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演义

第九十三回朱仙镇奉旨班师 宿州城中计兵溃(1/4)

  【朱仙镇奉旨班师~宿州城中计兵溃】

  话说两军斗将正酣,忽然赵立英灵显现,骤起狂风,飞沙走石,吹向北军,女真旗幡折了许多,那些金人立不住脚,睁不开眼,顿时大乱。岳飞令徐庆、岳云、李健、张宪诸将,以十万之军,分十路进击,兀术兵马大败,只得率军遁还汴京。韩常逞顺昌鞭背之恨,却不回援开封,屯于颍昌府长葛县,密遣使告岳飞,欲以五万众内附,岳飞遣贾兴回复韩常,许之。

  山寨韦铨、孙谋等敛兵固堡,以待王师。李通之众五百余人,胡清之众一千一百人,李宝之众八千,李兴之众二千,怀州、卫州张恩等九人,相继而至。白马山寨首领孙琪等,伪统制王镇、统领崔庆,将官李觐、秉义郎李清及崔虎,刘永寿,孟皋、华旺等,皆全率所部至麾下。以至虏酋之腹心禁卫,如龙虎大王部将忔查千户高勇之属,皆密受岳飞旗、榜,率其众自北方来降。金人动息,山川险要,一时皆得其实。尽磁、相、开德、泽、潞、晋、绛、汾、隰之境,皆期日兴兵,与官军会。其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自燕以南,金号令不行,兀术欲签军以抗岳飞,河北无一人从者。乃叹道:“自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挫衄。”金帅乌陵思谋素号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谕之道:“毋轻动,俟岳家军来即降。”

  岳飞见大势所趋,心中大喜,令诸将蓄势待发,且道:“这回杀番人,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并上奏朝廷:“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方指日渡河,又有第十二道金牌并诏书送至。

  岳飞出营跪接诏书罢,起身问天使道:“何故金牌一日十二道,且如此之急?”

  天使道:“官家与丞相要与金人和议,因此招岳少保还朝。以张九成、喻樗、陈刚中、凌景夏、樊光远、毛叔度、元盥等七人尝不主和议,皆降黜之。”

  岳飞听闻,泪珠滚滚,愤惋泣下,东向再拜道:“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非臣不称职,权臣秦桧实误陛下也。”无可奈何,亲送使者出营,回到中军,招诸将聚齐,将金牌与众视之,命整装班师。

  唯有张宪、岳云等人无意撤退,其余众将多请回军,岳飞乃传令班师。而军士应时皆南向,旗靡辙乱不整。岳飞望之,口呿而不能合,良久叹道:“岂非天意乎!”

  大军将要返程,百姓民众,遮马恸哭,诉道:“我等顶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皆知。相公今去,我辈无噍类矣。”

  岳飞亦悲泣,取诏示之道:“皇上令吾班师,不得擅留。”百姓听了,如同天塌地陷,哭声震野。

  后来明朝李梦阳有《朱仙镇》诗专说此事:

  水庙飞沙自日阴,古墩残树浊河深。

  金牌痛哭班师地,铁马驱驰报主心。

  入夜松杉双鹭宿,有时风雨一龙吟。

  经行墨客还词赋,南北凄凉自古今。

  又有忠肃公于谦《岳忠武王祠》诗曰: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岳飞自开封府鄢陵县回军,途中至夜,路过一村寺,停军宿营,与王贵、张宪、董先、王俊四将,入寺内举火夜坐,移时不语。

  岳飞把宝剑横在膝上,用手抚之,忽然抻剑尺余出鞘,剑面寒光射目,问他四人道:“天下事最终会如何?”众人听了,不知其意,皆不敢回答。

  只有张宪徐徐说道:“只看相公如何应对而已,末将只听少保差遣,誓死追随。”

  董先三人面面相觑,仍然不发一言,借故出恭、巡军,都走出寺外来。

  王俊握董先及王贵手,悄声问道:“董太尉,王太尉!方才可曾听见相公之言,和张太尉回话么?”

  董先与王贵皆说道:“近在咫尺,我等又不是聋人,自然听见了。”

  王俊随口说道:“少保何意呀?莫不是要学太祖皇帝造反?”

  董先听他说话,吃了一惊,急止道:“这话不能乱说,若上下相疑,你之罪也!”

  王俊双手捂住口,眼珠乱转,只看他两人,不敢再说。

  王贵对二人道:“此话今夜之后,不可再提。”三人说罢,各去休息。

  岳家军回至蔡州,有进士数百辈及僧道、父老、百姓聚集于庭。有一进士率众人叩头道:“我等沦陷腥膻,将近十二年。伏闻宣相整军北来,志在恢复,我等举踵翘望车马之音,度日如年。今日之事,岂是我等愿见的!”

  岳飞命出诏书置于桌上,庭上之人,相率登上台阶观看,见诏书是真,皆大哭不止,面面相觑道:“现在如何是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废嘟尘时人如泉涌遗梦明天无善惟恶我在海贼搞娱乐铠甲勇士刑天之乔欢万首佛二十不惑之全能天才开局一个哥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