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龙虎山群星知命 东海边英雄自刎(1/8)
【龙虎山群星知命~东海边英雄自刎】
话说谭稹处决吕师囊,便发兵仙居,来屠吕高田村。吕高田村本是吕师囊世居之地,吕师囊在此村颇有信义,人都称其为当世信陵君。吕师囊响应方腊反宋时,村中民众追随甚多,因此为童贯所忌。
王禀听说谭稹要屠吕高田村,本欲亲往解劝,奈何缙云新附,县中事物未定,只得让宋江前往,缙云向东至仙居不过一百五十里,转眼即至。
宋江在县外截住谭稹,叩马谏道:“古人云:‘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吾听闻节度大人欲屠吕高田村百姓,特来进谏,不愿大人背负千古骂名。”
谭稹心中不悦,却思宋江征南有功,乃说道:“我意也是如此,奈何是童太师之意,我不得违抗。”
宋江说道:“童太师视百姓如同草芥,皇上必然不知,谭节度何不上书请求皇上开恩,赦宥百姓死罪。”
谭稹颇不耐烦,说道:“太师之意即圣上之意,汝一刀笔小吏,前身也是罪犯,还敢出言忤逆太师,若不念你随军讨叛有功,必不和你干休,还不退下。”梁山众将听了这话欲要上前,被吴用拦住,宋江羞愧难当,只得唯唯而退。
谭稹叱退宋江,自去屠村,将吕高田村男女老幼千百十人,无论善恶,杀的所剩无几,却有命大的逃过一劫,躲去外乡。官军又将房屋拆毁,放火大烧。大军过处,尽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如禽兽一般,三日不止。
谭稹又命军士在村东掘一大坑,深三丈三尺,广三丈三尺,将村中死尸尽数投于坑中,火烧三日,用土掩埋,突出地表约有一丈,旁边立一石碑,上面镌刻三个大字,名曰:“肉丘坟”。不许任何人到坟前哭祭,即时,乌鸦百万集于其村上空,盘旋三日不去,遮天蔽日,晴天雷声震耳,识者皆言天怒。
再说宋江被谭稹呵退,知不可救村民,索性领军回了缙云,把事告知王禀,王禀叹息不已。至夜三更,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李俊、阮小七等人来找宋江,宋江环顾,只见来人都是先前反对招安的兄弟。
宋江问道:“众位兄弟,深夜所来为何?”
吴用说道:“国家视百姓如同草芥,随意屠戮,众位兄弟都有反意。”
宋江起身大惊道:“何出此言?”
林冲说道:“想当初我等与哥哥受了朝廷招安,本指望为国为家做些好事,方腊一党尚未灭净,朝廷竟戮起百姓,我等皆有怨心。”
鲁智深嗔道:“洒家一生光明磊落,为百姓出头尚且不及,却见百姓死在面前不能相救,是何道理!”
阮小七说道:“若招安只为害民,我等何故与昏君奸臣为伍,不如再回梁山,逍遥自在。”
宋江说道:“兄弟心思我都知晓,我何尝不悲痛于心,然则我兄弟多数为国阵亡于此,若此时复叛,那些兄弟岂不枉死。”
李逵大叫一声,在腰里拔出双斧道:“哥哥瞻前顾后,惧狼怕虎,还不是为小人驱使,如何能得痛快,今日就看铁牛一双大斧,先杀谭稹太监,再取童贯狗头,哥哥明日也学方腊,就在此地自立为王,岂不快意。”
宋江听了此言,大怒道:“你这厮又在胡言,这些兄弟欲要造反,定是你从中撺掇,今日不杀你何以立军威。”随即命刀斧手来杀李逵,李逵双斧一磕,大吼一声,刀斧手尽皆瘫软在地,爬出帐外。
宋江还要发怒,吴用目视李逵,李逵呵呵笑道:“铁牛说的气话,大哥莫要记在心上。”说罢,将双斧插回腰后,自出帐而去。
武松道:“李逵之言不无道理,哥哥可曾细想,朝廷既能杀戮百姓,我等皆为待罪之身,若回京之后,被小人所算,不知身归何处?”宋江坐下,沉默不语。
李俊说道:“自古伴君如伴虎,宋庭刻薄少恩,石守信、高怀德等将,为赵匡胤打下江山,却落得‘杯酒释兵权’,若能及早抽身,不失智者所为。”
宋江说道:“众位兄弟不必多言,有始无终并非君子所为,我誓不背朝廷。”吴用等人见未能说服宋江,各自出帐回营。
数日后,王禀接到急报,说方石和大将盛玖在衢州江山县礼贤镇聚集数千人为乱,势甚猖獗,官军屡攻受挫,便找来宋江商议,要亲去征战。
宋江请令说道:“些许小事,不劳统制亲往,宋某只需数千人马,十日之内,必诛方石。”王禀甚喜,挑选三千精壮军卒与宋江同往,再加宋江原有人马,约有六七千人,一同前往衢州。临行时,“青面兽”杨志诈称患病,宋江以为是真,乃留其侄杨再兴照看不提。
宋江一举攻下礼贤镇,方石、盛玖出逃,提军追赶。行不上数里,探马回报:“方石人马向信州玉山县而去,路上逃兵甚多。”
宋江笑道:“此贼不足为虑。”乃催军速行,于路上都是南军旗帜刀枪。
宋军追行三十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