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基因编辑技术的变革
基因编辑技术,是人类发展史里程碑式的进步。
张晓明赶上了一个很好的时代。当然,最重要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师。
他终究还是成功了。只不过,任谁没想过,会是他。
这件事情,很轰动。
最初,他只是在一只患了癌症的小白鼠,看到很好的效果。这意味着,在人类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和细胞疗法又前进了一步。
他觉着,已经很满足了,没敢想太多。或者,只是他没有遇到过那些事情。
每周一次的组会,雷打不动。
组会上,刘爱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不停的表扬张晓明。他希望,张晓明在他的课题组完成硕博连读。
张晓明略微惊讶,很迅速的表示同意。在课题组,他面对着所有的师兄师姐,对老师以及师兄师姐的照顾表示感谢。
刘爱民认为,技术最终目的是服务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和细胞疗法也不例外。
他希望步子迈得更大点。
中国每年得癌症的人数很多。癌症,作为不治之症,给很多家庭带来不幸。
他找到了癌症晚期的自愿者,愿意配合接受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当然。这种治疗费用,从课题组科研经费中扣除。
江北大学,像刘爱民这种级别的教授,不在少数。国家也需要这种人才。正是这些人才的付出,解决了卡脖子的重要技术问题。
对于张晓明来讲,这份成果算意外,像极了田中耕一。但是,换做其他人,也会错过。做实验时,他的心很细致。也是那点细致,让他发现了了不起的东西。
不过,张晓明自己并不这样想。没有刘爱民老师和王明心师姐的指导,他也什么都不是。
实验室课题组的氛围极好。好到,这个实验是谁做的,成果属于谁。当然,成果的单位一定是这个课题组,或者实验室。
癌症晚期患者的志愿者,比想象的容易找的多。因为属于或者的自愿行为,这种临床的研究,并不涉及伦理和道德问题。但是,患者属于晚期患者,一旦病危,对于课题组来说,也需要支付一定的补偿。算有偿的自愿行为,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
按照正式的流程,刘爱民需要找正规的临床研究的公司,去做临床。他们更规范,也更专业。也就是说,刘爱民自己找的癌症晚期的患者,不能被国家药监局所接受。
但是,他不得不做。
按照正常的临床实验,需要安慰剂和对照组。他舍弃了。他需要的是彻彻底底的技术革新。
肺癌部分细胞基因剪切编辑,筛选出可以靶向修复癌细胞的新细胞。将这些具有治疗癌症的靶向细胞注射人体,修复受损的癌细胞。
张晓明也是通过这种策略,成功的完成小鼠癌细胞基因剪切编辑与治疗实验。
刘爱民是一个爱画大饼的人。
“小鼠实验可以。这种方法,一旦在人身上实验成功,这绝对是诺奖级的成果。”
接着,他又说道“我们在改变世界,这个世界会因我们而更美好。”
这件事情,张晓明有点忧心忡忡。他担心,如果万一不成功呢。
做科研,尤其是这种技术研发,九死一生。这是事实。比如,任何一种创新药物的研发的成功,需要十年的时间。而且,耗费的金钱巨大,上百亿人民币。这种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减少药物的研发,从根本上,解决重大的疾病问题。但是,这种难度,远远大于任何一种创新药物的研发。
张晓明保研是板上钉钉的事。导师看上了,这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尤其像刘爱民这种学术科研大牛。这一直是江北大学的规矩。
王嘉男却选择了工作。像她这样,毕了业去工作的,在江北大学,是极少数的。她的成绩不错,属于中等偏上。只不过是她自己不想继续读书。
她这次任性了点,就是想参加工作,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而且,她感觉自己读书读够了,也倦了。这理由和大多数人一样。
张晓明不太高兴,因为她放弃读研的机会。
她有两个哥哥,只是年长她一两岁,也是非常优秀的人。
她大哥王义一硕士毕业,去了在潍柴集团,属于国有世界500强的大企业,工资不算特别高,但是福利待遇与其他的各种补贴贴都很不错。二哥王义宽硕士毕业,考进国家电网,有很多人羡慕不来的待遇。
他心想,这小丫头,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你不向你的两个哥哥学习呢,他们不也是你的榜样吗。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少了可以陪伴他的人。他习惯了,每天和她一起吃饭,聊天的生活。
但是,在王嘉男看来,用所学知识,在工作中磨炼自己,接受更有意思的挑战,是更有意义的成长。
如果让她在成长与爱情选择,年轻时候的她,更偏向得到更多的成长。她更清楚,张晓明不会弄丢自己。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她都始终很相信他们的爱情。
王嘉男眼中张晓明,一个学习与工作狂魔。爱情,似乎都要退让给他的实验。但是,她并不介意这些。
就像张晓明试图说服她,读研一样。最后的结果,没有说服她。但是,他也理解。这大概都是一样的吧。
基因技术的变革,不仅仅是刘爱民期待的。也是有这些科研人员,国家的科技水平一直前进。至少,在基因编辑这方面,他们是领先的,中国也是领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