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迷局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袁玥洗完澡出来,拿起手机看了一眼,这一天,严琮连条消息都没发。都说男人将女朋友搞到手之后,就会原形毕露。
袁玥自嘲的想,自己对于女朋友的身份适应的还挺快。不过,原形毕露什么的,确实有道理!
肚子很应景的咕噜咕噜响了两声,晚上的菜,陈海平点的都是大荤,她没什么食欲,又喝了不少酒,后来就更吃不下了,折腾着送完一桌人,早就饿了。她从冰箱里拿了一瓶酸奶和麦片,混在一起,掰了两块巧克力放进去,又给自己泡了一杯果茶,然后坐在阳台的飞机椅上,一边吃酸奶麦片,一边梳理工作。
从初春到初夏,御海中心项目的收购也经历了三个月了,这三个月的时间,她原本以为一切都尽在掌握。她和白睿的分工很简单,自己在国内按照正常程序收购,白睿在美国按部就班的准备。待时机成熟,白睿发动攻击……谁成想,对手也不是吃素的,一手瞒天过海做的天衣无缝,她和他都成了局中棋子。
局中局中局的好处就是,她不能将自己放在一个局里面。当自己不再是棋子,而是下棋的人,那么一切就会变的清晰起来,也就是旁观者清。
一切都不晚。
她将今天的谈判从头到尾又回忆了一遍,将所有的可能重新罗列,然后逐一倒推,又重新串联。如此反复几遍,最终结果跟白天会议的推测无大出入。
让袁玥有些吃惊的不是她的大意,反而是陆建国的套路。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可是这格局,这眼界,这局中局的设计,由不得袁玥不点赞一下,尤其是这浑水摸鱼的功夫,不是一般了得。
真是世间万物,套路最得人心。陆建国很明白,白睿是他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不使用的牌,而现在,显然不是那个万不得已的时候。
那么,问题来了。陆建国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给谁看?又是谁比睿时更合适?美国盛达或者摩根?日本彼得基金?……都不可能,这些资本方追求的都是高效速度,御海中心是个烂尾工程,尽调时间长,债务乱,而且并购成功以后还要面临一些列问题,比如规划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等等问题,这些恰恰是国外资本不擅长的。大陆的亿达?也不可能,他们刚刚拿到了地标建设区域的地块,与政府达成的百亿项目不久后就会对外宣布,不会稀罕这点儿汤。其他的地产商?也不至于,睿时与世恒的合作早就广而告之,大家都是明白人,不会上杆子竞价拿一个烂尾的项目。那么剩下的就是香港?香港的金融市场比较乱,大小平台机构多,家族基金也有,还有很多想要入驻大陆市场的房产商,实业家等。
一时之间,袁玥也想不到会是哪一方,颓然的放下手中的勺子。
“是哪家不开眼的来搅局呢?”很无奈,很烦躁。
袁玥觉着脑仁有点痛,好久没有在工作中如此绞尽脑汁了。机械的拿起勺子吃了一口酸奶麦片,竟然难以下咽。以前在美国天天吃也不觉着难吃,如今才回国几个月,就被祖国的饭菜把胃口给宠坏了。
袁玥感叹一声,我泱泱大国,真的是不同凡响!菜如此,人也如此!
她嚼了几下,终是咽下去。脑子又开始高速运转。
假设,她这次又没猜对,那么,陆建国这次谈判如此行事又是为什么?难道项目本身有问题?有什么是尽调没有发现的吗?不可能,所有的尽调材料她都有看过。不是项目本身,那就是外在因素,难道真是外在因素?6年了,岛城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的快,老城因为历史,只能保护,东部发展饱和,只有西海岸,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最佳选择,而且政府已经释放了信号。排除其他可能,就只剩下地块问题和规划问题了。
“KAO!”袁玥皱着眉头脱口而出。等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之后,抿了抿嘴唇,目光从漆黑的夜色里收回,将碗里的最后一勺麦片送到口中。面无表情的起身,将碗和勺子送到厨房刷干净,出来走到阳台,呆呆的看着漆黑的夜空,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万家灯火,只有路灯蜿蜒曲折,最后变成点点星光。
岛城的夜有点儿长。
袁玥收回视线,从小茶几上端起花茶喝了一口,已经冷掉了,她摇了摇头,拿到厨房倒掉,重新给自己泡了一杯。
做完这些,内心依然平静,她端着重新泡好的花茶走到书桌,在白纸上依次写下香港、地块、规划三个名词,然后盯着这三个词语一动不动。良久,才拿起笔在香港的词语上画了一圈又一圈,小虎牙轻轻咬了下唇,丢下笔,拿起手机给陈洋打电话。
“袁总。”电话很快被接起来,陈洋的声音传来。
“查的怎么样?”袁玥听出了陈洋声音里的疲惫,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确实很晚了,但是,关心员工什么的,这个时候并不需要。
“陆司御昨天下午并没有入住酒店,在酒店办理入住的只有陆司御的秘书薛燕菲,而薛燕菲入住涵昇楼酒店用的却是陆司御的身份证件。但是我让海城那边的同事确认过了,陆司御和薛燕菲确实是坐了同一班到岛城的飞机。”
袁玥听闻,很平静的分析。“也就是说陆司御到了岛城,但是却从岛城又去了别的地方,而且是一个人。”
“应该是的。”
“明天上班之前,我能知道他去了哪里吗?”虽然是询问,但是袁玥的语气里全是肯定。
“好的,收到。”
“辛苦啦。”挂断电话之后,袁玥将面前的A4纸拿了起来。纸上,香港两个字被圈了一圈又一圈,袁玥盯着那两个字,眉头微微皱起。她工作之后,运气一直很好,总是能在迷雾中敏感的找到突破点,只不过,这次她很希望自己的敏感点是错误的。
不过,如果在资本方和项目外围两者之间二选一,她却更倾向于前者,就像所有欧美资本方一样,她所有的经验都仅限于西方资本市场,而中国的国情和不同体制决定了它与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强大存在。虽然,陆建国的局可能是两者兼任。但是无论哪一种,此时此刻都不是问题,更难的是,她应该如何跟白睿解释。
想到这个问题,忍耐了一夜的怒气终于还是没忍住。不是因为他让自己碰了壁,她从来属于越战越勇的那种人,而是为白睿鸣不平。
“这个王八蛋!”很畅快,但是仍然不解气,袁玥在心底默默将陆建国祖宗八辈儿骂了一顿。
她能想到的两种猜测,不管那一种,陆建国始终没有当白睿是自己的儿子在看待。如果是前者,那么陆建国在给白睿机会之前就全盘计划好了,白睿只是个用起来不错的棋子,听话又能打,他指哪儿白睿就可以打哪儿。如果是后者,那么陆建国就更不是人了,他明明知道项目有问题,还让白睿接锅,那么白睿多年以来进军大陆市场的努力就全付诸东流了,接下来,美国总部也不会放过他。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况是人?
她长叹一声,人血馒头也不过如此吧。
目光转移到手机上,她犹豫着,要不要打这个电话,如果电话接通之后,她又应该怎么说?
陆家的承认对于白睿来说,是他终其多年都得不到的东西。他要的其实不多,刚开始,他只是想有一个爸爸;然后,他想在他面前喊一声爸爸;再然后,他想要的也不过是他像爸爸一样对他笑一个,或者夸赞一句。他一次又一次的降低自己的要求,小心翼翼的试探他的要求是否苛刻,将一次次未能满足的心愿都归结为自己的不努力……然后,即便头破血流也要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心狠手辣也要将羽翼慢慢变的丰满,以为终于可以得到一句夸奖。
可是,什么都没有,反而被当成了棋子,甚至是垫脚石。
墙上的时钟指向凌晨1点的时候,她还没有想好如何开口,索性放弃。
除了爱情方面,她在其他方面都格外果断,就像父亲死亡的真相,因为母亲的一句不重要,她决定不跟母亲说明。像这场战争,她知道不仅仅是白睿的,也是她的。
所以不管陆建国想如何,御海中心项目必须属于睿时,因为那里面除了白睿的委屈,还有她父亲的血。
为此,她还欠了秦荣轩的。想到秦荣轩,她禁不住打了哆嗦,瞬间清醒了许多。
电脑屏幕上,美国股市正热闹,袁玥盯着大盘看了好长时间,然后将几组数据单独调出来,仔细研究了一会,觉着很不平常,思考了下,便将几组数据贴在邮件中,发给了自己的教授Ryan。
中国有句老话,物极必反,看似热闹的背后,谁知道是不是衰败的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