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宋主御制艮岳记 金帝亲征大鱼泺(3/7)
柴进授横海军兵马都统制。
李应授中山府兵马都统制。
朱仝授保定府兵马都统制。
徐宁授广济军兵马都统制。
戴宗授兖州府兵马都统制。
李逵授密州府兵马都统制。
李俊授邵武军兵马都统制。
阮小七授荆门军兵马都统制。
偏将十四员:
朱武授华州兵马都监。
黄信授开州兵马都监。
裴宣授隰州通判。
凌振授火药局御营都监。
蒋敬授潭州府钱粮总出纳。
扈三娘授洺州通判。
樊瑞授濮州府兵马都监。
童威授雷州兵马副都监。
童猛授琼州兵马副都监。
宋清授济州府礼宾司总管。
邹润授青州兵马副都监。
蔡庆授大名府牢狱提刑官。
孙新授登州兵马副都监。
女将顾大嫂授东源县君。
旧在京偏将五员:
安道全、皇甫端、金大坚、萧让、乐和,各有职事。
宋江这一伙英雄得了封赏,自此各奔东西。朝廷又将梁山阵亡军卒尽皆抚恤。
不久,万岁山建成。原是徽宗元符末年,掖庭讹言祟出。茅山道士刘混康,以法术符水为人祈禳,且善捕逐鬼物。道君皇帝听闻,特命刘混康出入禁中,颇有验。崇恩尤敬事之,宠遇无比。以至于在刘混康乡里建置道宫,甲于宇内。
徽宗登极之初,皇嗣未广,刘混康对道君皇帝说道:“京城东北角落,地协堪舆,但形势稍下,傥少增高之,则皇嗣繁衍矣。”道君皇帝遂命以土增加冈阜数仞,使稍加于旧矣,而果有多男之应。自后海内乂安,朝廷无事,道君皇帝甚以为喜,繇是崇信道教,颇留意苑囿,政和年间,遂即其地,大兴工役筑山,命宦官梁师成专董其事。
万岁山,始名凤皇山,后神霄降,其诗有“艮岳排空霄”之句,因改名艮岳,以山在国之艮位也。其最高一峰九十步,上有介亭,分东南二岭,直接南山。南山之外又为小山,名曰芙蓉城,穷极窈眇。岳之北乃所谓景龙江也,江外诸馆舍尤精。其北又因瑶华宫火,取其地作大池,名曰曲江池,东尽封丘门而止。其西自天波门桥入,西直殆半里,江乃折南,又折北。折南者过阊阖门桥,为复道,通茂德帝姬宅。折北者四里,属之龙德宫,帝潜邸也。其后以金芝产于万寿峰,又更名寿岳。
山周十余里,运四方奇花异石置其中,千岩万壑,麋鹿成群,楼观台殿,不可胜计。最后朱勔于太湖取巨石,高广数丈,载以大舟,挽以千夫,凿河断桥,毁堰拆闸,数月方至京师,赐号昭功庆成神运石,时初得燕地故也,朱勔缘此授节度使。其后金兵再至,围城日久,拆屋为薪,凿石为砲,伐竹为篦篱,唯大石基址存焉。此是后话。
道君皇帝御制《艮岳记》以纪其胜:“京师天下之本。昔之王者,申画畿疆,相方视址,考山川之所会,占阴阳之所和,据天下之上游,以会同六合,临观八极。故周人胥宇于岐山之阳,而又卜涧水之西。秦临函谷、二淆之关,有百二之险。汉人因之,又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带以黄河、清渭之川,宰制四海。然周以龙兴,卜年八百;秦以虎视,失于二世;汉德弗嗣,中分二京。何则?在德不在险也。昔我艺祖,拨乱造邦,削平五季,方是时,周京市邑,千门万肆不改,弃之而弗顾。汉室提封五方,阻山浮渭,屹然尚在也,舍之而弗都。于胥斯原,在浚之郊,通达大川,平皋千里,此维与宅。故今都邑广野平陆,当八达之冲,无崇山峻岭襟带于左右,又无洪流巨浸,浩荡汹涌,经纬于四疆。因旧贯之居,不以袭险为屏。且使后世子孙,世世修德,为万世不拔之基。垂二百年于兹,祖功宗德,民心固于泰、华;社稷流长,过于三江、五湖之远。足以跨周轶汉,盖所恃者德而非险也。然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其作灵台,则庶民子来,其作灵沼,则于仞鱼跃。高上金阙,则玉京之山,神霄大帝,亦下游广爱。而海上有蓬莱三岛,则帝王所都,仙圣所宅,非形胜不居也。传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是山可为,功不可书。于是太尉梁师成董其事。师成博雅忠荩,思精志巧,多才可属,乃分官列职,曰雍、曰琮、曰琳,各任其事,遂以图材付之。按图度地,庀徒潺工,累土积石,畚插之役不劳,斧斤之声不鸣。设洞庭、湖口、丝溪、仇池之深渊,与泗滨、林虑、灵壁、芙蓉之诸山,取壤奇特异瑶琨之石。即姑苏、武林、明、越之壤,荆、楚、江、湘、南粤之野,移枇杷、橙柚、橘柑、榔栝、荔枝之木,金蛾、玉羞、虎耳、凤尾、素馨、渠郍、末利、含笑之草,不以土地之殊,风气之异,悉生成长,养于雕栏曲槛。而穿石出罅,岗连阜属,东西相望,前后相续,左山而右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