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的年底,书院已经给学子们放了假,远近各地的学生们都纷纷回了家,该准备过年了。
文梁先生的书房内,赵毅和文梁先生对着跪坐,中间放了一个小几,就是小桌子。
几上放了香炉,里面熏了不知道是什么香。
赵毅拿过茶壶给文梁先生还有自己各斟了一杯茶,放下茶壶,听文梁说道:
“赵毅,以前我听你说书,不管是隋唐演义,还是三国演义,又或是封神演义,都必定带个‘义’字,不知道你对‘义’这个字,是怎么理解的,什么才是你的‘义’?”
“什么是我的‘义’?”
这年头都讲究一个立言立行,就是喊出一句符合自己的口号,并且一生坚定不移的去执行。
虽然有七岁看老的说法,赵毅现在也不止七岁,他已经十二岁,过完年就是十三岁了,,。
但是他还是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应该,用一生去坚定不移的去执行的事儿,因为他从来就没有想过。
或许有时候,赵毅也有想到过,自己一定要保护什么人,或者什么事儿。
但他从来没有深层想过,自己重生在这大宋,究竟什么才是自己一生的事业,什么才是自己要拼命守护的东西。或者说,他的使命是什么!
立言立行这东西,就是在问你的使命感!你以后要做什么?怎么去做?肯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文梁看赵毅陷入疑虑,并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题,知道他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今天自己提出来,也是有提醒他的意思。就是你以后该想想自己的人生方向,还有使命了。
“也是,你现在还小,还没有想过这些东西,但你以后却是该明白,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赵毅喃喃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马上又要过年了。你今番回去,可以好好想一下。”
“学生记下了”
“韶华易逝,不觉间,你来书院已经快三年了。书院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了,你年后可以去杭州府的太和书院读书,再治学问。
我在太和书院有一位好友,你拿我的书信前去即可。”
“学生知道了”
“赵毅,你可有表字?”
“没有”
“今番,你就要外出游学了,也该有个字。不若,我帮你取一个?”
“但所愿也不敢请耳,如此,还要多谢先生了”
文梁沉吟了一下说道:“旭日东升,愿你此去就如那朝阳一般升起,就叫旭之吧”
“旭之?多谢先生赐字”
“呵呵呵呵,好了,你走吧”
“学生告退”
……
赵毅回家了,四娘在忙着给三丫挑选好人家,赵毅说到做到,城外买了一百七十亩良田,城里买了宅子,送千贯嫁妆,上门提亲的人天天挤满了赵家的客厅。
老爹赵天水也不是无事可做,赵毅买下荒山之后,就让他去景德镇找人学做陶瓷,几年下来,赵天水自己也成了制作陶瓷的大师傅。
夏天的时候,赵毅告诉赵天水,荒山上的高岭土可以制作大件瓷器。
已经成了陶瓷大师傅的赵天水,自然知道大件陶瓷有多珍贵,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几乎没人能烧制成功。
如今听了儿子的话,虽然也只是半信半疑,但半年的实验下来,还是让他成功了。并且还定下了二元配方,从此,景德镇的瓷器业算是提前迈了一大步。
配方研制成功了,接下来就是生产制造还有就是销售了。
销售不急,大件陶瓷有的是市场,独一份的买卖还怕不赚钱吗?只是怎么招工,怎么建作坊,配方怎么保密,都是问题。这些都有的赵天水忙了,竟然是连三丫的婚事也没时间过问了。
赵天水总算是赶在面前把作坊建了起来,开始了生产,只是初期作坊规模不是很大。而且因为是冬天的原因,效率也不理想。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明年开春了,瓷器也在市场上出了名,生产也能跟上了,那这将是赵家以后的主要经济来源。
当然了,现在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李青送来的酒楼红利。
不是一家,是远近十几个县城的二十三家酒楼。总的相加,每月有六七千两银子,每逢旺季,还能再涨。
出版的六本书现在能给赵毅带来的利润已经开始下降了。江南一代的市场已经饱和了,书这东西又不是吃的,消耗慢。
赵毅家现在是浮梁的大户了,门前两座大石狮子,几进的院落,丫鬟仆人,小斯护院一大堆,婉儿则彻底成了赵毅的书童,只是这两年越发的漂亮了。
赵毅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少爷,赵小公子。拴子也四岁了,喜欢跟在四丫身后。
真不知道赵毅当时是怎么想的,给他弟弟起了这么一个名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的什么宠物名字呢。
当时赵毅大伯还笑话赵毅来着,赵毅只是说:起个贱命好养活,之后就没在理他了。
两年前又扩建了宅院,这次赵毅专门圈出来一个小院,作为家学。又请了一个书生做西席,教三丫四丫他们识字念书。
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赵毅也就能安心的离开了。年后他就要去刚杭州的太和书院读书去了。
三丫的亲事终归也没有订下,这让赵毅有点担心。嘱咐四娘说道:“家里穷一点没有关系,大不了多些陪送,只是人品一定要纯良,这样才能对三丫好”,四娘说知道。
瓷器也在过年时问世了,新奇的大件瓷器很有市场,一时供不应求。只是不好找,赵毅要求,现在要全部是买下来人,才能参与陶瓷工作。这就有点难了。
不过,等赵毅以后为了官,自然也就不怕谁抢他生意了,高岭土可是在他手里。
赵天水对赵毅要求在所有瓷器落款的事儿,很不理解。
赵毅告诉他说,一是做出自己特点,而是要提高质量意识,哪个工匠的产品好就奖励,不好就罚钱。
喧闹中,浮梁县又到了过年的时间了。
过了年,赵毅十三岁了,来到大宋也快十三年了。不过,这只是虚岁十三,周岁才十二岁半。
这个时代也有周岁虚岁的说法,像什么叙年庚,还有科举考试时等等,凡是正式的场合,说周岁,非正式场合则随意些,说哪个也可以。
从他开始在浮梁县说书算起,今年已经过去五年半了。
转眼间,当年的那个小屁孩就要长大了,都该出去游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