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的精神 下篇(1/7)
洞察真理的猫头鹰,夏洛尔脑海中一直在想着奥尔艾名字的由来。但他也是想,反而越是不知所措,最后干脆把笔往桌子上一丢,气得直鼓起嘴吹气。
什么玩意?自从他五年前开始学习,就从没听说过还要学生给学校写校歌的,这种事情有什么意义吗?其实说到底,还是他没什么艺术细胞,但谁让他现在是传承学院最落后的学生呢?这种苦差事只能轮到自己。
夏洛尔学习差吗?当然不差,在每次学院考试中都可以说首屈一指,年仅二十一的他在很多学术辩论上甚至让三四十岁的老学者都哑口无言。可他确实最不讨老师喜欢的学生之一,虽然听说其他两个学院的老师并不是那么教条,但他不得不接受现实:他是传承学院的学生,而传承学院的老师是全奥尔艾最刻薄、守旧的。总喜欢夸夸其谈、标新立异的他自然而然就被老师们孤立了。
写校歌这种事情不是应该院长负责吗?就算院长不行,不是还有奥尔艾的大巫师吗?大巫师奥拉克利特已经七十岁了,他还是来自西米拉尔的学者,那么丰富的人生经历,难不成还会写不成一首校歌?
最后,他发了一阵牢骚后,拿着涂鸦一样的歌词谱去了学院旁的庄园。虽说是庄园,但其实不大,只是有一个院子。奥尔艾建立在悬浮的巨石之上,下方则是被称为“湛蓝漩涡”的湖泊,这是多么伟大的神迹!不过说到底,这巨石其实只有八十多平方千米,这是老师教授过的,实际上奥尔艾这座百废待兴的城市现在也只占用了中心四十多平方米而已。整座城市不过万余人口,地广人稀,但这些学者好像都不愿意搭理特别大的区域,总是喜欢通过卖弄自己建筑学上的知识让建筑紧凑的挤在一起,美其名曰最大化利用。
夏洛尔小心翼翼地敲门,这可是他绝对不敢得罪的老师。
等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打开门后,夏洛尔立刻用非常标准的鞠躬表达自己的“胆怯”:“凯莉丝老师。”这位看起来很温和的金发女子,是大巫师奥拉克利特的女儿,反正城内一直有传闻,奥拉克利特当年三十岁左右才有了孩子,这是在西米拉尔都可以做爷爷的年龄了,大巫师非常宠爱自己的女儿,哪怕三十年过去了,也没有谁敢捋这位母老虎的胡子。
“夏洛尔,写完了?”凯莉丝并不方案这位学生,她已经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什么学生没见过?夏洛尔这样的学生少说也见过上百了。不过夏洛尔虽然总被老师们私下打为所谓的“革命派”,但这位学生其实从不做出格的事情,无非就是学术观点比较反传统罢了——当然,凯莉丝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学生要想不开去极为重视传统的传承学院。
“老师?您……”夏洛尔把自己写的歌谱交给她,虽然这不是凯莉丝负责,但凯莉丝是他们魔素理论学派的领导。
凯莉丝看了几眼,她很快就明白,这位学生这辈子可能都不可能去搞艺术了。她扶着额叹气道:“夏洛尔,欧特里斯老师的乐理课,我觉得你还是应该更认真一点。”她已经尽量把意思用最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了。
“凯莉丝老师,我……”他摇头晃脑好一会,最后摆出一个摊手的姿势,“我也希望我会对那些感兴趣。”
凯莉丝认真打量了一下这个学徒。去年的期末的时候,她阅读过这个学生的作业,那是一个名为《魔素的运用与效果》的实践派文章,他很详细地对比了按照魔素理论使用法术和最后的效果,并且以此推论出一些魔素运行上的猜测。这篇文章其实并不算太出众,最后学院的其他老师只给了一个中等评价,这是很多学者都曾经研究过的主题,而夏洛尔将魔素的流动比作编制麻袋的绳,这确实是很有损艺术细胞的比喻,且并不严谨。
但凯莉丝却从这篇文章中读出来一些别样的内容,老师说夏洛尔标新立异,凯莉丝不否认,这个年轻人很多时候的确喜欢在论文中特别强调自己的创新,这毕竟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这并不算大毛病。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对于魔素和规律、魔法运用上的研究更集中于比例、组合、不同的性质,他们将魔素运动的规律总结为一种“跳动”,就和脉搏一样。夏洛尔对这种言论嗤之以鼻,他用了两年时间去研习了一两个最为基础的法术,不断观察这些魔素的变化,最后他认为魔素是如同丝线一样按照一定规律流动才得以实现种种奇迹。这是很离经叛道的说法了。
奥尔艾学者的立根之本就是魔素理论,这是古代时候西米拉尼斯帝国宰相奥斯门拉所建立的理论,综合了西米拉尔先贤们对世界的认知。奥斯门拉学派认为魔素是构成世界的一种基本的能量,它既是一种抽象的规律也是一种实体的微粒,所以巫师、祭司们的种种奇迹实际上就是通过调整魔素来得以实现的。作为奥斯门拉学派的继承者,奥尔艾一直以来都坚信这一理论,尤其是现在的奥尔学者们正因为这一理论而蓬勃发展。
夏洛尔倒是并没有反对魔素理论,但他与众不同的声音也不会被大众轻易认可。其实比较于理论,或许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夏洛尔是奥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