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在北宋

第一百一十章 宋朝的傲骨

穿越在北宋 枫雪山神庙 3546 2024-07-11 11:10

  再比如文化,物质基础好了,才能更好的发展文化。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家,我们所熟知的唐宋八大家里面,有六位出自这一时期。

  有钱了,朝廷给官员发好几分俸禄,名为‘养廉’。

  确实,北宋的俸禄本来就高,再一人挂数职,所以他们都不用去考虑钱的事儿,更很少有人去贪污。

  北宋士大夫什么都有啊,他们不用贪污。皇帝都说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

  北宋是天子和士大夫共天下,赵家待士大夫们非常优厚。可这,都是基于朝廷有钱的基础之上的。

  后世流传着一句话,说在宋朝要是想当官,非常好办。“杀人放火受招安”就是了。

  虽然是笑谈,但宋朝对待地方上的农民起义,确实是不会赶尽杀绝的。

  一般都是在匪首被杀后,允许其余人投降的。

  这本是朝廷的仁义之举,只诛首恶,但却也成了后人笑他的理由。

  难道非要朝廷全部杀了,才好吗?

  有时候我们读历史,觉得有些人攻破了敌国,屠城就是非常混蛋,大肆杀俘虏是不对的。

  可是,对我们自己国内被裹挟的农民起义军,却要求朝廷杀完,这不是非常可笑吗?

  扯远了,还说宋朝。宋朝一般都会接受投降朝廷的叛军,并会妥善安排他们。

  或是安排迁移某处安顿下来,或是直接收编。即使他们没有什么作战能力,朝廷也照样养着他们,而不是不接受他们投降,直接赶尽杀绝。更不会让他们去和外族作战,因为朝廷知道他们没有那个战力,让他们去就是送死,宋朝情愿把他们都养到死!

  北宋和辽国打了几场仗,感觉非常的不划算。

  每年几百甚至上千万贯的军费开支,还有精锐之师的伤亡,战线周围各个州县的损失更是无法计算。

  于是,就有了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后,辽国和北宋一直保持和平,宋每年赐给辽皇十万贯铜钱,两国约定为兄弟之国,宋为兄,辽为弟。

  都说这是北宋软弱,花钱才能买来和平,可是又有谁真的了解当时的国情?要我说,这更像是宋在接济邻国。

  北宋政府的一个中等县,平均每年给朝廷上交的税收是7.5万贯。而北宋每年赐给辽皇的,仅仅是十万贯,这不是接济是什么?

  北宋每年给辽国一个县的财政收入多一点,却换来了北宋和辽国漫长边境线的稳定。辽国,是一个骑兵非常多的国家。

  若是开战,一场大战下来,军费抚恤赏赐,就是上千万贯。若是折合成给辽国的岁币,就是够给他一百年。

  一场战争的军费,就够一百年的岁币了,更不用去死那么多的军队和平民……

  开战花费多不说,还不一定能保证赢,若是陷入僵持战,那花费的银钱更是无数,甚至能拖垮朝廷。

  而且,一旦开战,旷日持久,那么战场周围多少州县的发展要陷入停顿?不说每年给朝廷缴税了,说不定十有八九还要朝廷拨款赈灾,我想,这其中的帐,谁也能算的过来。

  这就是当时的情况,一场战争的花费,够给辽国百年岁币了。而且这个花费还没有算对战区平民安置的费用。

  并且,北宋缺马,而辽国铁骑多,两个陆地大国边境线又非常的漫长。

  北宋根本就没有好的办法去防御漫长边境线上辽国的铁骑。

  真要在漫长的边境线上用重兵来防御辽国的骑兵,那要在边境线上维持多少部队?恐怕光每年的军费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吧。

  北宋在军队战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朝廷只要付出那么一点点少到对朝廷来说微不足道的钱,就能收买辽国这个大国,使他和大宋友好,成为大宋北面的屏障,这难道不好吗?

  要知道,不管是匈奴人,还是后金,不灭了辽国,就别想打到大宋,他们都和大宋,不接壤!

  历史上后金也确实是在灭了辽国,和宋接壤之后,才进攻北宋并灭亡了他的。

  或许也有些人会说,北宋没有骨气。

  那么北宋到底有没有骨气呢?

  我认为是有的,并且他的骨气不输于任何朝代,甚至可以说,他比任何朝代都要有骨气。

  接下来,咱们不妨来比较一下。

  先说汉朝吧。

  汉朝人说:“犯我大汉,虽远必诛”

  这听起来很热血,但我不会告诉你,这是一个奸臣率先说出来的话。

  汉朝别的不说,单说和亲。每年数位甚至是数十位的大汉公主远嫁异国他邦,这就是汉朝的和亲制度。难道,你能说汉朝不强大吗?

  再说唐朝,天可汗的威名,传遍西域诸国。可是,唐朝也是时常和亲。今天嫁出去个郡主,明天又赏赐出去个公主。难道,唐朝不强大吗?

  有人说了,若论傲骨,我只服大明,铮铮铁骨:

  “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是的,这口号同样很能鼓动人心,可是,历史上真是这样的吗?

  大明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国土面积和女真人简直没有可比性,难道还要向女真人纳贡吗?

  明朝是赶走蒙古人得的天下,难道要向前朝纳贡吗?

  至于,天子守国门,

  燕王朱棣把首都迁回自己的封底,这有什么好称道的?又和骨气有什么关系?

  君王死社稷,这在明朝更是一个笑话!

  明朝的天子,从来都不是勤政的天子!

  万历皇帝和臣子置气,二十年不上朝!他置天下和臣民的生死于何地?

  木匠皇帝,朝廷任由大臣们去斗,大权全都交给魏忠贤,以至于魏忠贤都成了九千岁了,各地纷纷建生词供奉。

  大将军皇帝……

  疯狂涛钱的皇帝……

  大明奇葩的皇帝应有尽有,这个君王死社稷是从哪儿得来的?

  是木匠活做的好?还是疯狂涛钱,大量发行交子,导致国民手中的钱迅速贬值,以至民不聊生?

  又或是巧立名目,苛捐杂税,把农民许多年后的税都要提前收了?农民种一年地,地里的产出不吃不喝,够交好几年的税吗?他们有考虑过治下农民的活路生死吗?

  要不就是那个二十年没上朝的皇帝,死在了任上,所以说明朝的君王死社稷?

  这明显是说不通的。我想,大概这个君王死社稷,或许是来自崇祯的眉山自杀吧。

  可是谁又知道,崇祯早想跑路,被大臣们拦下了!

  他又自己安排了逃跑路线和沿途接应的军队,只是最后没跑的了而已!

  纵观崇祯的所作所为,他更像是一个赌徒!不听人劝告,强令孙传庭在陕西新成立,还未形成战斗力的军队出战,败了明朝最后的一点依仗。

  失败了没跑出去,被李自成围在了北京,他不自杀,难道还等着李自成活捉了他,像对待福王那样煮了吃了吗?

  我并不认为这个亡国皇帝有什么可值得称谓的。

  若是他继位三年,或五年,亡国,那或许是他回天乏力。

  可是他在位了十七年!整整经营了这个帝国十七年!并且到他自杀,满清也没能打破山海关!

  而国内的农民起义军,几次都被镇压了下去!

  又说远了,咱们再来说说宋朝。

  汉唐都有和亲,但是汉唐是强盛的,所以,于汉唐来说,和亲并不能代表什么,那只是他们的一种政治方法。

  可宋朝的岁币又何尝不是呢?

  再来说骨气,一个朝代有没有骨气,并不是只看一个人的,而是要看这个朝代大多数人。

  现在被许多人吹捧的大明朝,在国家被外族灭亡时,朝廷的大臣们纷纷投降,只顾个人利益,毫不考虑民族大义。

  东林君子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可是满清入关后,最先投靠的就是他们。

  他们留下给后人的是“水太凉”,这样一句话。

  再观宋朝,北宋灭后,多少人慷慨就义。

  还记得那首《过零丁洋》吗?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国家灭亡,文天祥领导宋人,对抗蒙元,转战四年,兵败被俘时,立即服冰片自杀,被人救下制止。

  古人说:听其言而观其行。

  就是说我们不能光听他说的好听,还要看他是不是言行一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