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救救大唐!

第十四回 孙总督江湖殒命,徐太师洛河勘灾(2/2)

疲惫的大雨浇打着人们同样疲惫的身躯,不知走了多久,突然有人喊道“快看,前面,前面有人家!”

  徐彦若通过大雨望向前面的山路,只见山峦之间仿佛凝练着几点灯火,在大雨中摇曳,闪烁。

  “进城之后,先去县衙看看。”徐彦若指着远处的灯火道。

  “诺。”

  卸下颠簸的马鞍,多日来早已疲惫不堪的人马得到了久违的歇息。徐彦若不顾身上的雨水未干,便让县丞引路,去查看各地的受灾情况。

  这时,忽闻县衙外鼓声大作。

  “是谁在击鼓?”徐彦若问。

  “禀大人,是一个老翁。”衙役道。

  徐彦若坐起身,言道:“走,升堂。”

  “可,大人,可现在是半夜。”

  “半夜又如何,百姓有事,什么时候都是大事,耽误不得的。走,去大堂。”

  衙堂上,幽暗的灯光下,几名衙役歪歪扭扭地站着,昏昏欲睡。

  “来着何人。”徐彦若问道。

  “禀大人,小民是附近乡民,为告武平侯侵占我全乡二百六十亩良田一事。小民已经来了十几天了,可一直没有人处理,听闻大人来视察,特来请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啊。”

  “放肆!”县丞怒喝道。“你等刁民不安分守己,竟然敢诬陷武平侯爷,你们那几亩薄田莫说武平侯,就连本官都看不上眼,还不退下!”

  “哎,县丞大人,让他把话说完嘛。”徐彦若说道。

  “是”,老人继续讲道:“如果不是逼得无路了,就是借我十个胆小民也不敢状告武平侯爷啊。”

  “那到底是什么事让你们活不下去了?”徐彦若关切地问道。

  “启禀大人。”老人缓缓开口道:“今年春天,武平侯府派人到我们那里征地,说是要修建朱氏祠堂,并且愿意把河西土地半价折给我们。当时我们想,人家是官府的人,我们小民百姓惹不起,所以就答应了,画了押,签了字,我们世代的土地就成了人家武平侯的了。哎,可谁承想,这个月连下了几场暴雨,河西的那片地本来就地势低,又逢洛河决口,洪水一下子就把我们几个村子淹了,死了好几百人啊,可怜我那儿,也被洪水卷走了!哎……”

  老人家叹了一口气,转而愤怒地说道:“可恨那武平侯,明知河西那片地地势低,受不住洪水,却诓骗我们小民百姓,让我们受了这么大的损失,真是禽兽不如!”

  “一派胡言!”县丞说道。“本官早就听不下去了,你口若悬河说这么多,可有凭证?!”

  “凭证?荭鸾村几百口人命就是凭证,他武平侯仗着势大,欺负我们,让我们走投无路,今天,如果青天大老爷不给俺们做主,我就撞死在这里!”

  此时,徐彦若已基本明白怎么回事了,他望着堂下的老人,又侧目看了看身边的县丞,言道:“老人家,天色已晚,本官还是先给你安排住处,此案,本官一定弄个水落石出。”

  “大人,您可一定要为荭鸾村的几百口人做主啊!”老人跪在地上抽泣道。

  “老人家,你跟我来吧。”随从言道,“我们大人说的话就一定能办到。”

  “哎,钦差大人,此等刁民的话怎能信啊?!”县丞还没说完,就被徐彦若打断。“哎,县丞大人,今天就到这儿吧,明日再谈。”

  鸡鸣声中,徐彦若迎来了他在灾区的第一个早晨。

  然而,一路上直到现在所发生的事却让他的心情难以平静。治天下不易啊,徐彦若心想,管理一个县就如此困难,更何况……他突然想到了皇上,不知陛下将如何面对这场大灾啊。

  “备马,去荭鸾村。”

  眼前的一幕,让徐彦若无比震惊。

  河东的荭鸾村故地因为地势较高,幸免于难;河西,已是一片泽国。偶有几艘小船来往于水面上露出的屋顶之间,景象十分悲惨。

  徐彦若不忍再看下去了,但为官的责任让他不得不深入这场悲剧之中,探究案子的真相。

  在走访了几户人家后,告状老人的话基本被证实。然而,这却更加难办了……

  深夜,徐彦若的房间依然露出灯光,他在赶写一份递给皇帝的密奏。一切的线索都告诉他,荭鸾村,洛阳府,乃至大唐朝廷内,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黑洞,武平侯朱珍,只是这里面的小角色。

  但是,他坚信,皇帝一定会支持他,一举铲除寄生在朝廷内外的这批蛀虫,还大唐百姓一个公道。

  这本长达万言的奏疏写就时,天,已经微微亮了。

小说推荐阅读: 女尊的平淡生活随时可能穿越的我我真不想做天子苟在魔门加点修行凡人,开局给陈师姐喂忘忧丹假装我是仙人转世我能夺取他人气运没错,你是主角师傅你确定小师弟天赋很差我在阴间当文豪