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朱胜非起复右仆射 吕颐浩遭劾罢宰执(3/4)
权商虢镇抚使董先,言有官军及老弱七千在襄阳,而李横兵多,恐不能赡给,朝廷命董先赴行在,董先遂率兵依附江西赵鼎。
官家以雨天晴天不合时宜,苏、湖又地震,求百官直言。下诏道:“比者雨旸弗时,几坏苗稼,朕方寅畏怵惕;又复地震,苏、湖益甚,朕其惧焉。盖天降灾,其应必至,皆朕失德,不能奉顺乾坤,协序阴阳之故。咨尔在外大小之臣,有能应变弭灾,辅朕不逮者,极言无隐。”
数日后,侍御史辛炳言道:“叨缀日参,见宰执有留身奏事者。臣窃谓天下有大利害,政事有大因革,人才之黜陡,赏罚之劝惩,相与敷陈于陛下之前,盖有不容不公者。留身之际,何所不有!恐分朋植党之渐,为害滋大。欲望降旨,自今三省、枢密院朝殿进呈,讫不得留身,违者许御史台弹奏。”
吕颐浩再相共二年,辛炳劾其不恭不忠,败坏法度。及吕颐浩引疾求去,殿中侍御史常同因论其十罪,大略谓:“吕颐浩循蔡京、王黼故辙,重立茶盐法,专为谋利,一也。不于荆、淮立进取规模,惟务偷安,二也。所引用非贪鄙俗士即其亲旧,三也。民诉讼有再至者辄罪之,四也。赃吏吕应问、韩禧皆满数万,吕颐浩既受女谒,遂令移狱,欲罪元按官司,五也。台谏论事不合己意,则怒形于色,六也。近两将不协,几至交兵,不能辨曲直以申国威,而姑息之,七也。其心腹最喜者擢置台属,使采台中议论,八也。近者地震,抑而不奏,及降诏求言,又不引去,九也。每会亲党夜饮,男女杂坐,比言者论罢都漕司,遽托病乞出,十也。陛下未欲遽罢颐浩者,岂非以其有复辟之功乎?臣谓功出众人,非一吕颐浩之力。纵使有功,宰相代天理物,张九龄所谓不以赏功者也。”疏入,特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吕颐浩罢,为镇南军节度、开府仪同三司、提举临安府洞霄宫。高宗遂罢吕颐浩。此为绍兴三年九月初事。
再说陕西同统制军马杨政率诸军深入至开州清水县,命川陕宣抚司统领官吴胜与统领官杨从仪、程俊等率忠义人进讨。伪齐泾原第八将严千,以甲军千人,骑兵五百,筑莲花城。
吴胜至城下大骂一场,严千出城厮杀,军阵还没摆开,吴胜率军急击,严千兵马大乱,绕城奔走,吴胜追杀一场,得了莲花城。
严千大败,寻到伪齐泾原第十将宋师闵,诉说经过。次日,宋师闵率骑兵两千,与严千来战吴胜,要夺回莲花城。
莲花城下,宋齐两军对圆。齐军阵上主将严千、宋师闵,宋军阵上主将吴胜、杨从仪、程俊。
严千当先出马抡锤,大叫道:“吴胜那厮出来,昨日军阵不整,被你冲散,真乃小人,今日与你必分输赢。”
吴胜笑道:“何为小人?用兵之道,以奇取胜,兵不厌诈尔却不晓得么?”吴胜飞马举刀与严千在阵前斗二十合,不分输赢。
杨从仪捻枪打马前来相助,宋师闵出马横槊相敌,杨从仪、宋师闵交斗三十合,依旧不分高低。程俊挥兵掩杀,严千、宋师闵见了,拨马便走,伪齐兵又败一阵,吴胜等追杀无遗,捉获伪齐所部将十余人,宋师闵、严千仅以身免。吴胜还兵至腊家城,复与敌遇,步将从义郎彭扆战死。准备将、承信郎贺吉,为贼所擒。贺吉道:“吾不死于敌手。”遂自杀。此一战,宋军将士死者一百二十三人,皆赠官,录其子。
朝廷令忠锐第九将史康民、第十将王林所部隶属张俊军,又令第二将张守忠受张俊节制。过三日,言者上章以为不可。
官家与辅臣说道:“议者多言诸大将不宜增兵。汉高祖定天下,诸将兵至十数万,未尝以为疑,故能成功。今刘光世、韩世忠兵才各五万,张俊不满三万,议者已患其多,此不知时宜也。”
参政席益答道:“方用兵之时,御诸将当如高祖,削平之后,待功臣当如光武。”
官家道:“卿此言甚善。然则何日可睹太平?恐怕遥遥无期!”
吕颐浩罢免逾月,朱胜非等大臣上《重修吏部七司敕令格式》一百八十八卷。以总兵累年,捍御有功,加吴玠检校少保。
大理国请入贡且卖马。赵官家谕大臣道:“令卖马可也,进奉不必,安可利其虚名,而劳民伤财!”
朱胜非道:“异时广西奏大理入贡,事可为鉴。”
赵官家道:“遐方异域,何由得实!大理虽说进奉,实利经商贩卖。第令帅臣、边将偿其马直,价钱合适,则马当继至,庶可增诸将骑兵,并不是没有益处。”
尚书吏部员外郎刘大中宣谕江南路还,以举刺官吏、申明利害、平反狱讼、科拔财赋为八册来上。刘大中出使仅一岁,所按吏二十人,荐士十六人。
不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