,然后制取固态气体。

  它像是一个陀螺,但更更近似于一个倒立的圆锥体,锥尖呈现为一百度以上的钝角。

  由于离心力的大小取决于公转物体质量的大所以这个巨构下面有一条长长的超纤维吸管,把气体吸入体内。

  在吸收气体的过程中,它始终都是在保持着自转,这个气体巨构的旋转会产生离心力,离心力制造人工重力,利用人工重力下的水压压缩气体。

  在完成行星殖民后,族群又把目光转向恒星,因为恒星占有一个恒星系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质量,所以族群又开始孕育生物,名为反物质巨构。

  呈现在宇宙真空中的是一个很奇特的生物结构,它仍然在保持着自转从未停止,中轴是一根骨骼,这根骨骼笔直的贯穿了这个生物体,垂直于恒星表面。

  与其是这个生物体的骨骼,倒不如是骨骼外面覆盖上了一些肉,这些肉大部分都集中在靠近恒星的那一端,空心骨骼指向宇宙深空那一端则并没有多少肉在上面。

  随后,底部肉块平行着恒星面延展出骨骼支架,披挂上吸收光能转为电能的肉膜。

  这个生物利用太阳能带来的强电流给粒子加速器通上电制出反质子再与恒星抛出的电子结合行成反氢原子。

  利用正反物质相互湮灭产生的能量推动,足以将物体再短时间内加速到亚光速。

  但这是不够的。一围绕着恒星的环,环直径一个天文单位,环内侧距恒星有半个天文单位。

  这是族群有始以来孕育过最大的生物,它就是一个超巨型的粒子加速器,通过将粒子加速到无限接近光速,从而产生类似于黑洞的引力,吸取恒星物质。

  当然,需要孕育如此巨大的生物,它的物质从何而来呢?

  其实在‘始’出发后没多久,族群又向其恒星系发射了大量的个体,而孕育恒星环的物质就是从这些恒星系的个体将物资运输过来的。

  大约在母恒星系周转百分之一后,族群完成了对本星系的殖民,并在这个过成中族群还孕育出了可以超光速位移的生物,在解锁了超光速位移技术后族群开始了对其他星系的殖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