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演义

第十一回宋主御制艮岳记 金帝亲征大鱼泺(2/7)

之人,有家难回,有国难投,何日才能洗心革面?更何况兄弟们的家眷老小都在原籍,倘若不顺天意,必被朝廷收押,连累父母妻儿横遭祸事,于心何忍?忠孝之名何存?今日朝廷已将我等兄弟全部封赏,不如上岸领旨回京做个顺臣,免得污辱祖宗遗下的青白之躯,兄弟们可愿意否?”众人听了,多是怕家小落于奸臣之手,都愿招安。唯有吴用、林冲、李逵、李俊等人心无挂碍,虽不愿招安,难违宋江之意,只得勉从。

  宋江见众兄弟无异议,便降下替天行道的杏黄旗,与干办、虞候引着兄弟们弃舟蹬岸,前去受旨招安。

  宿太尉见宋江与众好汉上得岸来,心知已服招安,便与折可存、张叔夜、曾孝蕴上前迎迓。

  宋江见了宿元景,拜道:“恩相别来无恙。”

  宿太尉笑道:“老朽今日奉圣上之命又来招安义士了!”

  宋江说道:“江等实出无奈,有劳恩相远来,心中甚愧。”

  宿太尉又问道:“先锋家中还有何人?”

  宋江回宿太尉道:“老母与大哥宋海、二哥宋河都已故去,唯有老父与兄弟宋清健在。”

  宿太尉说道:“义士此番受了招安,不可再反,当好生侍奉老父,毋使国家再乱。”

  宋江说道:“若朝廷待我等怀有公正之心,我等怎会如此?”

  宿太尉说道:“本官即为招安而来,义士还请接旨!”宋江便就在地上焚起一炉好香,与众人俯伏接旨。

  宿太尉就展开圣旨,开读诏文:“朕承祖上基业,但愿万代长青,悉纳贤臣于四方,擢升良将于行伍。朕每思汉高祖朝功臣少全者,甚为痛心,虽高祖有过,亦臣下跋扈所致。君者,国之主也;臣者,国之辅也。君臣一体,方能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君臣反目,致使八方动荡,天下汹汹不宁。卿等一百八人,为国为民,铲凶除恶,收服方腊,功不可没。朕之一时不察,使得英雄丰功如流水,好汉伟绩似浮云。致使忠良不忿而反,天下尽皆失望,幸得贤臣直谏,朕意甚悔。卿等一百八人劳苦功高,回京之日,重拟功勋,各各封赏,人人加爵。万望卿等不负朕意,及早归降。故兹诏示,想宜悉知。”诏书后面盖着龙章御宝朱印。

  宋江接了圣旨,拜谢起身。张叔夜便邀请宿太尉、折可存、曾孝蕴、宋江入海州暂歇。

  宋江欲去,吴用说道:“人心难测,不可轻往。”

  宋江说道:“宿太尉、张知州都是耿介之士,无妨。”遂领数千人马与同张叔夜等人去了城里。

  张叔夜亦尽地主之谊,大摆宴席,通宵欢庆。

  明日,宿太尉辞别张叔夜,与折可存、宋江回京复命,曾孝蕴也引兵回了杭州。张叔夜也因此战,加直学士,徙济南知府。后又使计杀山东群盗数千,以功进龙图阁直学士、青州知府,这是后话。

  林冲见宋江反复归降朝廷,心中凉透,大军行到临洪镇,就来辞别宋江,宋江众人听了惊愕不已。

  宋江问道:“林教头,舍了我等兄弟,待去哪里?”

  林冲回道:“林冲并无家眷老小,就去寻鲁达、武松两位师弟,在六和寺做个居士便了。”

  卢俊义说道:“师弟若去,我不强留,若是哪时想起我这个师兄,定要来会会。”

  林冲道:“谨记在心。”

  林冲又对柴进拱手道:“昔日林冲遭人陷害,多蒙大官人鼎力相助,才有今日,林某死不敢忘。今日就此别过,大官人保重。”

  柴进说道:“林教头去后,可要与众兄弟常写书信往来,莫要断了音讯。”

  林冲说道:“那是自然。”林冲便一一辞别众人,打点一番,即刻去了杭州寻鲁智深、武松安身不提。

  燕青见林冲急流勇退,便也起了明哲保身之念,至晚来劝卢俊义一同隐去,卢俊义不从,燕青怕与宋江说时不肯放去,只得留下一纸书信,趁夜收拾金银一担,不知投何处去了。

  宋江随同宿太尉回到京城,道君天子果然各各封赏,并未食言。战死天罡星封为忠武郎,战死地煞星封为义节郎。有子孙者,承袭官爵;无子孙者,立庙享祭。

  林冲不愿为官,闲住六和寺中,加封振永居士,赐钱十万贯,颐养天年。鲁智深、武松助力擒获方腊,不愿赴京,出家于六和寺中。鲁智深封赠昭义禅师,武松封赠清忠祖师,各自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战死女将孙二娘加封旌德郡君。见在还京正将,授武节郎;偏将授武奕郎。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省院听调。

  正将十四员:

  宋江先授武德大夫,今又加封宋州安抚使、兵马都总管。

  卢俊义加授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兵马都总管。

  吴用授武胜军承宣使。

  关胜授济南府正兵马总管。

  呼延灼授御营兵马指挥使。

  花荣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穿书只为磕cp穿越瓦罗兰之我的老婆是凯尔海贼之铁铠冥魂神奇与美好的异世界龙魂盒子我的系统竟然是个女孩子废嘟尘时人如泉涌遗梦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