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凌唐佐受戮汴京城 关师古败寇抹邦山(2/4)
刘麟皱眉,领着张约去大内见刘豫,张约见刘豫自是复述一遍。
刘豫见密信上有吕颐浩之印,且尽是通谋之语,知凌唐佐图谋不轨,重赏张约,遣大将穆楷,提甲士百余骑,往应天府捕凌唐佐。
凌唐佐早起,寻不见吕颐浩手书,惊慌失措,问其夫人田氏道:“昨日屋内可有外人来过?”
田氏道:“并无他人,只是我让宪孙与张约同食。”
凌唐佐听了,指着田氏,跺脚怒道:“你这妇人,坏了大事,张约无才无德,自从投我门下,我不重用他,必然怀恨在心,本想着找个由头赶他出去,此番必然尽知我与江南事,趁夜盗书去首告了。”
田氏听了,瘫坐在地,大哭道:“老爷,如何是好?”
凌唐佐道:“看此时辰,刘豫遣人将至。我六十岁,为老朽已,死不足惜!只是凌宪年幼,不能被刘豫所擒,你去叫他前来,我有话与他说。”
田氏起身抹了泪,找来凌宪。
凌唐佐对凌宪道:“腊书事已泄露,汝骑快马从东门出城,往江南告知。”遂让人备马,凌宪洒泪辞别,上马而走。
凌宪刚去,穆楷率兵从西门入城,直到州廨。
凌唐佐出迎,笑道:“穆将军此来何为?”
穆楷道:“凌公心知肚明,汝门客张约见在汴京,有事须要凌公前往照对。”不由分说,挥手之间,甲士上前,将凌唐佐并家属,尽数械解汴京。
刘豫见了凌唐佐大骂道:“金国对你不薄,为何把军事报之南朝,意欲里应外合,侵夺应天府么?”
凌唐佐责以大义道:“应天府本属我宋国,何说侵夺?汝刘豫若有悔改之心,我当转告朝廷,宽恕罪孽,与我同归。朝廷有何亏负你,你竟与贼人狼狈为奸!”
刘豫大怒,令将凌唐佐吊于宫门下数日,依旧不屈。
刘豫下令道:“凌唐佐结连江南谋反,斩首号令。其家属当从坐,贷死,各决脊杖二十,送颍昌府拘管。”
遂斩凌唐佐于市,田氏及婢妾五人,各遭重决。凌唐佐有二子,长子已卒,次子方九岁,两杖而毙。
刘全、宋万、惠钦为逻者所得,事泄,李亘也被诛杀。朝廷为李亘立祠,名愍忠。此为绍兴二年十月事。
又说宋国,范汝为余党范忠掠龙泉县,高宗下诏:“闽盗范忠窃发,令神武前军左部统领申世景、御前忠锐第六将单德忠以所部二千速捕之,毋致滋长;如不即捕获扑灭,其帅守监司及应捕盗官,并重置宪典。”既而处州复告急,乃命忠锐第一将张守忠为精兵二千会之,权听守臣宋伯友节制,贼遂平。申世景以劳自武功大夫加荣州刺史。岳飞遣统领徐庆、王贵讨擒萍乡贼高聚。朝廷以胡舜陟为庐、寿等州镇抚使。
是时,杨太据洞庭,有众数万,又有周伦、杨钦、夏诚、刘衡之徒,大造车船,方浮游湖上,夸逞神速,其舟船名为望三州、各州载、五楼、九楼、大德山、小德山、大海鳅头、小海鳅头,多至数百。
车船者,置人于前后,踏车进退,每舟载兵千余人。又设拍竿,长十余丈,上置巨石,下作辘轳,遇官军船近,即倒拍竿击碎,官军以此辄败。义军车船如陆战之阵兵,海鳅如陆战之轻兵。周伦、杨钦虽各有寨,而专倚舟以为强,夏诚、刘衡虽各有舟,而专倚寨以为固,此其所恃也。韩世忠之在湖南,遣使臣朱实往招杨太,杨太不听命。
至是,程昌寓上奏朝廷,赵构下诏,令湖北安抚使刘洪道、鼎州知州程昌寓、荆南镇抚使解潜,并力招捕湖寇杨太。程昌寓遣统制石世达及杜湛、王渥,讨杨钦等水贼,杀三千余人。
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潭州知州李纲,与刘洪道、程昌寓、解潜四人,约日会兵,收捕湖寇杨幺。马友之将步谅,有兵二万,掠潭州衡山县,停留吴集市。李纲留统制官韩京屯衡州茶陵县以扼贼,而亲统大军自白沙潜涉江,步谅不虞其至,仓惶出降。至是以闻朝廷,下诏李纲精加拣汰,得七千余人。隶诸军。
李纲入潭州,械右朝奉郎、醴陵知县张觌属吏,权摄官以渐易置,赃吏稍戢。李纲延见长老,问民疾苦,皆以盗贼、科率为言,乃檄州县,非使司命而擅科率者,以军法从事;应日前科须之物,并以正赋准折。又遣统制官郝晸降溃将王进于湘乡,吴锡擒王俊于邵州。自是湖南境内溃兵为盗者悉平,惟湖寇杨太据洞庭,文榜指斥,言词不逊。李纲命统领官李建、马准、吴锡分屯湘阴、益阳县、桥口镇以备之。
湖南无水军,李纲乃拘集沿江鱼户,得三千人,屯潭州,言于朝,乞合兵讨荡。朝廷下诏,令湖北安抚使刘洪道、鼎州知州程昌寓、荆南镇抚使解潜,遣兵会之,权听李纲节制。
李纲见荆、湖、江、湘之间,流民溃卒群聚为盗贼者,悉数平定,上书朝廷道:“荆湖、国之上流,其地数千里,诸葛亮谓之用武之国。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